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子淔,字正之,燕懿王赵德昭五世孙。父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子淔以荫补承务郎,累迁少府监主簿,改河南少尹。时治西内,子淔有干才,漕使宋昪器之。或事有未便,子淔辄力争,昪每改容谢之。除蔡河拨发纲运官。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一级。丁内艰,起复。累进龙图阁、秘阁修撰,除陕西转运副使。

初,蔡京铸夹锡钱,民病壅滞,子淔请铸小铁钱以权之。因范格以进。徽宗大说,书“宣和通宝”四字为钱文。既成,子淔奏今民以旧铜钱入官,易新铁钱。旬日,易得百余万缗。帝手札以新钱百万缗付五路,均籴细麦,命子淔领其事。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会蔡京再相,言者希京意,论子淔乱钱法,落职奉祠。靖康初,复秘阁修撰。金人侵洛,子淔奔荆南。溃兵祝靖、盛德破荆南城,子淔匿民家,靖等知之,来谒,言京城已破。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绍兴元年,召见,复徽猷阁直学士,改江西都转运使。时建督府,军需浩繁,子淔运饷不绝,以功进宝文阁直学士。三京新复,除京畿都转运使,以疾辞。卒于家,年六十七。子淔幼警悟,苏轼过其家,抱置膝上,谓其父曰:“此公家千里驹也。”及长,善谈论,工诗。然崇宁、大观间土木繁兴,子淔每董其役而不谏,识者鄙之。

