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引①·荆溪阻雪

宋 蒋捷②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释:①梅花引:古代的词牌名。②蒋捷: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为时人所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鹭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花外楼,柳下舟”一句虚实结合,写了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借繁华景物抒发愉悦之情。
C.“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D.“有梅花,似我愁”一句再次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梅花愁于寒雪,更烘托出词人心境无限凄凉。
【小题2】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21 09:4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书事

(宋)赵元镇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注)①赵鼎:南宋贤相,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后因与秦桧论议不合而罢相,连续被贬詹不食而卒。本诗作于他被贬潮州期间。②庞老:庞德,东汉末年隐士,不肯出山,但清明节均携全家上坟祭扫。
【小题1】下列对诗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偏远僻静的村子里,农家门口即便清静冷落,也还插着柳条,标记寒食节到来,与诗歌题目照应。
B.颔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运用庞老的典故,点明广东广西一带虽然不遵循寒食节禁烟的习俗,但也像庞德一样全家扫墓祭祖。
C.“麦饭”指粗糙的祭品。五六两句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意在突出宫廷无情、山野有趣,表达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
D.作者被贬后生活寂寞、无人来访,门前长满青苔,通过喝酒来排遣心中郁结,率性而为,对傍晚城墙上传来的笳声置之不理。
E.尾联第一句用了拟人手法,以酒杯倚靠着青苔睡卧的样子,写出诗人凌乱的生活状态,突出经历政治风波后他内心的愁苦和失望。
【小题2】本诗通过描绘山野村头的春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联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夜游宫

吴文英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1)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2)灯冷。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3)欹,玉搔斜,酒初醒。

注释:(1)隐几:靠着桌案。(2)嚼花:指赏花。(3)绀云:头发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窗外”一句写词人雨夜静坐,听窗外的溪声雨声混成一片。
B.“映窗里”一句写词人借冷冷的灯光欣赏当窗摆放的水仙花。
C.“香苦”一句写香气浓郁的水仙受到了雨夜寒气的侵袭。
D.词人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只有在梦醒后才感觉到温馨。
【小题2】本词借人写花,写出了水仙花的特点。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C.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徐夤《牡丹花》)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小题3】《夜游宫》一词与下面的诗在运用意象方面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温三事

义理所在,虽盗贼凶悖之人,亦有不能违者。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其子守文守沧州,朱全忠引兵攻之,城中食尽,使人说以早降。守文应之曰:“仆于幽州,父子也,梁王方以大义服天下,若子叛父而来,将安用之?”全忠愧其辞直,为之缓攻。其后还师,悉焚诸营资粮,在舟中者凿而沉之。守文遗全忠书曰:“城中数万口,不食数月矣,与其焚之为烟,沉之为泥,愿乞其所余以救之。”全忠为之留数囷,沧人赖以。及篡唐之后,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用。全忠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宋州节度使进瑞麦,省之不,曰:“宋州今年水灾,百姓不足,何用此为?”遣中使诘责之,县令除名。此三事,在他人为之不足道,于全忠则为可书矣,所谓憎而知其善也。

《容斋随笔》

注释:①全忠:后梁太祖朱温,起初参加黄巢起义,降唐时被唐僖宗赐名全忠。②鸱枭:同“鸱鸮”,这里代指罪人。
【小题1】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沧人赖以(2)当不次
(3)全忠其为人 (4)省之不
【小题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梁王方大义服天下 其为唐鸱枭
B.刘仁恭卢龙节度使 与其焚之
C.全忠则为可书矣 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在舟中者凿沉之 所谓憎知其善也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朱全忠引兵攻之,城中食尽,使人说以早降。
(2)仆于幽州,父子也。
【小题4】文中举了朱温三件事为了说明___________观点。(用文中的句子)
【小题5】通过此文,我们认识到应该用_________的方法评判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