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点绛唇·春愁

赵 鼎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幕东风紧。

(注)①赵鼎(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宋高宗时曾任宰相。②休文:南朝时オ子沈约的字,沈约一生多愁善感,后有“沈约腰瘦”之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写醒来时闲雅静谧的场景,“嫩”字运用通感手法,表现出余香的幽淡轻微。
B.上片最后一句用“一枕”修饰“恨”,使抽象情思具体可感,突出主人公不尽的愁绪。
C.下片开头化用典故并运用借代手法来写感受,“顿"字突出消瘦之快,令人感伤。
D.这首婉约词写闺阁之思,通过景物描写曲折含蓄地表露了主人公的情感,意境幽美。
【小题2】这首词最后两句“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19 04:2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后面题目。
永遇乐  南宋 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①,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②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注)①李易安《永遇乐》:易安居士,南渡来常怀京洛旧事而赋上元《永遇乐》词。②缃帙:本义是书籍、书卷。这里指李清照南渡时丢失的书籍等。 ③釭:油灯。
【小题1】词中最能体现上元节景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中说“托之易安自喻”,表明作者借写李清照身世,来抒发自身在乱世中的感慨。
B.上片通过今昔对照写出了本应欢乐的场景却因战争和天气的因素显得格外冷清、萧条。
C.下片用“此苦又谁知否”这句话来呼应序中的“悲苦过之”,强调了深沉的家国之痛。
D.下片运用了李清照、杜甫的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让诗歌的意境更为开阔深远。
【小题3】(小题3)有人说,画线句曲折说来,又多少眼泪,请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