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县斋愁坐作[1]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1):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A.首句“秋晚寒斋”,点出了词人愁坐的时间、地点,不待言情而情已十分。 |
B.香篆,一种香,因焚香时所起的烟缕曲折似篆文而得名。室内燃香,室外薄雾,迷茫之感油然而生。 |
C.“梦逐芭蕉雨”,芭蕉雨是个愁的意象,在梦幻中仿佛觉得淅沥的雨不是滴在叶上,而是敲击着他的心头,增添几许愁绪。 |
D.词的上阕和下阕,不管描景还是抒情,都围绕着题目中的“愁”而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