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汉末丧乱,其道遂衰。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尽。高祖有天下,深愍之,诏求硕学,治五礼,定六律,改斗历,正权衡。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亲屈舆驾,释奠于先师先圣,申之以讌语,劳之以束帛。为时儒者,严植之等首膺兹选。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也。少善《庄》《老》,能玄言,精解《丧服》《孝经》《论语》。及长,遍治郑氏《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性淳孝谨厚,不以所长高人。少遭父忧,因莱食二十三载,后得风冷疾,乃止。齐永明中,始起家为庐陵王国侍郎,迁广汉王国右常待。王诛,国人莫敢视,植之独奔哭,手营殡殓,徒跣送丧墓所,为起冢,葬毕乃还,当时义之。建武中,迁员外郎、散骑常待。寻为康乐侯相,在县清白,民吏称之。高祖诏求通儒治五礼,有司奏植之治凶礼。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六年,适中抚军记室参军,犹兼博士。七年,卒于馆,时年五十二。植之自疾后,便不受廪俸,妻子困乏,既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得成丧焉。植之性仁慈,好行阴德.虽在暗室,未尝怠也。少尝山行,见一患者,植之问其姓名,不能答,载与俱归,为营医药,六日而死,植之为棺殓殡之,卒不知何许人也。尝缘栅塘行,见患人卧塘侧,植之下车问其故,云姓黄氏,家本荆州,为人佣赁,疾既危笃,船主将发,弃之于岸。植之心恻然,载还治之,经年而黄氏差,请终身充奴仆以报厚恩。植之不受,遗以资粮,遣之。其义行多如此。

(节选自《梁书·儒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
B.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
C.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
D.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冠”常指古代士以上的人穿戴的衣帽,代指缙绅士大夫,文中指文明教化。
B.“五礼”指祭祀的吉礼,灾荒的凶礼,军旅的军礼,宾客的宾礼,冠婚的嘉礼。
C.《庄》《老》是记录庄子和老子思想的道家著作,又称《南华经》和《道德经》。
D.“起家”可指出身,也可指兴家立业,在文中指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以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高祖心忧天下,大力恢复儒学。面对儒学衰落的境况,高祖深为忧虑,下诏寻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
B.严植之颇有才学,受到朝廷重用。他精通道、儒之学,既能谈论老庄的玄理,又能解读儒家的经典著作;被朝廷召用,多年兼任博士。
C.严植之淳朴忠厚,遵孝礼守道义。他不以自己的长处傲视别人;父亲去世,他二十三年只吃蔬食;广汉王被诛,他赤脚为之送丧并建冢。
D.严植之生性仁慈,多行仁义之举。他总默默地做善事,坚持不懈;救治病人从不问姓名,有的死后严植之还为之安葬,有的给以钱粮遣送回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屈舆驾,释奠于先师先圣,申之以讌语,劳之以束帛。
(2)妻子困乏,既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得成丧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01 11:43: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枢字践言,梁吴郡太守君正之子也。性沈静,好读书,手不释卷。家世显贵,赀产充积,而枢独居处率素,傍无交往,端坐一室,非公事未尝出游,荣利之怀淡如也。起家梁秘书郎,历太子舍人。侯景之乱,枢往吴郡省父,因丁父忧。时四方扰乱,人求苟免,枢居丧以至孝闻。王僧辩平侯景,镇京城,衣冠争往造请,枢独杜门静居,不求闻达。绍泰元年,征为给事黄门侍郎。二年,兼吏部尚书。永定二年,改侍中,掌大选事。三年,迁都官尚书,掌选如故。
枢博闻强识,明悉旧章。初,高祖长女永世公主先适陈留太守钱蕆,卒于梁世。高祖受命,唯公主追封。至是将葬,尚书主客请详议,欲加蕆驸马都尉。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汉氏初兴,列侯尚主,自斯以后,降嫔素族。驸马都尉置由汉武,或以假诸功臣,或以加于戚属。《齐职仪》曰,凡尚公主必拜驸马都尉,魏、晋以来,因为瞻准。盖以王姬之重,庶姓之轻,若不加其等级,宁可合卺而酳,所以假驸马之位,乃崇于皇女也。今公主早薨,伉俪已绝,既无礼数致疑,何须驸马之授?案杜预尚晋宣帝第二女高陵宣公主,晋武践祚,而主已亡,泰始中追赠公主,元凯无复驸马之号。梁文帝女新安穆公主早薨,天监初王氏无追拜之事。远近二例,足以据明。时以枢议为长。
天嘉元年,守吏部尚书。寻领丹阳尹,本官如故。五年,以葬父,拜表自解,诏赐绢布五十匹,钱十万,令葬讫停宅视郡事,服阕,还复本职。其年秩满,加散骑常侍,尚书并如故。是时,仆射到仲举虽参掌选事,铨衡汲引,并出于枢,其所举荐,多会上旨。谨慎周密,清白自居,文武职司,鲜有游其门者。废帝即位,迁尚书左仆射。光大元年卒,时年五十一。
(摘自《陈书·列传第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
B.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
C.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
D.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B.高祖是古代帝王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的名号。
C.薨,古代称王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也可称皇帝的高级妃嫔及其所生子女之死。
