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

请问乡愿狂者之辨。曰:“乡愿以忠信廉洁见取于君子,以同流合污无忤于小人,故非之无举,刺之无刺。然究其心,乃知忠信廉洁所以媚君子也,同流合污所以媚小人也,其心已破坏矣,故不可与人尧、舜之道。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纷嚣俗染,举不足以累其心,真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意,一克念即圣人矣。惟不克念,故阔略事情,而行常不掩。惟其不掩,故心尚未坏而庶可与裁。”(王阳明《传习录》)

【小题1】材料中的“狂者”指的怎样的人?
【小题2】上述材料体现了儒家怎样的人生价值观,请综合材料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0 02:0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行:做,实践。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施:施加。
C.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济:帮助,接济。
D.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弘扬。
【小题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D.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告诉子贡,看到别人的错误应该终身“恕”,这里的“恕”是指宽恕。
B.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
C.曾子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但他又认为奋斗终生,死而后已,道路却很遥远。
D.“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