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先世在明初以军功得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家合肥。有族子占永城卫①籍,天馥以其籍举乡试。顺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博闻约取,究心经世之学,名藉甚。累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每侍直,有所见,悉陈无隐,圣祖器之。康熙十九年夏,旱,命偕大学士明珠会三法司虑囚,有矜疑者,悉从末减。寻擢户部侍郎,调吏部。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铨政称平。二十七年,迁工部尚书。河道总督靳辅议筑高家堰重堤,束水出清口,停濬②海口;于成龙主疏濬下河。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历刑、兵、吏诸部。

三十一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上曰:“机务重任,不可用喜事人。天馥老成清慎,学行俱优,朕知其必不生事。”三十二年,以母忧回籍,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三十四年,服将阕,起故官,入阁视事。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尝谓:“变法不如守法。奉行成宪,不失尺寸,乃所以报也。”三十八年,卒,谥文定。

天馥在位,留意人才,尝应诏举彭鹏、陆陇其、邵嗣尧,卒为名臣。为学士时,冬月虑囚,有知县李方广坐当死,天馥言其有才,得缓决,寻以赦免。刑部囚多瘐毙,为庀屋材,多为之所,别罪之轻重以居,活者尤众。事亲孝,居丧庐墓,有双白燕飞至,不去,人名其居为白燕庐。子孚青,进士,官编修。父丧归,不复出。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四》)

(注)①[卫]古代九畿之一。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②[濬]同“浚”,深挖河道使水疏通。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B.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C.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D.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举乡试”即为参加乡试并考中为举人。乡试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
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
C.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封建王朝新皇帝登基一般都要更改年号,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因此往往用年号来代指帝王,如文中“康熙”就是清圣祖的年号。
D.古人在朝中作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之为“丁忧”。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天馥深受皇帝器重。当他与大臣们在修筑重堤还是疏通下河的问题上各持一说时,皇帝认为李天馥是正确的。
B.李天馥爱护百姓。主张战乱之后应该清静和平,休养生息,甚至想方设法改善罪囚的服刑条件。
C.李天馥事亲至孝。在母亲去世时回乡服丧,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茅屋守墓。这种孝顺家风也被他的儿子传承了下去。
D.李天馥善于发现人才,也非常爱惜人才。他举荐的彭鹏、陆陇其、邵殿尧等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名臣;对犯罪而有才的知县李某,他为之说情,使其得以免于死刑。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擢户部侍郎,调吏部。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铨政称平。
(2)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26 11:02: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其在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如此,则民间疾苦无不周知矣。”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回者,不次超擢,以作敢言之气。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耒有至性,初被征,辞以母老,不获命,乃行。既除官,三牒吏部以独子请终养,卒格于议不果归。逮居丧,哀毁骨立。少受学同郡徐枋、顾炎武。枋殁,睭恤其孤孙,而刻炎武所著书,师门之谊甚笃焉。四十二年,圣祖南巡,复原官。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之,力辞而止。平生嗜山水,登高赋咏,名流折服。有《遂初堂集》。又因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八卷。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云。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汪琬、吴任臣及耒为最著。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B.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C.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D.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书生穿麻、葛织物。
B.“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修国史的材料。
C.“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D.“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
A.潘耒很有才干。他天生聪慧,读书一目十行,从经史、音韵、算数到佛教知识,没有不精通的,后来参与朝廷《明史》的编辑修订。
B.潘末敢于直言。他引用典故,指出不是言官而向皇帝进言被视为逾越职权的做法是错误的,请求放松禁令,让群臣能够进言劝谏。
C.潘耒事母至孝。当初被征召时,他以母亲年老推辞;被授予官职后,三次上书吏部请求归乡奉养老母;母亲去世,他因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
D.潘耒敬重师长。他年少时求学于徐枋、顾炎武,徐枋去世后,潘耒周到地抚恤徐枋的孤孙,刻印了顾炎武的著述,思想上师承顾炎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
(2)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慎畛,字笛楼,湖南武陵人。为诸生时,学政钱沣器之,曰:“人英也!”嘉庆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巡通州漕,革陋规,廉得杨村通判科索剥船,奏褫其职。

