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闲,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约以为適嗣。

(节选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B.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C.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D.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適嗣指正妻所生的孩子,此处实指王位的继承人。適,通“嫡”。
B.在等级分明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子死曰薨,诸侯曰崩,大夫曰卒,庶人曰死。
C.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可作平辈之间的拜礼,也可作请罪之辞,还可用于重大的事情请求时。
D.符,指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作,上刻文字,分为两半,各执其一,合二为一方生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不韦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他以商人的敏感发现了子楚身上隐含的巨大利益,并由此拉开了以重金对子楚进行政治投资的序幕。
B.子楚一开始并不信任吕不韦,直到吕不韦道出“自己的门庭要等待子楚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的一席话,子楚才感觉到吕不韦不简单,并与之深入交谈。
C.吕不韦非常明了当时秦国的形势,所以能够为子楚指明前进方向,使子楚叹服并承诺将来共享政治利益。
D.吕不韦做事非常讲究策略,为了帮助子楚接近华阳夫人,他先接近华阳夫人的姐姐,还将自己购买的珍奇玩物都送给了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2)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08 08:3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①乃者:往日,上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始时,与萧何善    微:卑微
B.即召为丞相史   除:免去官职
C.参辄饮以醇酒,之,欲有所言  间:不久
D.窋既洗沐归,闲,谏参 侍:陪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静无为”的一组是
①   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②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 
②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④吏舍日饮歌呼
⑤ 亦歌呼与相应和 ⑥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A.①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起初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深交。 萧何在临终时, 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C.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D.曹参认为现在的皇帝与自己分别不及高帝与萧何,所以主张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这也得到 惠帝的认可。
【小题4】翻译上面文言文段中划线和选自课文的句子。
(1)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
(2)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3)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B.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
C.鲰生说我曰 鲰:浅陋D.籍吏民,封府库 籍:户籍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小题3】下列对选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无伤告密是项羽和刘邦产生矛盾的导火索。项羽的谋士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刘邦有野心,劝项羽急击勿失,这是“火上浇油”,使刘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B.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而张良却将消息通知了刘邦。刘邦于是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辩护。项伯同意调停,并嘱咐刘邦第二天向项羽道歉。由此而有鸿门宴上的斗争。
C.鸿门宴一开始就剑拔弩张,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其对刘邦
非常不满,他设宴招待刘邦是想搞好关系。后范增命项庄舞剑,气氛则更为紧张。
D.选段在矛盾斗争中,通过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具体表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政治集团里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其中集中表现了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日:“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日:“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日:‘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秦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日:“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日:“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不过
C.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D.怀其璧,从径道亡 亡:丢失
【小题2】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小题3】下列各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共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史记》全书体例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共130篇。
C.全文用了对比和衬托之法来刻画人物。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一主一次,一详一略,相映生辉,作者贬廉扬蔺的意图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D.本文依时间顺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写秦国与赵国的矛盾,侧重表现蔺相如的智和勇,最后一个故事写廉颇和蔺相如的矛盾,侧重表现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忍让的精神。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有隐士日侯赢,年七十,家贫,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赢乃夷门抱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史记·魏公子列传》)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子从车骑,虚   左:古代乘车以左为尊
B.遍宾客   赞:介绍,引见
C.赢乃夷门抱者也   关:关卡
D.不宜有所 过:访问
【小题2】下列各句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梁夷门监者   身客死于秦,天下笑
B.过客观公子 信与张耳兵数万
C.置酒大会宾客   平明,汉军觉之
D.愿枉车骑过 鲍叔终善遇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2)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