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子·长忆西湖

宋代: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忆西湖”,“忆”字是全篇关键。既显示西湖景美,令词人难忘;又使下文脱开现实转入回忆。
B.“尽日”“望”照应“长忆”,由今日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栖迟,用感情带动写景。“凭阐楼上”表明词人终日留恋,下文之景入目无遗。
C.“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照应上片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反衬词人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
D.企业西湖垂钓的神情,反对词人不能忍耐、或想归隐湖上的过人才气,寄托了词人的“出尘”思想。
【小题2】这首词别具韵致,作者在描景状物时,运用了哪些突出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9 11:4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成二首(其二)
邓肃①
梦破南窗袅水沉,卧看素壁挂瑶琴。
丝丝细雨晚烟合,阁阁鸣蛙蔓草深。
但得瓮边眠吏部②,不妨跨下辱淮阴。
何时楼上登晴景,一醉聊舒万里心。
【注】①邓肃(1091-1132):北宋诗人,徽宗宣和年间,国家内忧外患,东南仍贡花石纲,他曾赋诗职责守令“搜求扰民”,因而被斥。本诗作于被黜家居之后。②瓮边眠吏部:“毕卓,晋新蔡人,大兴末为吏部郎,性嗜酒”。邻宅酿熟,卓至其瓮间盗饮,为掌酒者所缚,明晨视之乃毕吏部,即解缚与主人共饮瓮侧。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起句写作者从睡梦中醒来,“卧看”南窗上沉香烟篆袅袅盘旋,瑶琴悬挂墙壁,重在写出诗人安然闲适的心境和与琴相伴的雅致情趣。
B.颔联写门外细雨如丝,晚烟四合,塘边草际,阁阁蚁呜,营造出阴沉迷蒙的意境,传达出诗人纷乱压抑的心境。
C.颈联借“瓮边眠吏”的典故,写诗人期望像毕卓那样尽兴豪饮,表达出对官场的厌弃之情以及自找排解的心思。
D.前两联写眼前门外景色,是实写;后两联感慨身世,是盛写。全诗运思造境,写出了一个被贬官员的复杂心绪。
E. 诗歌写楼上晴景,突破现实的阴郁迷茫,显出开阅舒朗之象,体现了宋人诗歌造诣深永的特点。
【小题2】诗家评论本诗“闲中见志,骨气劲㷕”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
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①晁补之,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年间举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绍圣末年,受党争牵连被谪,退隐家乡。②壅(yōng)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③芳醪(láo):指浊酒或醇酒。
【小题1】下列对本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前八句主要是写柳树,“壅培未就”的花朵,风雨一到就被吹扫净尽;而柳树在春天正是茁壮成长的时期,故言“繁红”占有春天的时间“不如垂柳”。
B.“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抒发了词人的感慨: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C.“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化用“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成语,说明每当春去匆匆,风雨摧花时,必生怅恨,唯有借酒遣之。
D.“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是词人的自信,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子,并非因春去而消瘦。点明此为自然规律,无须独自怅恨。
E. “世上功名三句”点明主题,反映了词人的思想境界,也是词人对人生的感叹: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