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王曰:“为三者,奈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问,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未胜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王弗听。

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也。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王曰:“无!是贰言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会稽。

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君王其忘之乎?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王曰:“诺。”乃命大夫种行成于吴,曰:“请士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随之国家之重器。”吴人不许。大夫种来而复往,曰:“请委管籥”,属国家,以身随之,君王制之。”吴人许诺。王曰:“蠡为我守于国。”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王曰:“诺。”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曰:“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时之所宜而定之。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殷,无旷其众,以为乱梯。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可以有天下之成利。事无间,时无反,则抚民保教以须之。”

王曰:“不穀之国家,蠡之国家也。蠡其图之!

(选自《国语·越语下》,有删节)

(注)①持盈:保持昌盛富强。定倾:转危为安。节事:节制行事,②贰言:惑乱视听的官语,异议。③委管籥:把越国国库的钥匙都交给吴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时不,弗为人客 作: 兴起
B.今君王未盈而   溢:水漫出来
C.人之所也 卒:终,结束
D.请士女于士     女: 以女嫁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胜,栖会稍   室西连中国
B.随之国家之重器 醉则更相枕
C.时之所宜而定之 不如善遇之
D.可以有天下之成利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
【小题3】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君王假如去进攻吴国,不仅危害君王的自身安全,而且对国家有妨害。
B.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勇于攻战,夺取别国上地,是种反常背德的行为;战争,是人事中最后的一种手段,是下策。
C.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我没有听从文种的劝告,才到了这种地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D.不穀之国家,蠡之国家也,蠡其图之!——我的国家就是你范蠡的国家,范蠡你一定要好好治理它!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从勾践即位三年便欲进攻吴国,虽有范蠡两次进谏,仍一意孤行,导致兵败五湖,不得不退守会稽山写起的。
B.文中写范蠡为勾践谋划复兴国家之道,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他主张顺应自然,掌握规律,发展生产,终于使越国逐渐繁荣昌盛起来。
C.范盖主来的“与天”“与人”“与地”思想并不是消极出世的思想。而是根据自然规律和形势变化采取积极的措施。
D.本文以记言为主,在此前提下,却能要不烦地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越王勾践纳谏的始末,表现其知错能改、折节下上的可贵品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02 08:45: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踢。”

(选自《国语·晋语八》)

注释:①叔向:晋国大夫。韩宣子,名起,晋国正卿。后文提到的郤昭子,也做过晋国的正卿。②栾武子:栾书,晋国上卿,一卒之田:一百顷土地(古称一百人为一卒),这只是上大夫的俸禄,上卿的俸禄应为五百顷(一旅之田)。③桓子:栾武子的儿子栾黡(yǎn),晋国大夫,后文提到的“怀子”,即栾盈,是栾黡的儿子。④离:通“罹”,遭受,这里有受牵连的意思。⑤绛:晋国故都。⑥桓叔:韩氏的祖宗。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德行,顺其宪则 宣:发扬
B.诸侯亲之,戎、狄怀之    怀:怀念
C.恃其富宠,以于国 泰:骄恣、奢侈
D.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大矣 宠:荣耀
【小题2】对下列短语中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贷居贿 居贿:积蓄财物
B.贪欲无艺 无艺:没限度
C.而无其实 其实:他的实权
D.行刑不疚 不疚:无过失
【小题3】将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都属于“叔向所肯定或提倡的作为”的一组是(   )
①无一卒之田    ②顺其宪则    ③行刑不疚
④修武之德 ⑤有栾武子之贫 ⑥忧德之不建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向诚心希望韩宣子不嫌贫穷并能施行栾武子那样的德行。
B.曾经显赫一时的郤昭子及其家族覆灭的根本原因是德行沦丧。
C.叔向以桓子食婪骄横终遭祸殃的事例教育韩宣子应安贫乐道。
D.韩宣子认为是叔向的开导拯救了自己,表示世代铭记他的恩惠。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2)起也将亡,赖子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