十七年,出为广东惠潮嘉道。严治械斗,捕南澳、澄海、潮阳盗甚众。逾年,擢广西按察使。天地会匪结党构乱,胁有赀者入其中,慎畛惟严罪匪首,被胁者不坐。二十三年,擢广西巡抚。习知粤西地势如建瓴,旬日不雨即旱竭,劝民修堤塘,造龙骨车,皆颁式俾仿行。地连黔、楚,群盗出没,宜山会匪廖五桂、蓝耀青分踞新、旧两墟,纠众分党,勒索殷户,亲往捕诛之。饬属行保甲,置望楼,练民壮互相守望。故事,巡抚例得动用盈馀。慎畛曰:“吾家衣食粗足,身为大臣,取盈将安用之?当为国家布仁泽耳。”乃于桂林设预备仓,增设书院,柳州、庆远、思恩三府皆创设之;缮城濬河,广置栖流所,并取给焉。

道光二年,入觐,宣宗嘉其诚实不欺,擢闽浙总督。严申军律,课诸镇营汛勤训练。责水师缉海盗,盗多就擒。上游四府多山,客民租山立厂,游匪群聚,遣兵搜山,捕诛其魁。闽安所辖有琅琦岛,居民多为奸利,擒治之,移驻水师,建炮台,遂为省城门户。台湾自来多乱,动烦大兵,慎畛尤以为虑,尽选贤能以治。凤山莠民杨良斌煽众起事,檄巡道孔昭虔、知府孔传穟剿治,未一月而定,不烦一兵渡海。民入山伐木,岁供道厂船料,匠首苛敛激变,捕诛首乱,更定采木章程,乃相安。戍兵万四千,更代时皆赴厦门,由提督点验,远者千里,改由各提镇分验,兵困以苏。

五年,调云贵总督。铜矿、盐务积疲,疏陈变通整顿之法。以边防莫便于屯田,方考访形势利便,未及议行而疾作。病中拜疏劾贪黩不职者数十人。未几,遂卒。代者急递追回原疏,滇人惜之。优诏赐恤,赠太子少保,文恪。

