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夫丧,诸子多幼弱,广延师友,或亲自教授。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善,相遇则清谈竟日。愔每云:“此人风流警拔,裴文季为不亡矣。”梁使至,帝令让之主客郎。第二弟诹之奔关右,兄弟五人皆拘系。神武问曰:“诹之何在?”答曰:“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况让之老母在,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伏愿明公以诚信待物,若以不信处物,物亦安能自信?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释。历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兼散骑常侍聘梁。文襄尝入朝,让之导引,容仪蕴藉,文襄目之曰:“士礼佳舍人。”迁长兼中书侍郎,领舍人。齐受禅,静帝逊居别宫,与诸臣别,让之流涕歔欷。以参掌仪注,封宁都县男。帝欲以为黄门郎,或言其体重,不堪趋侍,乃除清河太守。至郡未几,杨愔谓让之诸弟曰:“我与贤兄交款,企闻善政。适有人从清河来,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期月之期,翻然更速。”清河有二豪吏田转贵、孙舍兴久吏奸猾,多有侵削,因事遂胁人取财。计赃依律不至死。让之以其乱法,杀之。时清河王岳为司州牧,遣部从事案之。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案奏言:“当陛下受禅之时,让之眷恋魏朝,呜咽流涕,比为内官,情非所愿。”既而杨愔请救之,云:“罪不合死。”文宣大怒,谓愔曰:“欲得与裴让之同冢耶!”于是无敢言者。事奏,竟赐死于家。

(节选自《北齐书•裴让之》,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B.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C.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D.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吉凶礼制”,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嘉礼,冠婚的事为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B.“对策”,亦作“封册”。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摄”,既可指任职的谦词,表示暂时代理;又指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D.“受禅”,亦作“受嬗”,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让之的母亲是一位既懂礼节又会教育子女的人,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们成材,她含辛茹苦抚养幼弱的孩子,为他们请老师,有时候还亲自教授孩子们。
B.裴让之与杨愔关系很好,如果二人见面,就会整天清谈;杨愔常夸赞裴让之,并希望好友有好政绩。后杨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
C.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捕入狱,神武帝审问他时,他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兄弟分事二主的例子,表达自己既能尽忠又可尽孝的思想。
D.裴让之在齐立国时参与制定礼仪制度,皇帝想封他黄门郎,因有人说他身体肥胖而没被任用,就作了清河太守,短短一个月,就使清河管界安定,政治清明。
【小题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⑴我与贤兄交款,企闻善政。适有人从清河来,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
⑵清河有二豪吏田转贵、孙舍兴久吏奸猾,多有侵削,因事遂胁人取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25 04:0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易》,好《左氏春秋》。愔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季父曰韦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曰:“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及长,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孝昌初,其父津为定州刺史,愔亦随父之职。以军功除羽林监,赐爵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愔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

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愍之,恒相开慰。

及韩陵之战,愔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愔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及居端揆,权综机衡,千端万绪,神无滞用。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

