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临江仙

(五代)鹿虔扆(yǐ)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小题1】这首词的主旨是
A.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试举两种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06 01:07: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德王延宗,文襄第五子也。平阳之役,后主自御之,命延宗率右军先战,城下擒周开府宗挺。及大战,延宗以度下再入周军,莫不披靡。诸军败,延宗独全军。至并州,闻周军已入雀鼠谷,后主乃以延宗为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谓回:“并州,阿兄自取,今去也。”延宗曰:“陛下为社稷莫动,臣为陛下出死力战。”骆提婆曰:“至尊计已成,王不得辄沮。”后主竟奔邺。在并将率咸请曰:“王若不作天子,诸人实不能出死力。”延宗不得已,即皇帝位,下诏曰:“武平孱弱,政由宦竖,衅结萧墙,盗起疆场。斩关夜遁,莫知所之,则我高祖之业将坠于地。王公卿士,狠见推逼,今便祇承宝位。大赦天下,改武平七年为德昌元年。”众闻之,不召而至者,前后相属。延宗容貌充壮,气力绝异,驰骑行阵,劲捷若飞。倾覆府藏及后宫美女,以赐将士,籍没内参千余家。延宗见士卒,皆亲执手,陈辞自称名。众皆争为死,童儿女子亦乘屋攘袂,投砖石以御周军。周军围晋阳,延宗命莫多娄敬显拒城南,和阿于子、段畅拒城东。延宗亲当周齐王于城北,奋大槊,往来督战,所向无前。

和阿于子、段畅以千骑投周。周军攻东门,际昏,遂入。延宗与敬显自门入,夹击之,周军大乱,争门相填压,齐人从后斫刺,死者二千余人。周武帝左右略尽,自拔无路,承御上士张寿辄牵马头,佛恩及降者皮子信为之导,仅免。时齐人既胜,入坊饮酒,尽醉卧,延宗不复能整。周武帝出城,饥甚,欲为遁逸计。齐王宪及柱国王谊谏,以为去必不免。延宗叛将段畅亦盛言城内空虚。周武帝乃驻马,鸣角收兵,俄顷复振。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及至长安,周武与齐君臣饮酒,令后主起舞,延宗悲不自持。屡欲仰药自裁,傅婢苦执谏而止。未几,周武诬后主及延宗等,云遥应穆提婆反,使并赐死。皆自陈无之,延宗攘袂,泣而不言。皆以椒塞口而死。

(节选自《北齐书·安德王高延宗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B.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食/
C.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D.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主,后代的君主:历史上习惯称一个王朝或者一个国家的末代君主,如南唐的李煜。
B.儿,用于自称,既可以是子女对父母的自称,也可以是弟对兄的自称,文中属于前者。
C.萧墙,萧通“肃”,墙指“屏”,古代臣见君王,至屏处则肃然起敬,故用以比喻内部。
D.大赦,指国家遇到特别情况之时,由国家元首发布命令,赦免若干罪犯或者予以减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延宗骁勇善战,所向无敌。平阳一战,延宗率部两入敌军,所向披靡;周军围晋阳时,延宗镇守城北,执架上阵,往来督战,无人能敌。
B.高延宗临危受命,军民拥戴。高延宗登上皇位后,将全部库府财物和后宫美女赏赐将士,接见士卒时能亲切地称呼对方名字,赢得了民心。
C.高延宗控制不力,形势逆转。高延宗率军击溃周军,周武帝狼狈逃跑;胜后士兵饮酒狂欢,不料周武帝卷土重来,高延宗最终落败而被俘。
D.高延宗面对屈辱,态度激烈。周武帝令齐后主在宴会上起舞助兴,见故主受辱,高延宗悲不能禁,几次要喝药自尽,都被侍奉的婢女劝止。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关夜遁,莫知所之,则我高祖之业将坠于地。王公卿士,猥见推逼,今便祗承宝位。
(2)未几,周武诬后主及延宗等,云遥应穆提婆反,使并赐死。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lǎn坎坷不顺)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有删改)
(二)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① 令与诸子游 ②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B.①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 ② 既克,公问其故
C.①未几病卒 ②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D.① 仲郢坐专杀左迁   ②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补太学博士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楚以其少俊   皆以美于徐公
C.今也不然     屋舍俨然
D.师行而粮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A.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B.能谤讥于市朝
C.不宜妄自菲薄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非事者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先帝不以臣卑鄙D.于是入朝见威王
【小题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令狐楚已卒子/綯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时令狐楚已卒/子綯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调
C.时令狐楚已卒/子綯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时令狐楚已卒/子綯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调
【小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凭才能受人赏识。令狐楚因为李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让他做自己的幕僚;王茂元爱惜他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李商隐受惠于令狐楚,却娶了王茂元的女儿,故而陷入党争之中,导致仕途不顺。
C.李商隐为官刚直廉洁。出任广州都督期间,曾有人暗地里送他金子,他以自己不是怕人发觉而是不轻易接受为由拒绝了。
D.李商隐在古文写作方面有成就。他自幼便能写文章,和温庭筠、段成式同时齐名,号称“三十六体”,但在文思方面,不及温庭筠的清雅秀丽。
【小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