(选自《宋史·赵子淔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B.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C.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D.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荫补,在古代,子孙因先世是高官或有功勋,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得以任职。
B.御,本义是驾驶车马,后来作为对帝王所做之事及所用之物的敬称,如御书、御览、御驾亲征等。
C.丁内艰,古代居丧叫“丁忧”“丁艰”,又叫“守孝”,其中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为“称丁内艰”。
D.三京,是古代三个都市的合称,宋时以洛阳为西京,开封为东京,大名为北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子淔能力突出,凭借功劳升迁。治理西内时因才华突出而受到漕使宋昪的器重;担任江西都转运使时,因运送粮饷有功而被提拔为宝文阁直学士。
B.赵子淔体察民意,进行钱币改革。他认为夹锡钱流通不畅,给百姓带来不便,请求铸造小铁钱,并献上模型。虽然皇上高兴,但此举得罪了蔡京。
C.赵子淔忠于国家,劝说溃兵救国。他在金人侵犯洛阳时逃至荆南,而时值溃兵攻破了荆南城,他抓住机会劝说溃兵为国效力,得到了溃兵积极响应。
D.赵子淔为官正直,然而也有不足。宋昪事情办得不妥时,他据理力争,常使宋昪改容道歉;皇上大兴土木时,他监管工程而不劝谏,为此招致鄙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2 04:44: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父守遇,郑州防御判官。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为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晋天福中,以文章干宰相桑维翰,深器之,即奏为监察御史。及维翰出镇相州,历泰宁、晋昌二节度,皆请质为从事。维翰再相,质迁主客员外郎、直史馆。岁余,召入为翰林学士,加比部郎中、知制诰。契丹侵边,少帝命汉祖等十五将出征。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独具草以进,辞理优赡,当时称之。周祖征叛,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合机宜。周祖问谁为此辞,使者以质对。叹曰:“宰相器也。”世宗初征淮南,驻寿、濠,锐意攻取,且议行幸扬州。质以师老,与王溥泣谏乃止。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质趋前曰:“仪近臣也,过小不当诛。”因免冠叩头泣下,曰:“臣备位宰相,岂可使人主暴怒,致近臣于死地耶?愿宽仪罪。”世宗意遂解,复坐,即遣赦仪。世宗不豫,入受顾命。恭帝嗣位,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及太祖北征,为六师推载,自陈桥还府署。时质方就食阁中,太祖入,率王溥、魏仁浦就府谒见。太祖对之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质等未及对,军校罗彦环举刃拟质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与浦等降阶受命。宋初,加兼侍中,罢参知枢密。乾德初,进封鲁国公,质奉表固辞,不允。二年正月,罢为太子太傅。九月,卒,年五十四。将终,戒其子旻勿请谥,勿刻墓碑。太祖闻之,为悲惋罢朝。质力学强记,性明悟。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钵”。其后质登相位,为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皆与凝同云。质性卞急,好面折人。以廉介自持,未尝受四方馈遗,前后所得禄赐多给孤遗。闺门之中,食不异品。身没,家无余赀。太祖因谕辅相,谓侍臣曰:“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太宗亦尝称之曰:“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赞曰:质以儒者晓畅军事,及其为相,廉慎守法。质临终,戒其后勿请谥立碑,自悔深矣。太宗评质惜其欠世宗一死。呜呼,《春秋》之法责备贤者,质可得免乎!
(摘编自《宋史·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八》)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
B.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
C.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
D.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它是儒家的核心经典之一,与《诗经》、《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会试者。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殿试覆核和决定名次,其中殿试的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探花、榜眼,称“进士及第”。
C.宰相: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同平章事、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范质曾任后周的宰相。
D.不豫:对君王生病的讳称。古代天子、诸侯、士和普通百姓生病都有不同的讳称,如普通人生病多用“违和”等说法,这是古人“别尊卑,异死生”观念的体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质身负才华,受人赏识。后唐宰相桑维翰因其文章极为器重,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后又历任泰宁节度使、晋昌节度使。
B.范质谨慎小心,处事稳重。在契丹侵边时,少帝让他召集各位学士来起草诏令,范质担心泄露机密,独自起草。
C.范质虑事周详,敢于进谏。世宗征伐淮南时,锐意攻取,准备进攻扬州,范质认为军队疲惫,不宜作战,于是和王溥哭着进谏。
D.范质廉洁耿介,白璧微瑕。他从不接受各方馈赠,家里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财产,编者对其大为称赞,但也惋惜他未能为世宗守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
(2)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签判建康军,丁母忧,改昭庆军,寻以公事与部使者异议,请祠,易签判奉国军。绍定二年,召入对,首以“自天子至于庶人所当先知者本心外物二者之界限”为言:“界限明,则知有天下治乱而已,何乐其尊;知有生民休戚而已,何乐其奉。”明年,待命霅川,移文阁门,请对,当路惮之,添差通判镇江府,辞。会行都火,应诏曰:“臣顷进本心外物界限之说,盖欲陛下亲揽大柄,不退托于人,尽破恩私,求无愧于己。九庙至重,事如生存,而彻小涂大,不防于火之未至;宰相之居,华屋广袤,而焦头烂额,独全于火之未然,亦足以见人心陷溺,知有权势,不知有君父矣。”上读之感动,它日星变求言,复申前说。又虑柄臣或果去位,君心易纵,大权旁落,则进《为君难》六箴。召为秘书郎兼庄文府教授。兼崇政殿说书,戒家事勿以白,务积精诚以寤上意。每草奏,斋心盛服,有密启则手书削稿,帝称其平实。边帅以《八陵图》来上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丞相主出师关、洛,重珍力争。会边帅议和战不一,复召集议,重珍奏:“曩乞专意备守,不得已则用应兵,今不敢变前说。”不听,关、洛师大衄,复进兵,重珍言:“若耻败而欲胜之,则心不平而成忿,气不平而成怒,生灵之命,岂可以忿怒用哉!”又论禁旅贫弱,教习频严,辄不能堪,不稍变通,非消变之道。兼国史院编修官,迁起居郎,以疾求去。三辞不许,诏守刑部侍郎致仕。
(节选自《宋史•蒋重珍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B.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C.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D.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科举制度中,在户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重珍见解深刻,侧面提醒皇帝。他提出每个人都应当明白本心和外物的界限,但其目的还是想让皇帝不要只顾享受尊位和别人的侍奉,而能要承担天子的职责。
B.蒋重珍善于观察,从现象看本质。虽然大火烧及全城,但重珍看到的是人们平时对待皇帝宗庙和宰相府第的不同做法,说明人们趋炎附势,只知相权而忽视权威。
C.蒋重珍心思缜密,任职勤勉专心。他既担心皇权旁落,也重视朝廷重臣的作用,为此而进言;他告诫自己对皇上要拿出自己的诚意,不要和皇帝谈那些家务琐事。
D.蒋重珍关心边事,主张防守为先。南宋时期,边关局势一直比较紧张,重珍不主张急于出兵,更反对失败后为挽回面子而置士兵和百姓的生命于不顾,感情用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天子至于庶人所当先知者本心外物二者之界限。
(2)又论禁旅贫弱,教习频严,辄不能堪,不稍变通,非消变之道。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地之根源,究万物之终结。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与学者也”。