D.“拜表”的“表”,指古代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即臣子进谏的文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枢性情沉静,不慕荣利。他虽然门第显贵,财产丰裕,却生活简单朴素,闭门读书,不追求功名利禄。
B.袁枢博闻强识,明悉旧章。在朝廷商议加封钱蒇附马时,他援引历代典章,议论精辟,得到众人的称赞。
C.袁枢谨慎周密,自守清白。他曾经掌管官员的铨选,引荐提拔过众多文武官吏,平时却很少与他们来往。
D.袁枢循礼葬父,以孝闻名。侯景之乱时,人们四散逃避,他却自请辞官,按礼制回家葬父,直到守丧期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僧辩平侯景,镇京城,衣冠争往造请,枢独杜门静居,不求闻达。
(2)《齐职仪》曰,凡尚公主必拜驸马都尉,魏、晋以来,因为瞻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穆,字朗兴。性刚烈,有壮气,颇涉书史,好尚功名。世宗初,袭男爵。后除夏州别驾,寻加宁远将军,转泾州平西府长史。时刺史皇甫集,灵太后之元舅,恃外戚之亲,多为非法。穆正色匡谏,集亦惮之。转安定太守,仍为长史。还朝,拜左军将军,转河阴令,有严明之称。
时蠕蠕主婆罗门自凉州归降,其部众因饥侵掠边邑,诏穆衔命宣慰,便皆款附。明年复叛,入寇凉州。除穆辅国将军、假征虏将军、兼尚书左丞、西北道行台,仍为别将,往讨之。穆至凉州,蠕蠕遁走。穆谓其所部日:“夷狄兽心,唯利是视,见敌便走,乘虚复出。今王师来讨,虽畏威逃迹,然军还之后,必来侵暴。今欲赢师诱致,冀获一战,若不令其破胆,终恐疲于奔命。”众咸然之。穆乃简练精骑,伏于山谷,使赢步之众为外营以诱之。贼骑觇见,谓为信弱,俄而竞至。穆伏兵奔击,大破之,斩其帅,获生口杂畜甚众。
及六镇反叛,诏穆为别将,隶都督李崇北伐。都督崔暹失利,崇将班师,会诸将议曰:“朔州是白道之冲,贼之咽喉,若此处不全,则并、肆危矣。今欲选诸将一人,留以镇捍。不知谁堪此任?”众曰:“无过穆者。”崇乃请为朔州刺史,仍本将军,寻改除云州刺史。穆招离聚散,颇得人心。时北境州镇,悉皆沦没,唯穆独据一城,四面抗拒。久之,援军不至,兼行路阻塞,粮仗俱尽。穆知势穷,乃弃城南走,投尔朱荣于秀容。既而诣阙请罪,诏宥之。
萧衍遣将军曹义宗逼荆州,诏穆为使持节、南征将军、都督南征诸军事,大都督以援之。穆潜军径进,出其不意,至既大破之,生擒义宗送阙。以功迁卫将军,进封赵平郡开国公,增邑一千户。迁使持节,加侍中、车骑将军、假仪同三司。与大将军元天穆东讨邢杲,破平之。时元颢内逼,庄帝北幸,颢入京师。穆与天穆既平齐地,回师将击颢。穆先驱围虎牢,尽锐攻之。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时年五十三。庄帝还宫,追赠侍中、司徒公,谥曰武宣。
(节选自《北史·费穆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B.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C.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D.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爵,爵位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不同等级,有些爵位可世袭。
B.刺史,官名。汉武帝时开始设置,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C.蠕蠕,亦称“柔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先祖为东胡,原是鲜卑拓跋部的一个部落。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或称号,追赠的官职必须高于生前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穆性格刚烈。外戚皇甫集仰仗权势,做不法的事,费穆面色严肃地向他进谏,皇甫集也很害怕。
B.费穆急君所难。蠕蠕首领婆罗门从凉州归降,部下因饥饿抢掠边境城镇,费穆主动前往安抚慰问。
C.费穆才能出众。六镇叛乱时,他隶属都督李崇参加北伐,在形势非常危急时,受到众人一致推举。
D.费穆战功赫赫。在萧衍派遣曹义宗率军逼近荆州时,费穆大破之,生擒曹义宗并且将之送到朝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穆乃简练精骑,伏于山谷,使赢步之众为外营以诱之。贼骑觇见,谓为信弱,俄而竞至。
(2)穆知势穷,乃弃城南走,投尔朱荣于秀容。既而诣阙请罪,诏宥之。

同类题3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署忠为巴陵太守。华皎之举兵也,忠预其谋。及皎平,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廷,释而不问。五年,陈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克其东西二城。进军蕲、谯,并拔之。径袭合肥,入其郛。进克霍州。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五百户。十一年,加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步骑趣淮南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入为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邑三千户。出为吴兴内史,加中二千石。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朱雀门。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忠执议曰:“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待春水长,上江周罗殉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众议不同,因遂出战。