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芋老人传

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日:“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注)①佣:受雇打工。②丞、尉:知县的佐职。③钧礼:平等之礼。④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⑤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⑥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一,再进,生为之饱   器:器重
B.书生甲第为相国 用:由于
C.闻甲落魄,笑不,交以绝 顾:顾念
D.于是芋老人之名大 著:显著,显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文中的意思指豪门贵族的身份。
B.井臼,水井和石臼,文中是汲水和舂米的意思,泛指操持家务。
C.妾媵,媵是指古代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妾是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
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B.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C.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D.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2)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29 09:0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赠光禄少卿沈公传  (明)徐渭
青霞君者,姓沈名炼,字纯甫,别号青霞君。生而以奇骛一世。始补府学生,以文奇。汪公文盛以提学副使校浙士,得君文惊艳,谓为异人,拔居第一。嘉靖辛卯,遂举于乡,戊戌,成进士。始知溧阳,以政奇。御史惮之,卒得诋,徙茌平,再徙清丰。
已乃擢经历锦衣卫,以谏奇。庚戌冬,虏入古北口,抄骑至都城,大杀掠。时先帝仓卒集群臣议于廷,大官以百十计,率媕婀①不敢出一语。君独与司业赵公贞吉,历阶抵掌相倡和,慷慨论时事。严氏党执格之,君遂抗声诋严氏父子。又上疏请兵万人,欲出良、涿以西护陵寝,遮虏骑使不得前,因得开都门,通有无便。不报。无何,又上疏直诋严氏十罪。有诏廷杖君五十,削官。
徙保安为布衣,以戆奇。当是时,君怀愤之日久,而忠不信于主上。乃削木为宋丞相桧象,旦莫射捶之,随事触景为诗赋文章,无一不慨时事,骂诃奸谀,怀忠主上也。当是时,边人苦虏残掠。而杨顺者方握符镇宣、大,虏杀人如麻,顺不敢发一矢;虏退则削汉级,以虏首功上。君飞书入辕门,数顺罪。顺痛忌之,承严氏旨,日夜奇构君。及甲寅,虏复寇大同右卫,顺计不出前辙,君飞书益急。而君在边久,尝思结客以破虏,或散金募土人豪宕者为城守。保安饥,又散金市远粟,粥僧舍,活万余人。顺谓诸事非放逐臣所宜为,可以判构君,遂与御史巡宣、大者路楷会疏入告君判状。严氏父子从中下其事,弃君宣府市,连坐死者五人。既又驰捕其长子襄,械抵宣府杖系,糜且死。会给事中吴公时来疏上,有诏逮顺、楷,襄得免戍,时丁巳秋月也。
先帝始再听谏臣邹公应龙、林公闰等说,悟向者严氏奸罔,斩世蕃西市,夺嵩官,籍其家。再逾年而先帝崩,遗诏录嘉靖以来言事得罪者,君得赠光禄寺少卿,荫子一人。今上立一年,襄复疏父冤,顺、楷坐死。上感君戆,为制文,命省臣祭其墓。
(节选自《徐文长三集》)
注:①媕婀(ān ē):没有主见,依违随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惮之,卒得诋诋:毁谤,污蔑
B.当是时,边人苦虏残掠苦:为……所苦
C.可以判构君构:设计陷害
D.夺嵩官,籍其家籍:登记户籍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沈炼“奇异”的一组是
①生而以奇骛一世   ②有诏廷杖君五十,削官
③削木为宋丞相桧象,旦莫射捶之 ④君飞书入辕门,数顺罪
⑤尝思结客以破虏 ⑥顺谓诸事非放逐臣所宜为
A.③④⑤B.②⑤⑥C.①②⑥D.①③④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虏寇疯狂的烧杀抢掠,朝廷紧急商议应对之策,数以百计没有主见的大官们,均不敢发一言,只有沈炼和赵贞吉互相应和,慷慨陈词。
B.沈炼被削去官职后,迁徙到保安为普通百姓,因为得不到朝廷相信,于是愤慨时事,大骂呵斥奸谀之人,对皇上也不再似以前一样忠心。
C.任凭敌虏杀人如麻,杨顺都不敢放一箭,敌退后,竟用汉人首级向朝廷邀功;沈炼多次飞书到军营大加指责,另一方面积极思考破敌之策。
D.先帝两次听到谏臣的劝说后,明白严家父子奸邪陷害他人,于是罢免了严嵩之官,并在西市斩杀严世蕃;沈炼也有一子获得世袭的官爵。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小题。
苏武慢·江亭远眺
韩守益
地涌岷峨①,天开巫峡,江势西来百折。击楫中流②,投鞭思济③,多少昔时豪杰。鹤渚沙明,鸥滩雪净,小艇鸣榔④初歇。喜凭阑、握手危亭,偏称诗心澄彻。
还记取、王粲楼前,吕岩矶外,别样水光山色。烟霞仙馆,金碧浮图,尽属楚南奇绝。紫云箫待,绿醑⑤杯停,咫尺良宵明月。拚高歌、一曲清词,遍彻冯夷⑥宫阙。
【注】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古人认为它们是长江的发源地。②击揖中流:典出《晋书·祖迅传》。“(祖逛)中流击揖而誓曰:‘祖逛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③投鞭思济:典出《晋书·符坚载记》。符坚将要攻打晋国,石越谏曰:“(晋)国有长江之险,二,…未宜动师。”坚日:“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④鸣榔:古代捕鱼用长木叩击船舷以惊赶鱼群。⑤绿醑:绿酒。醑,指美酒。⑥冯夷:水神名。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埋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中前三句写出了长江从岷山、峨眉山深处喷涌而出,一路劈山开岭贯穿巫峡,在崇山峻岭中迂曲奔流、千回百折的雄奇壮丽场景。
B.上片提到的两个典故都与眼前的长江有关, “多少昔时豪杰”更是表现了作者对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之情,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悲叹之意。
C.壮观的长江美景往往使人心胸开阔,上片表达出词人坦荡宽阔的胸襟和超脱不羁的个性,也有年华老去,内心如水般澄澈之意。
D.词人在下片写到烟霞缭绕的道观、金碧辉煌的佛寺,景中自含唐代诗人杜牧笔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
E. 结尾“拚高歌、一曲清词,遍彻冯夷宫阙”,表面是写对景物畅饮抒怀,实际深含虽地处偏远,也要把自己的政见(“一曲清词”)上呈朝廷(“冯夷官阙”)的决心。
【小题2】词的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点绛唇·春闺
陈子龙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注①本词选自《倡和诗余》中的《湘真阁存稿》。《倡和诗余》收录了陈子龙等六人之词。②陈子龙:字卧子,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斗争,被俘后投水殉国。③杜鹃啼:杜鹃啼声凄厉,能动人情思。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写风雨摧残春光,使人徒生“花难护”之慨,以百花凋零的衰败景象,奠定了凄凉惆怅的情感基调。
B.如果说上片紧扣题目中的“春”字来写的话,下片则重在落实其中的“闺”字,写出了闺中人的相思与幽怨。
C.“王孙”在这里指纵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D.“春无主”意味着春天将尽,也暗示闺中人青春不再;“杜鹋”的“不如归去”的哀鸣,并没有唤回恋人。
E. 杜鹃悲啼流出血泪,洒在飘着落花的朦胧烟雨之中,景象至悲。作者在这里用“胭脂”形容的雨雨中落花。
【小题2】这首词从表面上看属闺怨之作,但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家国之思。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