(注) ①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②孤寡。

(节选自《宋史­道学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B.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C.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D.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图阁是北宋初年开封宫城中所建的一座馆阁,存放皇帝御书御画、皇家重要文献及宝瑞等物,龙图阁学士名义上为皇帝出入侍从,并备作顾问。
B.文中“移”,“徙”意思一样,均表示官员官职的平级调动。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还有:“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等。
C.转运使,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并监察地方官吏,官高秩重者为都转运使,简称漕,实为府、州以上行政长官。
D.文中的手版即是官员上朝手执的象笏。它是用象牙做,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敦颐很有吏才。担任分宁主簿时,面对一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的疑案,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深得群众信赖。
B.周敦颐政绩显著。担任南昌县令时,百姓十分敬畏,富家大姓、黠吏恶少都惴惴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又以玷污政治清廉为耻辱。
C.周敦颐对个人荣辱淡然视之。部使者赵抃受谮言迷惑对他很严厉,他处之泰然。后来二人共事,赵抃才了解了他。
D.周敦颐的品行高洁。黄庭坚非常推崇,说他人品高尚、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说他著作意义重大,明天地根源,究万物终始,对学者大有功劳。
【小题4】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2)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景祖,乌古迺,辽太平元年辛酉岁生。景祖稍役属诸部,自白山、耶悔、统门、耶懒、土骨论之属,以至五国之长,皆听命。是时,辽之边民有逃而归者。及辽以兵徙铁勒、乌惹之民,铁勒、乌惹多不肯徙,亦逃而来归。辽使曷鲁林牙将兵来索逋逃之民。景祖恐辽兵深入,尽得山川道路险易,或将图之,乃以计止之曰:“兵若深入,诸部必惊扰,变生不测,逋户亦不可得,非计也。”曷鲁以为然,遂止其军。

五国蒲聂部节度使拔乙门畔辽,鹰路不通。辽人将讨之。景祖曰:“可以计取”。辽人从之。盖景祖终畏辽兵之入其境也,故自以为功。于是景祖阳与拔乙门为好,而以妻子为质,袭而擒之,献于辽主。辽主召见于寝殿,燕赐加等,以为生女直部族节度使。辽主将刻印与之,景祖不肯系辽籍,辞曰:“请俟他日。”辽主终欲与之,遣使来。景祖诡使部人扬言曰:“主公若受印系籍,部人必杀之!”用是以拒之,辽使乃还。

生女直旧无铁,邻国有以甲胄来鬻者,倾赀厚贾以与贸易,亦令昆弟族人皆售之。得铁既多,因之以修弓矢,备器械,兵势稍振,前后愿附者众。

景祖为人宽恕,能容物。推财与人,分食解衣,无所吝惜。人或忤之,亦不念。先时,有畔去者,遣人谕诱之。叛者曰:“汝主,活罗也。活罗,吾能获之,吾岂能为活罗屈哉!”活罗汉语慈乌也北方有之状如大鸡善啄物见马牛橐驼脊间有疮啄其脊间食之马牛辄死若饥不得食虽砂石亦食之。景祖嗜酒,饮啖过人,时人呼曰活罗,故彼以此讪之,亦不以介意。其后讪者力屈来降,厚赐遣还。曷懒水有率众降者,录其岁月姓名,即遣去,俾复其故。人以此益信服之。卒于家,年五十四。

