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把下面《三国演义》的回目补充完整,注意每个括号仅填一个字。
(1)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 )( )背约
(2)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 )( )( )挂印封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01 08:03: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用“朔”(初一)、“望”(十五)、“既望”(十六)、“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苏轼《赤壁赋》中“七月既望”,就是农历七月十六那一天。
B.罗贯中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和孔明的“智绝”。
C.《边城》中,翠翠随祖父进城看赛龙舟,祖父被人拉去喝酒,天晚了还没来接她。二老傩送要翠翠到他家里去等爷爷来找她,翠翠误会了他的好意,出口骂了他,傩送只好连夜亲自送翠翠回家。这件小事搅动了翠翠平静的心。
D.《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主人公的冒险经历非常曲折,游侠行为非常滑稽,折射出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生活画面,揭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
同类题2
简答题
(1)《三国演义》中,诗句“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恋妻不纳陈官谏,枉骂无恩大耳儿”共同涉及的人物除了刘备外,还有谁?请根据诗句内容概括其形象特征。
(2)《哈姆莱特》第五幕中,雷欧提斯说:“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我躺在这儿,再也不会站起来了。”请简述“这奸恶的诡计”的内容。
同类题3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新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他屈从命令,被迫接受了陌生少女瑞珏,过后,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家》)
B.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挺身而出,揭露了希普的阴谋。贝特西小姐为感谢他,资助他去澳大利亚,他在那儿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大卫·科波菲尔》)
C.堂吉诃德的朋友理发师和神甫,认为堂吉诃德的疯狂行为是受了骑士小说的毒害。他们在堂吉诃德的外甥女和女管家的协助下,搜查了堂吉诃德的藏书室,把其中大部分的骑士书都扔到院子里,放把火烧了。(《堂吉诃德》)
D.曹操兵败赤壁,趁天黑往彝陵奔逃。行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一笑诸葛亮、周瑜没有于此处埋伏军马,结果遭遇张飞伏兵截杀;行至葫芦口,曹操再笑诸葛亮、周瑜,结果遭遇关羽伏兵截杀。(《三国演义》)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戏剧产生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历史剧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人对世界戏剧的独特贡献,而莎士比亚则是这一剧种的创始人。
B.林黛玉因睛雯不开门一事怪罪宝玉,至第二天遇饯花之期,又勾起伤春愁思,于是前去掩埋落花,感花伤己,口吟《葬花词》,直让宝玉听得“恸倒在山坡上”。
C.《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历史根源在于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但实质在于拥美德、反暴政。
D.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娜塔莎是其《复活》中的最光辉的人物之一,她从一个稚气的女孩到成熟的妇人的成长过程,可谓是小说“贴着人物写”的范例。
同类题5
“身长九尺,面如红枣,眉似卧蚕,一双一双丹凤眼,威猛有神,两尺长的胡须,在胸前飘荡,更显得威风凛凛。”这段话写的是()
A.刘备
B.张飞
C.曹操
D.关羽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明
罗贯中(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