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察罕,西域人也。魁伟颖悟,博览强记,通诸国字书。奥鲁赤辟为理问,政事悉委裁决,且令诸子受学焉。从镇南王征安南,师泸江。安南世子遣其叔父诣军门自陈无罪,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世子举众逃去。从奥鲁赤移治江西。宁都民言:“某乡石上云气五色,有物焉,视之玉玺也。不以兵取,恐为居人所有。”众惑之。察罕曰:“妄也,是必构害仇家者。”核问之,果然。成宗大德四年,御史台奏佥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除武昌。广西妖贼高仙道以左道惑众,平民诖误者以数千计。既败,湖广行省命察罕与宪司杂治之,鞫得其情,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遣,且焚其籍。众难之,察罕曰:“吾独其责,诸君无累也。”以治最闻,擢河南省郎中。武宗崩,仁宗哀恸不已。察罕再拜启曰:“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如宗庙太后何?”仁宗辍泣曰:“曩者大丧,必命浮屠,何益?吾欲发府库以赈鳏寡孤独,若何?”曰:“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谓得大臣体。初,察罕生于河中,其夜天气清肃,月白如昼。相者贺曰:“是儿必贵。”察罕天性孝友,田宅之在河中者,悉分与诸昆弟。昆弟贫来者,复分与田宅奴婢。纵奴为民者甚众。故人多称长者。既致仕,优游八年,以寿终。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四》)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泸江   次:驻扎
B.除武昌   竟:竟然
C.吾独其责 当:承担
D.昆弟贫来者 归:投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问,元代各行中书省所属有理问所理问与副理问,明、清承宣布政使司沿置。
B.浮屠,亦作浮图,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又称佛塔为浮屠。文中指的是佛教徒。
C.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唐代始设此职,此后演变为常设官职,相当于副宰相。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罕天资聪颖,博闻强志。奥鲁赤把政事全交给他裁决,并让自己的孩子拜他为师。
B.察罕善于辞令,明于事理。他怒斥安南王子,使其哑口无言;他劝仁宗以国事为重。
C.察罕明察秋毫,断案公允。他在江西及时识破谣言,在广西区别处置妖术惑众之人。
D.察罕善良友爱,德行深厚。他把田宅分给兄弟,接济贫苦兄弟,并释放奴婢为平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世子举众逃去。
⑵鞫得其情,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遣,且焚其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14 01:02: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各题。

(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二)

志功名者,荣禄不足以动其心;重道义者,功名不足以易其虑。何则?纡朱怀金,与荷锄畎亩者殊途;抗志青云,与侥幸一时者异趣;此伯夷所以饿于首阳,仲连所以欲蹈东海者也。矧名教之乐,加轩冕,违己之痛,甚于冻馁,此重彼轻,有由然矣。仲尼有言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达其道。吾闻其语,未见其人。嗟乎,如先生之矣!

(节选自赵孟頫《五柳先生传论》)

(三)

窃惟靖节先生高志远识,超越古今,而设施不少概见。其令彭泽也,不过一时牧伯辟举相授,得公田利以自养,如古人不得已为禄者尔,非受天子命而仕也。曾几何时,不肯屈于督邮而去,充此志节,异时肯忍耻于二姓哉!观《述酒》《荆轲》等作,殆欲为汉相孔明之事而无其

(节选自吴澄《湖口县靖节先生祠堂记》)

注:①牧伯:州郡长官。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田园将芜不归 为什么 ②恨晨光之微    微弱
扶老以流憩  拄着   ④复驾兮焉求    言语
⑤曷不委心任去留 随心   ⑥乐夫天命复奚  犹疑
⑦如先生之矣  接近   ⑧异时肯忍耻于二姓哉    怎么
A.①⑧B.②④C.③⑥D.⑤⑦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悟已往不谏    得公田利以自养
B.眄庭柯怡颜    行义达其道
C.泉涓涓始流    如古人不得已为禄者尔
D.胡为遑遑欲何之 加轩冕
【小题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彩没有心情从山里飘出,鸟飞倦了就知道返回山林。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有时坐着有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
C.纡朱怀金,与荷锄畎亩者殊途。
身份富贵的人,与荷锄耕种的人有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D.而设施不少概见。
但是他施展才能的事情,却很少见到。
【小题4】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中的“征夫”意为征召之人。
B.“乃瞻衡宇”中的“衡宇”代指简陋的房屋。
C.“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容膝”指狭小的地方。
D.“将有事于西畴”中的“西畴”指西边的田地。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②重道义者,功名不足以易其虑。
【小题6】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①文段(二)中说陶渊明“隐居以求其志”,请联系《归去来兮辞》,说说陶渊明有怎样的“志”。
②文段(三)说陶渊明想做“孔明之事”却“无其资”,请解释“资”的含义,并联系本段内容说说这样说的依据。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纶,字德言,建康人。幼颖悟,十岁能属文。历镇江府、婺州、临安府教授,权.国子正。
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迁敕令所删定官、诸王宫大 小学教授兼权兵部郎官。言:"孔门弟子与后世诸儒有功斯文者,皆得从祀先圣,今辟庠序, 修礼乐,宜以其式颁诸郡县。"
二十四年,以御史中丞魏师逊荐,为监察御史,与秦桧论事,忤其意,师逊遂劾纶, 且言:"智识浅昧,不能知纶。"由此罢去。逾年,知.兴国军。桧死,召为起居舍人兼崇政 殿说书,寻兼权礼部侍郎。
二十六年,试中书舍人。高宗躬亲政事,收揽威柄,召诸贤于散地,诏命填委,多纶所草。纶奏守臣裕民事,乞毋拘五条,从之。兼侍讲。上喜读《春秋左氏传》,纶进讲,与 上意合。尝同讲读官荐兴化军郑樵学行,召对命官,且给笔札,录其所著史。兼直学士院,迁工部侍郎,仍兼直院。撰《吴玠神道碑》,称上旨,赐宸翰褒宠。 二十九年六月,朝论欲遣大臣为泛使觇.敌,且坚盟好。纶请行,乃以为称谢使,曹勋副之。至金,馆礼甚隆。一日,急召使入,金主御便殿,惟一执政在焉,连发数问,纶条对,金主不能屈。九月,还朝入见,言:"邻国恭顺和好,皆陛下威德所致。"宰臣汤思退 等皆贺。然当时金已谋犯江,特以善意绐.纶尔。
纶旧疾作,力丐外,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上解所御犀带赐之。明年,知建康府兼 行宫留守。敌犯江,纶每以守御利害驿闻,上多从之。三十一年八月,卒。赠左光禄大夫, 谥章敏。
(选自《宋史·王纶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国子正   权:当权
B.逾年,知.兴国军   知:掌管
C.朝论欲遣大臣为泛使觇.敌   觇:窥看
D.特以善意绐.纶尔   绐:欺骗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B.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C.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D.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纶自幼聪颖,十岁就能够写文章。长大后为官,为高宗撰写多篇诏令并编著史书。
B.刚成立太学时,王纶致力于革除弊病,兴建学校修礼乐,主张将这种格式推广到各州县。
C.王纶为官,不畏权贵,敢于反对秦桧的意见,遭弹劾罢职。秦桧死后才又重新为官。
D.王纶旧病复发离京为官,虽远离朝廷常向皇上传递重要情况,皇上也仍然很看重他。
【小题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宗躬亲政事,收揽威柄,召诸贤于散地,诏命填委,多纶所草。
(2)金主御便殿,惟一执政在焉,连发数问,纶条对,金主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