及败,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忠辞云:“臣处分讫,即当奉迎。”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隋将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乃率数骑往石子岗降之,仍引擒虎军共入南掖门。台城陷,其年入长安,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陈书·任忠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B.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C.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D.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B.太守,官名,秦置郡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隋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宋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明清时专指知府。
C.路,中国古代一种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或地区;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路”就是这个意思。
D.“邑”和“秩”都是古代帝王对有功的臣子的赏赐,其中“邑”属于赏赐给臣子的禄米粮食,“秩”是分封给臣子的封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景作乱,任忠随主帅击败叛军和土匪的攻击,为坚守国土、收复京城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授予荡寇将军的头衔。
B.陈朝军队北伐,任忠从西路出击,击败历阳王高景安,将其追赶到东关,因为有功被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
C.隋军渡江南侵,任忠主张坚守,不宜出击,等待敌人粮断援尽,我军后援到达,一定会打破敌军。但众人没有采纳任忠的建议,仓促出战,导致失败。
D.任忠向后主表示出城部署好军队后就立即迎接后主,结果任忠向隋将韩擒虎投降,并带领韩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
(2)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贺琛,字国宝,会稽山阴人也,伯父场,为世硕儒,琛幼,场授其经业,一闻便通义理。场异之,常曰:“此儿当以明经致责”场卒后,琛家贫,常往还诸暨,贩粟以自给,闲则习业,尤精《三礼》。初,场于乡里聚徒教授,至是又依琛焉。普通中,刺史临川王辟为祭酒从事史。琛始出都,高祖闻其学术,召见文德殿,与语悦之,谓仆射徐勉曰:“琛殊有世业。”迁员外散骑常侍。旧尚书南坐,无貂;貂自琛始也。顷之,迁御史中丞,参礼仪事如先。琛家产既丰,买主第为宅,为有司所奏,坐免官。俄复为尚书左丞。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是时,高祖任职者,深害时政,琛遂启陈事条封奏曰:“臣荷拔擢之恩,曾不能效一职;居献纳之任,又不能荐一言。臣所以当食废飧,中宵而叹息也。辄言时事,列之于后。脱得听览,试加省鉴。如不允合,亮其憨愚。”书奏,高祖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责琛曰:“但朕有天下四十余年,公车谠言,见闻听览,所陈之事,与卿不异。卿珥貂纡组,博问洽闻,不宜同于郤茸,止取名字,宣之行路。言‘我能上事,明言得失,恨朝廷之不能用’,如是献替,莫不能言。”琛奉敕,但谢过而已,不敢复有指斥。太清二年,迁云骑将军、中军宣城王长史。侯景举兵袈京师,王移入台内,留琛与司马杨曒守东府。贼寻攻陷城,放兵杀害,琛被枪未至死,贼求得之,舆至阙下,求见仆射王克、领军朱异,劝开城纳贼。克等让之,涕泣而止,贼复舆送庄严寺疗治之。明年,台城不守,琛逃归乡里。后遇疾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梁书·贺琛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B.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C.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D.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称“明经”。
B.《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权威记载,是《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
C.普通,梁武帝萧衍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D.公车,是古代官署名称,专门用于接待传送官府公文的人和等待皇帝征召的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琛天资聪颖,精于经业。贺琛年幼时,伯父贺场教授他经学,他一听便能通晓义理。跟随伯父学习经业的那些人同时也跟从贺琛学经业。
B.贺琛学识过人,深得器重。贺琛在京城显露才华;高祖召见他,与他相谈甚欢,升任他为员外散骑常侍,后又允许他任尚书时破例穿貂皮衣。
C.贺琛主动进谏,受到斥责。当时高祖任用的官员,严重妨碍时政,贺琛启陈事条密封上奏,结果高祖大怒,召来主书,口授敕令斥责贺琛。
D.贺琛战场被俘,受人挟持。侯景领兵袭击京城,贺琛受创未死被捉,反贼用车把他载到宫殿前,让他求见王克、朱异,劝说他们打开城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荷拔擢之恩,曾不能效一职;居献纳之任,又不能荐一言。
(2)克等让之,涕泣而止,贼复舆送庄严寺疗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