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遵诲之舅也,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二年,讨秦、凤。与贼战于唐仓,先登陷阵,擒蜀招讨使王鸾以献,克秦、凤二州。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太祖每避之。他日论兵战事,遵诲理多屈,拂衣而起。太祖乃辞宗本去。及即位,一日,便殿召见,遵诲伏地请死,帝令左右扶起,遵诲再拜呼万岁。俄而部下有军卒击登闻鼓,诉其不法十余事,太祖释不问。遵诲益惶愧待罪,太祖召而谕之曰:“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耶?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遵诲再拜感泣。乾德六年,以西夏近边,授通远军使。遵诲既至,召诸族酋长,谕以朝廷威德,刲羊酾酒,宴犒甚至,众皆悦服。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太宗即位,兼领灵州路巡检。遵诲不知书,豁达无崖岸,多方略,能挽强命中,武艺皆绝人。在通远军凡十四年,安抚一面,夏人悦服。尝有剽略灵武进奉使鞍马、兵器者,遵诲部署帐下欲讨之。夏人惧,尽归所略,拜伏请罪,遵诲即慰抚令去。自是各谨封略,秋毫不敢犯。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帝轸悼久之,遣中使护葬,赗赙加等。

(节选自《宋史•董遵诲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B.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C.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D.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殿”是帝王休息宴游的别殿。时董遵诲获罪免职,皇上只能在便殿接见他。
B.“登闻鼓”指朝堂外的悬鼓,是古代帝王为了表示愿意听取谏议或冤情而设的。
C.“西夏”指宋朝时由党项羌族建立的政权,其与实朝国王接壤,常有战事发生。
D.“封略”即疆界,“封”与“略”均可指边界,如“(晋)又欲肆其西封”中的“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遵诲领命冲锋,建立战功。随高怀德出征时,军队在高平与晋军遭遇,他受命趁晋军阵脚未隐,率奇兵突击晋军,为打败晋军创造了条件。
B.董遵诲好顾脸面,为人率性。他和太祖讨论战事,由于所述理由大多被驳倒,便不顾礼仪,拂衣而起,以致太祖震怒之下将其父宗本驱逐出去。
C.董遵诲抚边有方,获得成效。他担任通远军使时,一到任就杀羊斟酒犒劳各族酋长,并晓谕朝廷政策,恩威并施,使得各族酋长一时心悦诚服。
D.董遵诲处理边事,进退有度。西夏抢劫灵武进奉使的物品,他立即部署军队,打算讨伐;西夏人认罪并归还物品后,他又宽容抚慰,不再追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耶?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
(2)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9 11:56: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已/辄酒扫而待之/
B.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酒扫而待之
C.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酒扫而待之
D.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递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酒扫而待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包括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
B.兰亭是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王羲之曾在兰亭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C.《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继《论语》之后儒家又一重要著作。
D.骑将军是古代将军的一种名号,类似的名号还有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右将军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为人率真,不拘小节。太尉甜鉴曾派人挑选女,王家子弟大都十分拘谨,唯独王羲之在东床上袒露肚皮吃东西,若无其事。
B.王羲之喜欢美景,爱结交名士。他厌恶官场开京城,初到新江就被优美的景色吸引,欲终老于此;会稽名士荟萃,他曾与好友在兰亭集会宴饮
C.王羲之生性爱鹅,心怀赤忱。他曾因喜爱的鹅被主人烹煮,而难过了好几天;也曾为了得到一群鹅而欣然抄写《道德经》,得到鹅后非常喜悦。
D.王羲之擅长书法,名声显赫。他的书法在当时影响力就很大,被人们普为古今第一人,在平常的言谈中,王羲之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等名家并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幼于言,人来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父芝龙,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

顺治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俄而,上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成功。十二年,左都御史龚鼎孳请诛芝龙,国器亦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下狱。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十八年,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且势日蹙,乃规取台湾。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荷兰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进。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围七阅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莱、兴屯聚。是岁圣祖即位,戮芝龙及诸子世恩、世荫、世默。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居守思明。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啮指。五月,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卒,年三十九。

 (节选自《清史·郑成功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B.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C.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D.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贝勒,全称“多罗贝勒”。贵族称号,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
B.左都御史,属于我国古代中央的监察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御史。明清中央监察机构称为都察院,首长称为左、右都御史。
C.爵,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D.朔,表时间,指农历每月初一。也可表方位,指北方。如杜甫《咏怀古迹》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朔漠”就指北方的沙漠地区。本文中指郑成功住在北屋。
【小题3】下列对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成功面对强敌,决不投降。不管是他的父亲郑芝龙,还是郑亲王的担任定远大将军的儿子济度对他劝降,他最终都没有投降。
B.郑成功收复台湾,可谓天时地利。他率军到达时,鹿耳门水位突然上涨,他直接进入海岛,于是荷兰人退守到王城。只可惜顺治诛杀了他的亲人。
C.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励精图治。郑成功攻下当时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后。采取了制定法律、设立职官、兴办学校等一系列措施。
D.郑成功怒病交加,英年早夭。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误听周全斌谗言,导致陈豹抗命。加之身患疾病,三十九岁竟英年早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都:大
B.京师李者咸怪其无征 征:征兆
C.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D.视事主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B.课文中提到的“征” “辟”“举”反映了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中“举” 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征” 是皇帝征聘人才到朝廷任职,“辟”是高级官府征召人才任属官。
C.“时国王骄奢”中的“国王”指的是汉代实行封国制下的河间王刘政。这种封国的国王是刘姓宗室成员,封国的行政地位与郡同级,历史上亦称为“郡国制”。
D.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 ,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侯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B.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喜欢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官。
C.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
D.张衡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任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度,逮捕奸党,赢得了称赞。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同类题5

观 潮

周 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选自周密《武林旧事》卷二)

(简注)①周密(1232-1298):宋元间文学家。字公谨,号草窗。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其词讲究格律,文字精美,词风与吴文英(梦窗)齐名,并称“二窗”,为宋末格律词派的代表作家。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草窗集》等。②仅:几乎,将近。③际天:连接着天。④沃:浇灌。这里指吞没。⑤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⑥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⑦穹:高。⑧僦:租用。⑨《武林旧事》: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自宋以来,以浙江观潮为题材的诗文,为数不少。以笔记而言,就有周密的《武林旧事》,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和吴自牧的《梦梁录》,其中《武林旧事》尤能绘声绘色。
(阅读指要)

本文描绘了钱塘湖的壮观、观潮的盛况,以及南宁时涨潮期间训练水军的情景。文中写潮来之状,自远而近,如玉城似雪岭,连天汹涌,气势雄浑豪壮,令人不寒而栗;写训练水军,将摆阵演练、发炮斗敌,描述得有声有色;继写游泳健儿弄旗,手持彩旗旗尾不湿,突出了游泳健儿的高超本领,读之令人击叹。作者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刻意渲染,因而能以精练的文笔,勾勒出诸多壮观场面,逼真地再现各种情态状貌,从而成就了一篇短小精悍的速写小品。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________)   (2)既而渐近(________)
(3)倏尔黄烟四起(________)   (4)虽席地不容闲也(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塞”与“珠翠罗绮溢目,车马途”句中“塞”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留待期限,以官责B.翁失马,安知非福
C.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D.惩山北之,出入之迂也
【小题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判断句
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动句
C.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介宾短语后置句
D.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判断句
【小题4】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B.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C.水爆轰震,声如崩山D.珠翠罗绮溢目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