慎畛服膺儒先好善嫉恶体恤属僚训恳切如师之于弟子所至于文武官吏常能识别其才否人亦乐为之用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解:①营汛:军队戍防地,也指戍守军队。②急递,古时的快速驿递。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慎畛服膺儒先/好善嫉恶/体恤属僚/训恳切/如师之于弟子/所至于文武官吏/常能识别其才否/人亦乐为之用/
B. 慎畛服膺儒先好善嫉恶/体恤属僚/训恳切/如师之于弟子/所至于文武官吏/常能识别其才否/人亦乐为之用/
C. 慎畛服膺儒先/好善嫉恶/体恤属僚/训恳切/如师之于弟子所至/于文武官吏/常能识别其才否/人亦乐为之用/
D. 慎畛服膺儒先好善嫉恶/体恤属僚/训恳切/如师之于弟子所至/于文武官吏/常能识别其才否/人亦乐为之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政为古代学官名,主管一省教育科举,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B. 天地会是民间秘密结社之一,成立于明代,因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
C. 书院最早出现在唐朝,发展于宋代,中国著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
D. 谥,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慎畛很有才能。他在做学生时,就曾得到学政钱沣的器重,被钱沣视为人中英杰,他踏上仕途后的表现也印证了钱沣对他的评价。
B. 赵慎畛宽严相济。在处理天地会的匪徒结党作乱时,严厉惩治了匪首,对那些被胁迫者则未予追究。
C. 赵慎畛以民为重。他任广西巡抚时,勉励百姓修筑堤坝水塘,建造龙骨水车,并利用官府盈余物资,增设书院,修整城墙,疏浚河道,在多处设置难民收留所。
D. 赵慎畛治军有方。他在任闽浙总督时,责成水师缉捕海盗;选拔贤能之人治理台湾,凤山杨良斌作乱,他派兵入台,不到一个月叛乱就被平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光二年,入觐,宣宗嘉其诚实不欺,擢闽浙总督。严申军律,课诸镇营汛勤训练。
(2)未几,遂卒。代者急递追回原疏,滇人惜之。
(3)(改编题)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选自《师说》)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贵,字心斋,拜都氏,满洲正白旗人。父布兰泰,自云骑尉世职授理藩院员外郎。永责,自笔帖式授户部主事。乾隆初,累迁郎中。出为湖南辰沅永靖道。擢云南布政使。移浙江,署巡抚。前总督李卫领盐政,发帑收馀盐,名曰“帑盐”;令武职任缉私,其制未善。永贵条上八事,俾文武互任其责,下部议行。居三年,命真除。温、台诸县早,永贵令知府金洪铨治赈,不称职。永贵论劾,请休致。总督喀尔吉善再劾,上为夺洪铨职。御史范廷楷因劾永贵瞻徇,上难其代,命宽之。二十一年,加副都统衔,兼参赞大臣。是岁冬,厄鲁特宰桑达什策凌等为乱,定边古副将军兆惠驻伊犁办贼。永费既抵巴里坤,具以军事上闻,上嘉其奋勉,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二十三年,以侍郎衔留军,董屯田。乌音木齐、辟展、托克三、哈喇沙尔、昌吉罗克伦皆驻兵营垦,秋获得谷三万五千八百馀石。是时兆惠兵次叶尔羌,命永贵驻阿克苏主馈军。二十四年,还至库车,布政使德舒为吗哈沁所找。水贵与护军统领努三协歼逆众,回部平。擢左都御史。二十六年,命赴克什噶尔办事。请蔬兴耕稼议自赫色勒河南由浚渠四十馀里引水入赫色勒布伊材托庸河湍急急宜增堤坝散山石水势。三十年,乌什回人为乱,复命赴哈什哈尔。事平,移驻乌什。先是叶尔羌办事大臣侍郎高朴役回民采玉,并婪取金珠,为诸伯克所讼。永贵如叶尔羌,讯得实,闻上。上为诛高朴,手诏嘉永贵持正,仍授吏部尚书,赐花翎。四十四年,召还京师,授锿蓝旗满洲都统。四十八年,卒,谥文勤。
(选自《清史稿·永贵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疏请疏沟渠/兴耕稼议/自赫色勒河东南浚渠四十馀里/引水入赫色勒布伊/材托庸河湍急/宜增堤坝/凿山石/弱水势/
B.疏请疏沟渠/兴耕稼/议自赫色勒河东南浚渠四十馀里/引水入赫色勒布伊材托庸河/湍急宜增堤坝/凿山石/弱水势/
C.疏请疏沟渠/兴耕稼议/自赫色勒河东南浚渠四十馀里/引水入赫色勒布伊材托庸河湍急宜增堤坝/凿山石/弱水势/
D.疏请疏沟渠/兴耕稼/议自赫色勒河东南浚渠四十馀里/引水入赫色勒布伊/材托庸河湍急/宜增堤坝/凿山石/弱水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笔帖式,官名,是清代于各衙署中设置的低级文职官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翻译满、汉章奏文书。
B.休致,交还官职。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常见的还有致事、致政、视事、乞骸骨等说法。
C.屯田,是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的一种措施。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
D.花翎,是清官员、贵族冠饰,用孔雀翎毛饰于冠帽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以翎眼多者为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贵出身世家,多次升迁。其父自云骑尉世职授理藩院员外郎;他从户部主事,累迁至郎中,后被提拔任云南布政使。
B.永贵明察善断,积极进言。他代理浙江巡抚时,发现制度不完善而进言;知府金洪铨赈灾不称职,永贵弹劾他。
C.永贵治政有方,平乱有功。监督屯田时,发展农业生产,秋收颇丰;他与护军统领努三合作,奔赴哈什哈尔平定回部。
D.永贵办案得力,执法公正。他到达叶尔羌,查实高朴役使回民采玉并夺取金珠一事,上报皇帝,得其手诏嘉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贵条上八事,俾文武互任其责,下部议行。
