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

吴潜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②金焦:金山和焦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
C.下片高度概括地陈述了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
【小题2】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出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内容及情感差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22 11:17: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①
(南宋)吴潜
铁瓮②古形势,相对立金焦③。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①该词为宋理宗嘉熙二、三年间吴潜任镇江知府时所作。焦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屹立长江中。②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三国孙权建。③金焦:金山和焦山。二山对峙,俱屹立大江中。
【小题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从“铁瓮”起笔,次句聚焦“金焦”,点出镇江城古来形胜的特点和金山、焦山东西相对的壮观之势。开篇概括有力,起笔不凡。
B.万里江流从东边滚滚而来,伴着晨风,卷起惊涛骇浪。“注”“卷”两字用力极大,突显江水浩大的声势,衬出山水相间的壮丽景致。
C.词的上片长于写景,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俯有仰,有明有暗,但作者仍觉自己未能将好景描画出来,可见焦山景色之美好。
D.下片首三句“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词人从历史的角度,由近及远,写出了诗人对历史兴废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追慕。
E. 本词由写景、怀古、抒情三者组成,层层生发,一气舒卷,自然浑成。语言明净圆熟,意境高远清新,表现出作者豪迈、开朗的胸襟。
【小题2】通读全词,请梳理词人的情感脉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什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令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
②河洛: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此处泛指沦陷于金兵之手的土地。
③两仙翁:指欧阳修与苏东坡。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两句写出了江南秋日里,诗人站在平山堂上伫立远望,秋雨过后,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衬下分外青碧。
B.“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是说诗人心头布满了愁思,并且不由地借酒浇愁。其中“江南江北”四字正是愁的原由。
C.“菰菜莼羹一梦”中“菰菜莼羹”运用陶渊明的典故,作者在此有弃官归隐之意,而后面“一梦”二字,又否定了该想法的现实性。
D.“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三句融情于景,写远山在黄昏中的姿态。“苹洲”是长满苹草的洲渚;苹洲之外,远山在暮色中敛下了它的眉峰。
E.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茫茫天地间一匹老马长啸浩叹,迎着西风跋涉长驱,表达出诗人对马的崇敬。
【小题2】结合全词,请简要概括诗人表达出哪些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