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

元好问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注)①新亭: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②钓鱼坛:指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的钓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凸显词人的忧国之情,词人醉后天不亮就起来舞剑,并且吟诵《短歌行》感叹人生短暂。
B.正值国难,西北神州沦陷,令人难过,而“三十六峰”三句陡转,表明词人雄心不泯、壮志不消。
C.下片开头三句发出悲慨,虽然词人自以为是豪侠,但双鬓已斑白,仍未为国立功,显露无奈之情。
D.“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封侯留名。
【小题2】简要赏析结尾处“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的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15 06:05: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沈思孝传

①沈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兴人也,丁卯举进士,受番禺。番禺去京师万里,宦游其地者,类多得金为能,而公独以廉洁闻。    
②时尚书殷镇两粤,下令多不便民。几檄番禺,公力沮不奉行,遂龃龉。岭表贼炽,殷移牒浙江募甲士三千人,而大帅张元勋亦使人募如制府。及兵至广,殷以张募非己出,斥不收部。于是兵皆露刃鼓噪辕门,公召乱兵曰:“诸士卒万里应募,跋履良苦,今洶洶无乃犯上。我亦浙产,当入制府,力为诸士卒谋之。”乱卒咸涕泣谢。入见殷,公曰:“三千鸷勇,加以有死之心,祸乱不容一发,制府不暇自计,独不为朝廷计乎?”殷曰:“若何以为计?”公曰:“只烦两纸告谕耳。一谕大帅不授节制,辄行自募,兵俱革还。一谕以制府方大征寇,召募骁猛,欲应募者赴试收录。如此则威令不损,而反侧潜消矣。”殷从公,兵乱始定。
③适居正闻父丧不奔,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疏既入,诏下缇骑系公,杖之内庭。越五日,发遣广东神电卫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至恩平,县令毛凤彩郊劳公,且询来故。公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以就其功名。”毛见公往意不善,驰书以闻,粤抚使毛止公。御史孙继先上章乞还公等,始得还京。
④明年,公历救言官。调南大仆正卿,又因救海忠介瑞,益忤当事大臣,遂告病去。壬辰入关,即有宁夏之乱,躬擐甲胄远出穷塞,而不能扶同欺蔽,为督臣所挤,调抚河南。公又告病去。
⑤公之历仕,务期实心如此然旋起旋仆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愈见公独立不惧。

(节选自《右都御史沈公传》)

(注)①殷:人名,殷正茂   ②神电卫:明代广东海防要塞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公力不奉行 (_________)(2) 公上疏极论居正其(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不收部(   )
A.排挤  B.罢免  C.责备  D.拒绝
(2)而侧潜消矣(   )
A.辗转  B.反复  C.反叛  D.惶恐
【小题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
【小题4】请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
【小题5】第④段两次写到沈思孝“告病去”,请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小题6】第②段写沈思孝劝说士卒和尚书,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十三年,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十九年,擢直隶巡抚。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

二十年,入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复谕劾赵履谦甚当,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旋赐帑金千、亲乘良马一,制诗褒宠,并命户部遣官助成龙赈济宣化等处饥民。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成龙至江南,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忤。

二十二年,副都御史马世济督造漕船还京,劾成龙年衰,为中军副将田万侯所欺蔽。命成龙回奏,成龙引咎乞严谴,诏留任,万侯降调。二十三年,命成龙兼摄两巡抚事。未几,卒於官。

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赐祭葬,谥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
B.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
C.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
D.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督:明初有战事时派中枢部院总督军务,事毕即罢。清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数省。总督综理军民要政。
B.知州:官名,宋代派朝臣为州一级的地方行政长官,以中枢官带“权知军州事”衔,兼掌军事,简称“知州”。原意为暂行主持本军本州事务,明清以知州为州的长官名称。
C.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跟其他词语结合使用时,转迁、迁官、迁调指官位提升;左除、左降、左迁、左转指降职。
D.署:代理、暂任,指代理无本官的职务。同类的词语还有假、守、权、行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成龙爱民如子。下车伊始即安抚百姓,有盗即时抓捕,兴建学舍,创立养济院,使百姓安居乐业。
B.于成龙自奉俭约。每天只吃糙米和蔬菜,历任各种官职从未带过家属,遗物只有一身丝绸棉袍,床头盐制豆豉和一些日常用具。
C.于成龙才能卓异,屡受嘉奖。所到之处革宿弊,周访闾里,为民请命,赈济灾民,政化大行。
D.于成龙秉性梗直,屡遭陷害。他奉命督造浮桥时,桥成后反被免职。锡住说他轻信别人,有时候被下属欺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忤。
(2)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