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时年五十。

(节选自《北齐书·杨愔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B.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C.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D.愔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诗》:儒家典籍,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六义”。
C.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群季俊秀”的“季”就是指弟弟。
D.端揆: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与“揆席”义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愔少时不善言说,性情沉稳恬淡。他不爱玩耍嬉戏,读书涉猎广泛;见其他孩子争抢果实,他却安坐一旁,此举受到叔父的赞扬。
B.杨愔儒可作文,武能打仗。他为神武皇帝作祭天文;霸业刚建之时,各种文书教令都由他起草;韩陵之战中,他总是冲锋在前。
C.杨愔行事机敏,有智有谋。曾假装吐血且说不了话让葛荣信以为真,成功拒绝葛荣;又在逃亡途中将衣帽扔在水边作出投水自尽的样子来保全自己。
D.杨愔公私分明,重义轻利。他居掌高位期间,断绝了和所有朋友的往来;朝廷给了他很多赏赐,他把赏赐分给族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竟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叹异,遽以状闻。
(2)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辛术,字怀哲,少明敏,有识度。解褐司空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有思理,百工克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遭父忧去职,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文宣嗣事,累迁散骑常侍。齐天保元年,侯景征江西租税,术率诸军度淮断之,烧其稻数百万石。还镇下邳,人随术北渡者三千余家。东徐州刺史郭志杀郡守,文宣闻之,敕术自今所统十余州地诸有犯法者,刺史先启听报,以下先断后表闻。齐代行台兼总人事,自术始也。安州刺史、临清太守诸镇将犯法,术皆案奏杀之。睢州刺史及所部郡守俱犯大辟,朝廷以其奴婢百口及赀财尽赐术。三辞不见许,乃送诣所司,不复以闻。僚列闻之,遗术书曰:“昔闻孔子忍渴于盗泉,足下今能如此,可谓异代一时。”武定八年,侯景叛。及王僧辩破之,术招携安抚,城镇前后款附者二十余州。兖州刺史郭元建获传国玺,文宣欲以玺告于太庙,檄术以进焉,其见重若此。寻征殿中尚书,领太常卿,仍与朝贤议定律令。累迁吏部尚书,干食南兖州梁郡。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天保末,文宣令术选百员官。术自题目士子,人无谤讥,其所旌擢,后皆致通显。术临军以威严,牧人有惠政。少爱文史,晚更修学,虽在戎旅,手不释卷。及定淮南,凡诸资物一毫无犯,但大收典籍,多是宋时佳本。及还朝,颇以馈遗权要,物议以此少之。十年卒,年六十。
(选自《北齐书·辛术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B.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C.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D.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是中国古代的容量单位,此外还有升、斗、斛等。
B.刺史,是古代行政区的长官之一,属于地方官职,负责监察检核之事。
C.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即将斩下的头悬于高处示众,也是死刑的通称。
D.太庙,是古代皇帝祭祖之所,里面供奉皇帝先祖以及某些皇后和功臣的神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术聪明干练,政绩斐然。在中央为官营造邺都宫殿时,思维清晰有条理;在地方为政时,受到百姓爱戴,百姓联合请求立碑为其颂扬德行。
B.辛术军功卓著,深得民心。他率领军队南渡淮水禁绝侯景征税的行为,返回时,众多百姓追随他而来;侯景反叛被破后,辛术安抚人民,诸县相继依附。
C.辛术据实执事,备受信任。辛术能够依据所犯罪过轻重处罚犯罪官员;君主对他十分信任,将处罚官吏的权利交给他,甚至将护送传国玺的重任也托付给他。
D.辛术廉于财利,酷爱文史。朝廷将犯罪官员的奴婢以及财产赐给他,他不为所动;平定淮南之后,钱财秋毫无犯,只收藏宋时典藏,因此受到非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辞不见许,乃送诣所司,不复以闻。
(2)术自题目士子,人无谤讥,其所旌擢,后皆致通显。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节选自《北齐书·苏琼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尝东荆州刺史曹芝_________(2)芝其对_________
(3)虽饥馁_________(4)淮南岁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付府君。”  卿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将财物寄置界内避盗   告先帝之灵彰其咎
C.人竞贡新果 大江南北谓忠烈未死
D.一身获罪,活千室,何所怨乎 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在城邦中矣
【小题4】把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5】请各举一例,简析苏琼在为人、处事上的独到之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峻,字峦嵩,灵丘人也。明悟有干略。高祖以为相府墨曹参军。久之,显祖为仪同开府,引为城局参军。累迁恒州大中正、世宗相府外兵参军。随诸军平淮阴,赐爵北平县男。除营州刺史。营州地接边城,贼数为民患。峻至州,远设斥候,广置疑兵,每有贼发,常出其不意击之,贼不敢发,合境获安。先是刺史陆士茂诈杀失韦八百馀人,因此朝贡遂绝。至是,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失韦果至,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因厚加恩礼,放遣之。失韦遂献诚款,朝贡不绝,峻有力焉。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获数十人,送于京师。庵罗辰于此遁走。帝甚嘉之。迁秘书监。

废帝即位,除洛州刺史、河阳道行台左丞。皇建中,诏于洛州西界掘长堑三百里,置城戍以防间谍。河清元年,拜祠部尚书。诏诣晋阳检校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及车驾巡幸,常与吏部尚书尉瑾辅皇太子、诸亲王同知后事。仍赐食梁郡,迁侍中,除都官尚书。及周师寇逼,诏峻以本官与东安王娄睿、武兴王普等自邺率众赴河阳御之。车驾幸洛阳,以悬瓠为周人所据,复诏峻为南道行台,与娄睿率军南讨。未至,周师弃城走,仍使慰辑永、郢二州。四年春,还京师。坐违格私度禁物并盗截军粮,有司依格处斩,家口配没。特诏决鞭一百,除名配甲坊,蠲其家口。会赦免,废私门。天统二年,授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加开府。武平初,除侍中。四年卒。赠司空公。