(2)御史范廷楷因劾永贵瞻徇,上难其代,命宽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顾琮宇方用,满洲正白旗人。习农兵书算,不屑章句之学。圣祖开算学,公得与焉。议叙得吏部员外郎。世宗登基,稽核财赋,以公领职。有书吏行贿某官某官首之于总理局务怡亲王王命公审理吏狡诋公笞之同官忌公者诬公欲杀吏以灭口。王疑公亦受贿,遂奏劾公,交刑部一并严讯。吏证公无丝毫染,公得无罪。出为河南观风正俗使。当是时,有奏豫省岁荒者,世宗命山东运米十万石为赈济。总督田文镜讳灾,以为岁熟,民无需米,仍令运官带回。公争曰:“此时民未必不需米。就使不需,然既已运来,留存州县仓中,以有备无患之义。若仍令运回,则脚运船费,仍取诸民,民何以堪?且王者有分土,无分民,豫省官民即山东官民。为臣子者,当同心心共济,不必自分区域,粉饰太平,以希恩宠。”田滋不悦,密奏公倨傲,气凌其上。世宗问公,公曰:观察为钦差官,与督抚平行,无所为上也。既无上下,臣何凌灭之有。”世宗笑。公任山东总河时,前任完颜伟奉召还京,未行而病笃,意欲出署调养。公力止之,曰:“吾与君同事君父,即兄弟也。弟尚在,兄何忧?”凡一切汤药便旋事,皆公亲自料理。不顷刻高。完公殁后事宜,公一力周旋,护送还其里第。后巡漕御史伊灵阿在寓亦病故,公亦典质衣物,为治其丧如送完公时。公虽刚正孤傲,百折不回,有“顾铁牛”之称,性耽花竹,左右侍立校尉、千总皆清俊少年。浙江总督***局务怡亲王/王命公审理吏/狡诋公笞之/同官忌公者诬公/欲杀吏以灭口/【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白旗,满洲八旗之一,八旗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的重要形式。
B.圣祖,是康熙皇帝的庙号,庙号是古代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钦差官,官名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均由重臣担任。
D.总督,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管辖一省或多省,负责辖区内的军政事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琮不喜欢儒家学问,但喜欢农兵书算等技艺。他在康熙皇帝开设的算学馆学习,因成绩优秀而任命为吏部员外郎。
B.顾琮为民着想。在担任河南观风正俗使期间,在处理赈灾粮的问题上,坚持不加重百姓负担,和总督田文镜产生了矛盾。
C.顾琮待人古道热肠。他担任山东总河时,朋友完颜伟得了重病,他悉心照顾,直到其去世,还典当衣服为其料理后事。
D.顾琮喜好风雅。他虽不是科举出身刚直孤傲但经常准备一些品质优良的文房用具,赠送给善于诗文创作的属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仍令运回,则脚运船费,仍取诸民,民何以堪?
(2)完公殁后事宜,公一力周旋,护送还其里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公娃李,名卫,字又玠。公伉健有气,入赀为户部郎,司纳粟事。亲王某属每金千加平十两,公不可。强之,则舁柜置户部东瘤下,署曰:某王赢余。王大惊,谕止之。世宗心重之,登极,授云南驿盐道,迁布政使,旋巡抚浙江
②公不甚识字,而遇文人甚敬。修《浙江志》,建书院,饩麇独丰。公余坐南面,召优俳人季麻子说汉、唐杂事。遇忠贤屈抑,佥壬肆志,辄呜咽愤骂,拔剑击撞。凡文移奏章不过目,听人雒诵,不可于意者,嚯啃命改,动中肯綮。虽儒者文吏,皆心折骇伏,以为天授。
③公尤长于治盗。凡盗之巢薮访知如绘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往如教,即时擒获。所到处江湖千里如枕席,行舟桴鼓不鸣,不禁伎,不擒摴蒱,不扰酒坊茶肆。公为政一切听从民便,歌舞太平,诱掖而张皇之。民喁喁大和,愈卑贱者愈祷颂焉。雍正十二年,公总督保定,与户部尚书同勘海塘至浙,远近村氓以为公复来抚浙也,额手迎者蚁屯数十里,欢声殷天。
④论曰:世宗皇帝时,才臣任封疆者,田、李并称。然世之人往往优李而劣田,意颇疑之。后读朱批上谕:田文镜奏禁铜法,请民间有拋掷制钱者拟军;又奴婢首主人藏铜器者,许脫籍,治其主人之罪。公奏禁铜法,请官增价购,有售者即与值,不问所由来,亦不治藏者之罪。是二疏者在,世宗俱未允行,而两人之见解心术,判若天渊,已可见矣。
(注)①佥壬:小人、奸人。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而文人甚敬(_____) (2)奴婢主人藏铜器者(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A.勉强B.强迫C.强暴D.劝勉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诱掖而张
A.惊慌,慌张B.夸张,炫耀C.猖狂,轻狂D.扩大,壮大
【小题4】第③段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盗之巢薮访知/如绘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往如教
B.凡盗之巢薮访知/如绘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往如教
C.凡盗之巢薮/访知如绘/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往如教
D.凡盗之巢薮/访知如绘/临期以一锦囊付/将弁往如教
【小题5】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公总督保定,与户部尚书同勘海塘至浙,远近村氓以为公复来抚浙也,额手迎者蚁屯数十里,欢声殷天。
【小题6】第②段中画线部分对人物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是
【小题7】从第④中的上谕来看,世人“优李而劣田”的原因是什么?请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