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拖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哀弦。②捩拖(liè duò):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小题1】下列对本词上片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为全词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
B.“重”字表面上写蒲帆滞重,船行缓慢,实则暗示远行之人心情的沉重,抒情委婉含蓄。
C.“楼上风吹粉泪香”,作者直抒胸臆,终于拈出一个“泪”字来,把抒情气氛推上了高峰。
D.整个上阕按照将别、正别、已别的顺序展开,词意层层递进,惜别离恨之情渐行渐浓。
【小题2】词的下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20 06:22: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
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东风静、珠帘不卷。玉辇待归,云外闻弦管。认得宫花影转。
(注)①本词描写汴京上元之夜灯节状况。②“凤楼”即宣德楼,“两观”宣德楼东西两阙。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从天空与季节入手,“星河明淡”刻画上元夜月圆星稀,“春来深浅”描写春虽至、寒犹厉,气温是有反复,故有春意忽深忽浅之说。
B.次句描写红莲开满全城,人们在京城游玩观赏,极力描写热闹欢乐的场景,衬托形成的富庶与繁华。
C.“光动”点明上元夜楼上的万千彩灯熠熠发光、璀璨辉煌,“珠帘不卷”句指的皇帝垂下帘子观赏花灯,而有了“东风静”三字使自然与人事巧妙相融。
D.“云外闻弦管"体现出皇帝驾临赏灯听到的民间艺人们奏响的美妙音乐,虚无缥缈、引人入胜。
E. 最后一句说臣僚们官帽上簪着宫花,宫花在彩灯的映照之下,花影也随之转动,富有动态的美感。
【小题2】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著名的词《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请指出这首词与李持正的词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月夜泛舟

刘著①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②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③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④作逸民。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金代诗人。北宋宣政年间(______)~1125)登进士第,金入侵后被迫留
金任职。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②传邮:朝廷文书。③吏俗区区:朝夕面对的尽是俗不可
耐的金吏。④尧封:尧之都,禹之封,指中原地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以出岫之云起句,表达了向往自由之情,再用南朝词客之典,写出了身不由己的身世漂泊之感,饱含怆楚沉痛之绪。
B.颔联顺承首联,连用“扰扰”、“区区”两个叠词,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在金人州县府衙为职时整日不堪烦扰、难捱难耐之情。
C.尾联诗人举杯邀月虽含孤清之绪,但用“逸民”一词则将其回到中原故土得以暂时摆脱金人府衙烦嚣的欣愉之情传达出来。
D.本诗作者通过对偶回中原故土之际月夜泛舟之境的记写,巧妙地抒发了自己屈居金人统治之下而淤积的愤懑之情和抗争之意。
E.全诗一路写来,眼前景、身历事、心中情融合无间,虚实相应,情景交融,意蕴深沉,格律谨严,堪称金人七律中的佳品。
【小题2】颈联“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历来受人称道,请赏析其艺术手法。

同类题5

黄冈竹楼记

(宋)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①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②”噫!吾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________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①齐云、落星、并于、丽谯:均为古代名楼。②稔:谷物成熟,谷物一年一熟,故以一稔指一年。
【小题1】“第见风帆沙鸟”中的“第”字和“吾以至道乙未岁”中的“以”字可以分别替换为什么字而不改变原意?(  )
A.但 于B.且 从C.则 而D.亦 为
【小题2】根据上下文,文中划线空格处应填入(  )
A.甲午B.至道C.戊戌D.咸平
【小题3】文中“广陵”与“齐安”分别是什么地方?(  )
A.扬州 安阳B.扬州 黄州C.广州 黄州D.广州 安阳
【小题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黄冈多竹,当地人就地取材,以大竹作瓦片造屋。作者用此法在一块荒地建了两间竹楼。
B.第二段以声音为主线串起夏雨、冬雪等自然景象和鼓琴、咏诗、围棋、投壶等人事活动。
C.作者在竹楼中消遣闲暇,焚香静读,饮酒茗茶,以江山风月为伴,不屑于歌舞艳俗之事。
D.作者几年间虽不断升迁,但辗转各地,奔走不暇,不知前途何在,也有一缕淡淡的感伤。
【小题5】请将文章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注意文言构词特点,有修辞处可意译。)
(2)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注意古今汉语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