(选自《金史•本纪》,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活罗/汉语慈鸟也/北方有之状/如大鸡善啄物/见马牛橐驼脊间有疮/啄其脊间/食之马牛辄死/若饥不得食/虽砂石亦食之
B.活罗/汉语慈鸟也/北方有之状/如大鸡善啄物/见马牛橐驼脊间有疮/啄其脊间食之/马牛辄死/若饥不得食/虽砂石亦食之
C.活罗/汉语慈鸟也/北方有之/状如大鸡/善啄物/见马牛橐驼脊间有疮/啄其脊间/食之马牛/辄死/若饥不得食/虽砂石亦食之
D.活罗/汉语慈鸟也/北方有之/状如大鸡/善啄物/见马牛橐驼脊间有疮/啄其脊间食之/马牛辄死/若饥不得食/虽砂石亦食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古时称死去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时称“讳”,乌古迺是景祖的名字,故称“讳”。
B.辛酉,天干名,古代用以纪年。古代常用的纪年法有天干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等。
C.节度使,我国古代官职名,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以得名。
D.生女直,即生女真,指没有编入辽国户籍的女真人,与熟女真相对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祖善使计谋。因景祖用计擒获了拔乙门,辽主任命他为节度使;他不肯隶属辽籍,就用了苦肉计,让族人来杀他。
B.景祖处事机智。铁勒、乌惹的许多百姓不肯迁移,逃来归顺景祖,辽派人索取,景祖机智应对,最终使辽军停止了搜索。
C.景祖仗义疏财。他把财物分给别人,有饭大家分着吃,衣服也可以脱给他人穿,没有什么舍不得给别人的东西。
D.景祖为人大度。有背叛者嘲笑景祖,景祖不放在心上;后来嘲笑景祖的人走投无路来投降,景祖赏赐他后,将他遣送回原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祖恐辽兵深入,尽得山川道路险易,或将图之。
(2)邻国有以甲胄来鬻者,倾赀厚贾以与贸易,亦令昆弟族人皆售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会周祖以枢密使征李守真,应募居帐下。广顺初,拜滑州副指挥。世宗即位,典禁兵。北汉来寇,世宗率师御之,战于高平。将合,指挥樊爱能等先遁,军危。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乘胜攻河东城,焚其门。左臂中流矢,世宗止之。还,拜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呈德四年春,从征寿春,拔连珠砦,遂下寿州。唐主畏太祖威名,用间于世宗,遣使遗太祖书,馈白金三千两,太祖悉输之内府,间乃不行。六年,世宗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裣校太尉。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视日下复有一日。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点检为天子。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诸将皆拜,肃队以入。副都指使韩通谋御之,王彦升遽杀通于其第。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鸣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服衮冕,即皇帝位。

(节选自《宋史·太祖本纪》)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B.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C.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D.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于开国帝王的庙号。开国之君,功劳甚大,故而维承帝位的子孙尊其为“太祖”。
B.五鼓,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鼓,又叫五更或五夜;亦指第五更,即丑时。
C.黄衣即黄袍,古代帝王的袍服,“黄袍”往往被看作皇权的象征。后来,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黄色亦为皇帝专用。
D.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一般是指翰林学士。唐宋时期,皇帝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骁勇矫健,敢于挑战。他曾试骑烈马,不用马嚼口和笼头,马跑上城墙斜坡道,致使他额头触碰门框,摔到地上,但他起来后追上马腾跃而上。
B.太祖英勇善战,屡建军功。高平之战,后周军队危急之时,太祖指挥部队冲溃敌军;显德四年春天又随世宗出征,攻克了连珠砦、占领了寿州。
C.太祖不贪钱财,巧破离间。南唐主畏惧他的威名,使用离间计,派遣使臣送给太祖书信和白银,太祖把送来的白银全部送到内府,使南唐的离间计失败。
D.太祖顺天应命,黄袍加身。太祖率军驻扎陈桥驿时,有人看到天空出现双日奇观,军中将士把黄袍加在他身上,在后周将士的一致拥立下,他顺利登上皇位。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士集驿门,宣言点检为天子。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