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 听:准许。
B.其力废,乃可击也   须:等待。
C.兵败,走入 壁:军营。
D.汉兵迎战   悉:率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
A.围苏茂广乐   辞楼下殿。辇来
B.大敌在前公伤卧   庄宗受藏之于庙
C.须其力废,可击也   平明,汉军觉之
D.阳江北营 庖丁文惠君解牛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斯句,正确的项是
A.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
B.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
C.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
D.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吴汉不顾伤痛,以大局为重。他在战斗中负伤,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众人恐惧,吴汉便包扎伤口,挺身面起,款待将士,鼓舞士气。
B.吴汉处变不惊,稳定军心。面对五万多敌人的进攻,军中惊恐混乱,作为主帅的吴汉则镇定自若,很快稳定了队伍,并夜发精兵突击,打败了敌人。
C.吴汉吸取教训,转败为胜。他没有听从皇帝的告诫,擅自行事,导致兵败;但他能吸取教训,很快与刘尚队伍会合,然后制造声势迷惑敌人,终于大破敌兵。
D.吴汉不重财产,严格要求家人。他外出征战时,妻儿在家购买田业,他回到家后,严厉地责备了他们;他关心的是在外征战的军队,而不是财产。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双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7 12:45: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隐强侯。”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兴叩头流涕,让曰   固: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  能 和睦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为华少实   我腾跃
B.卒不宗亲求位 击破沛公军
C.欲代吴汉为大司马 但刘日薄西山
D.兴皆让,安乎里巷 其闻道也先乎君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桓荣子郁。郁字仲恩,少以父任为郎。敦厚笃学,传父业,以《尚书》教授,门徒常数百人。荣卒,郁当袭爵,上书让于兄子泛,显宗不许,不得已受封,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贵中郎将。
永平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迁越骑校尉,诏敕太子、诸王各奉贺致礼。郁数进忠言,多见纳录。肃宗即位,郁以母忧乞身,诏听以侍中行服。建初二年,迁屯骑校尉。
和帝即位,富于春秋,侍中窦宪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上疏皇太后曰:“《礼记》云:‘天下之命,悬于天子;天子之善,成乎所习。习与智长,则切而不勤;化与心成,则中道若性。昔成王幼小,越在襁褓,周公在前,史佚在后;太公在左.召公在右。中立听朝,四圣维之。是以虑无遗计,举无过事。’孝昭皇帝八岁即位,大臣辅政,亦选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入授于前,平成圣德。近建初元年,张酺、魏应、召训亦讲禁中。臣伏惟皇帝陛下,躬天然之姿,宜渐教学,而独对左右小臣,未闻典义。昔五更桓荣,亲为帝师,子郁,结发敦尚,继传父业,故再以校尉入授先帝,父子给事禁省,更历四世,今白首好礼,经行笃备。又宗正刘方,宗室之表,善为《诗经》,先帝所褒。宜令郁、方并入教授,以崇本朝,光示大化。”由是迁长乐少府,复入侍讲。顷之,转为侍中奉车都尉。永元四年,代丁鸿为太常。明年,病卒。
郁经授二帝,恩宠甚笃,赏赐前后数百千万,显于当世。门人杨震、朱宠,皆至三公。
子普嗣,传爵至曾孙。郁中子焉,能世传其家学。孙鸾、曾孙彬,并知名。
(节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迁越骑校尉   (迁:升迁)
B.郁数进忠言,多见纳录 (见:看见)
C.善为《诗经》 (善:擅长)
D.恩宠甚笃     (笃:深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是指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后成为一种学官名,掌管学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现在是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
B.“母忧乞身”是指遭逢母亲去世,在朝廷任职的官员,请求辞职前去为母守孝。
C.“五更”是指年老还乡但富有学识经验的德高望重之人。古代设五更之位,天子要以父兄之礼来对待。
D.“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酌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郁本来应承袭桓荣爵位,但他却要将爵位让给他哥哥的孩子桓泛,但皇帝不答应,桓郁虽接受了爵位,但将所有的租税收入都交给了桓泛。
B.桓郁升迁为越骑校尉,皇帝特意下诏命令太子和诸王都进奉贺表向桓郁致敬祝贺,桓郁多次向太子进谏忠言,太子都采纳了。
C.窦宪自认为身负重任,于是上书皇太后要选择贤明来教导小皇帝读书,皇太后听从了他的建议,让桓郁再人宫中侍讲。不久,转任侍中奉车都尉。
D.桓荣和桓郁父子因为个人品德、学识突出而分别在宫中授课,已经历四世,特别是桓郁擅长讲论《诗经》,为先帝所褒奖赞赏。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B.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C.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D.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敦厚笃学,传父业,以《尚书》教授。
(2) 侍中窦宪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B.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C.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D.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小题2】对下列加点横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舍市傍     去:离开。
B.君子谓孟母善以渐 化:教化。
C.既学而归,孟母方 绩:纺织。
D.宁能其夫子   衣:衣服。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母两次迁徙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子因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穿衣不够严整,所以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离家外出了。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2)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中的意思。
(1)统幹(______) (2)访以当时之事(______)
(3)幹自多 (______)  (4)不小节(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博涉书记B.幹善待遇
C.访以当时之事D.可以自娱
【小题3】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想通的两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C.欲以立身扬名耳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小题5】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

②廷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藏罪狼籍,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③顷之,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

④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⑤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遗漏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膺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膺不受 (2) 膺等复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1)无所交接( )
A.结交   B.连接   C.往来   D.沟通
(2)故引用天下名士( )
A.使用   B.重用   C.荐用   D.任用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公事免官    乃膺为长乐少府
B.复征为度辽将军    至杀孕妇
C.荀爽尝就谒膺,为其御    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
D.司徒胡广所辟 时张让弟朔野王令
【小题4】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5】请择其一例分析文中间接描写的作用。
【小题6】依据相关事迹,概括李膺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
相关事迹
李膺的品质
矢石破虏
(1)__________________
拒收樊陵
(2)__________________
惩治张朔
(3)__________________
临难不辞
(4)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