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之风》)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①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课外选文)
①注:久要:久处于穷困。
【小题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小题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07:49: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小说集《呐喊》,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B.《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贾迎春,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鬟,后追随妙玉入庵为尼。
D.哈姆莱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他希望生活如理想一样完美,但现实变故使他坠入矛盾和苦难之中。他既想反抗又有些犹豫,他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同类题2
增加一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季氏将伐顓臾》就选自《论语》。
B.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C.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豁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D.马丁·路德·金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刺,1968年被美国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为了纪念他,美国将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日”。
同类题3
材料一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材料二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小题1】两则材料体现了儒家的___________情怀和道家的__________情怀。
【小题2】“知其不可而为之”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两个观点是否完全对立?试作阐述。
同类题4
在“文化经典解读”和“文学名著阅读”中选作一题,完成相应要求。
(1)文化经典解读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是《论语》中的句子。结合你对《论语》及孔子思想的了解、简要分析并明确本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2)文学名著阅读
选修三《改变一生的事件》一篇节选自《悲惨世界》.结合你对《悲惨世界》的了解,简要描述并评价《改变一生的事件》中的冉阿让形象。
同类题5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唐诗坛有引人注目的两大诗歌群体。一是以孟浩然、王维、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B.苏洵字明允,眉山人,南宋时期散文家。他和儿子苏轼、苏辙被后人合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中。
C.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
D.《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四书”。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散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