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山参和园参两种类型。山参是野生植物,喜欢生长在窝风向阳、缓坡、以乔木为主体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下,生长周期长达70~150年,数量稀少,参价昂贵;园参由人工在缓坡采伐地进行密集种植,生长周期一般5~6年,单产量大,参价较低。无论山参或园参,对地力的消耗都很大,一般在同一块参地不能连续生长两茬。清朝建立不久,就颁布一项法令:封禁长白山。下图为我国在殷商以后山参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材料二 地处长白山中部的抚松县,种植人参已有300余年历史。该县传统种植园参,近年来在尝试种植“林下参”。即在天然林下直播参种,让其自然生长,虽生长周期长、单产量小且不稳定,但参价较高,生长期在30年以上的被视为山参。目前,该县还加大了对人参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力度,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人参产业链,并在万良镇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人参贸易市场,被誉为“人参之乡”。下图为吉林省抚松县城镇与交通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殷商以后山参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并推测其原因。
(2)试分析抚松县发展人参产业的优势条件。
(3)你是否赞同抚松县以“林下栽参”取代“伐林栽参”?请说明你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24 04:04: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河西走廊像一个长长的楔子,自东南向西北嵌入广袤的大西北,海拔1 500米左右,它将近一半的地方,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孕育了河西走廊大大小小的河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规模不同的城市。下图为甘肃省地理简图。

(1)祁连山可以分为东、中、西三段。指出祁连山北坡东、中、西三段山麓地带的自然景观,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玉米是喜温、喜光的作物,生长期要求总积温在1800— 2800℃,开花期是玉米一生中对温度要求最高,最适温度为25—28℃。玉米生长需水较多,除苗期应适当控水外,其后都必须满足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才能获得高产。从播种到出苗需水量少,7—9月是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河西走廊的玉米一般在4月15日到25日播种,9月末10月初开始收获,是我国重要玉米生产基地。玉米制种主要是对收获后的玉米经过筛选、晒种、防虫等过程,目前河西走廊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都来自这里。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的区位优势。
(3)有人想在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玉米制种业,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