(节选自《北齐书•王峻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B.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C.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D.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斥候”也作“斥堠”,古代原指侦察兵,分骑兵和步兵;也指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
B.“征”是由皇帝征聘人才充任官职,“拜”是授予某一官职;“征拜”即征召授官。
C.“停”是停止,“废”是废黜、罢免;“停废”指收回废黜官职的处罚,重新启用。
D.“天统”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年号来纪年,一般由君主发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王峻仕途顺达,先后担任要职。高祖曾任命他为相府墨曹参军,后来显祖又引荐他担任城局参军,经过多次升迁,王峻担任恒州大中正等职位。
B.王峻足智多谋,防治贼人得法。在营州时,贼人常骚扰百姓,王峻布置迷惑敌人的军队,出其不意伏击敌人,贼人于是不敢前来,百姓得到安宁。
C.王峻深受信任,辅政恪尽职守。皇帝到地方视察工作的时候,王峻常常与吏部尚书尉瑾一同辅佐皇太子,并和各位亲王共同掌管后方相关事宜。
D.王峻因为违法私运禁物和盗截军粮,被主管官吏依法判处死刑,家人连带牵连;皇帝得知非常生气,下诏先用刑鞭责打他,并开除他的官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失韦果至,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
②诏诣晋阳检校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述祖,字恭文,荥阳开封人。祖羲,魏中书令。父道昭,魏秘书监。述祖少聪敏,好属文,有风检,为先达所称誉。释褐司空行参军。天保初,累迁太子少师、仪同三司、兖州刺史。

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初,述祖父为光州,于城南小山起斋亭,刻石为记。述祖时年九岁。及为刺史,往寻旧迹,得一破石,有云:“中岳先生郑道昭之白云堂。”述祖对之呜咽,悲动群僚。有人入市盗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人君!”执之以归首,述祖特原之。自是之后,境内无盗。人歌之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犹尚同。”

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所在好为山池,松竹交植。盛馔以待宾客,将迎不倦。未贵时,在乡单马出行,忽有骑者数百,见述祖皆下马,曰“公在此”,行列而拜。述祖顾问从人,皆不见,心甚异之。未几备征,终历显位。

及病笃,乃自言之。且曰:“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遂卒于州。述祖女为赵郡王睿妃。述祖常坐受王拜,命坐,王乃坐。妃薨后,王更娶郑道荫女。王坐受道荫拜,王命坐,乃敢坐。王谓道荫曰:“郑尚书风德如此,又贵重宿旧,君不得譬之。”子元德,多艺术,官至琅邪守。

(唐•李百药《北齐书•列传第二十一》)

(注):①斋亭,供斋祀用的亭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B.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C.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D.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即脱去平民衣服,借指始任官职。
B.郑兖州是以官职称传主,古人使用称谓很讲究,关系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对人的称谓都可能不同。
C.铭是刻写在石头上记述生平、事件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逐步形成为一种文体。
D.艺术在古代指的是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也可以特指经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述祖才德出众。他小时候因会写文章,能约束自己的言行,被先贤称赞过。他创作的琴曲,被当时的人认为绝妙。富贵之后与人交游,他置办的酒食很丰盛,而且送往迎来不知疲倦
B.述祖访寻父亲遗迹,只得到一块破损的石头,他呜咽不止,不仅仅是哭白云堂不存,念想断绝,也是哭历史无情,所有人都难免被历史湮没的悲剧命运。所以述祖哭石,悲痛之情能够感动群僚。
C.述祖父子为政宽仁,善于教化。有人盗布,述祖的父亲抓住了偷布贼,述祖却破例宽恕了他,从此以后,境内没有盗贼。因此,光州人歌颂他们:“大郑公,小郑公,相距五十年,风俗教化还一样。”
D.述祖历任要职,庄严持重,受人尊敬。述祖的女儿是赵郡王高教的妃子,述祖经常坐着接受郡王行翁婿之礼。郑妃去世后,赵郡王娶了郑道荫之女,郡王对岳父的礼数大变,说:“您不能跟郑尚书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
②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