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北行别人

(宋)谢枋得①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岂无龚胜②洁,人间不独伯夷③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④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注)①谢枋得:南宋遗民,宋亡,交易姓名隐居闽中。后来为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祜强迫北上,至元都燕京,不食而卒。这首诗就写在北上前夕。②龚胜:王莽篡汉,龚胜不授官,绝食十四日而卒。③伯夷:商亡,伯夷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④南八:南霁云,安史叛军破城被俘,不降而被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首联作者将自己比作为雪中松柏,不改青翠之色,此次北行的目的就是要扶植“纲常”。
B.颈联“生堪舍”“死甚轻”,诗人在认真权衡了生死礼义之后,做出了明确的回答,直言此行的意义。
C.末句用“皇天上帝眼分明”作结,意为自己虽将被迫北上,但精神气节皇天可鉴,赤胆忠心对天可表。
D.这首诗结构处理很独特,开头铺陈,结尾比兴,避免了全诗仅用一种手法可能产生的枯燥之弊。
【小题2】本诗颔联表情达意颇具艺术性,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31 09:15: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綦叔厚尚书登第后,僦马出谒,道过一坊曲,适与卖药翁相。药架甚楚,上列白陶缶数十,陈熟药其中,盖新洁饰而出者。马惊触之,翁仆地,缶碎者几半,綦下马愧谢。翁,市井人也,轻而倨。不问所从来,捽裾,数而责之曰:“君在此尝见太师出入乎?从者唱呼百数,街卒持杖前诃,两岸坐者皆起立,行人望尘敛避。亦尝见大尹出乎?武士狱卒,传呼相衔,吾曹见其节,奔走不暇。今君独跨敝马,孑孑来,使我何由相避?”凡侮诮数百言。恶少观者如。綦素有谐辨,不动色,徐徐对之曰:“翁翁责我甚当,我罪多矣。为马所累,顾无可奈何。然人生富贵自有时,我岂不愿为宰相?岂不愿为大尹?但方得一官,何敢觊望?翁不见井子刘家药肆乎?高门赫然,正面大屋七间,吾虽不善骑,必不至单马撞入,误触器物也。”恶少皆大笑称善,翁亦羞沮,以俚语谓綦曰:“也得,也得。”遂释之。井子者,刘氏所居,京师大药肆也,故綦用以为答。

(洪迈《夷坚丙志》卷14《綦叔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与卖药翁相 值:碰上B.药架甚楚   华:华美整洁
C.行人望尘敛避 敛避:退避D.恶少观者如 堵:堵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捽裾     谓骑曰B.孑孑来 官知止神欲行
C.从者唱呼百数 乃分其骑为四队D.不动色 愿诸君快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药翁被撞倒后,拉扯着綦叔厚责备不已,话语尖刻,表现出“轻而倨”的一面,最后被綦叔厚说得无言以对,用俚语解嘲了事,又表现出拙朴的一面。
B.綦叔厚先赔礼道歉,示人以弱,然后巧妙表明自己的官员身份,让对方产生敬畏感,最后反唇相讥,令对方“羞沮”退让,表现出老练高明的语言技巧。
C.文章以记言为主,叙事描写简洁生动,惊马冲撞药缶、老翁的不依不饶、綦叔厚的不动声色、市井人众的围观等,都很有现场感,仿佛令人置身于里坊街巷之间。
D.文章主要记载了綦叔厚以谐辩对答解围的轶事,但卖药翁的话语却反映了太师、大尹出行时前呼后拥的做派,折射出当时高官的盛气骄横及对百姓的骚扰。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①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②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须豪客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④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⑤,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注)刘克庄: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②骢,音cōng,青臼杂毛的马,今名菊花青马。③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④燕然:即燕然山。《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干余里,臀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⑤磊块: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形象。起首三句表现了主人公精通韬略,武艺高强。“乌丝阑展,醉墨龙跳。”形容主人公展开绢素,任意挥毫,其书法矫健有力,有如蛟龙跳跃。
B.“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用典抒情。“请缨”语本《汉书·终军传》:“(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阕下。”这里借此典故,抒发了词人矢志报国,立功塞外的豪情壮志。
C.“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样都运用间接抒情的手法,在词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词的下片语气陡转,充满了时代悲凉与家国身世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功名未就、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
【小题2】刘克序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抒情方式、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有相同相似之处,请你就三个方面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