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袁枚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连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注)袁枚曾步入仕途,任过县令,但因升迁无望等原因,于作此诗七年前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借园,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秋夜”本已凄冷,而所访者又是“秋士”,即暮年不适者,暗含诗人的失意落寞。
B.颈联两句虚写,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嘹亮的笛声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展现了借园主人吹笛技巧十分高超。
C.尾联照应首句,写诗人与“秋士”相逢,身影沉浸在流泻的月光下,四周显得格外宁静,衣襟被清露沾湿而不觉。
D.本诗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却无一句直接表达此意,体现了袁枚“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的诗论理念。
【小题2】请简要赏析名句“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的艺术技巧及其蕴含的复杂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25 09:30: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思维发展: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A.四品官员吕峰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小题2】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文化传承与理解: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小题3】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其俭省,但富于表现力。请从文中找到景物描写的地方,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陆明府入都序
袁枚
余不宰江宁久矣。后之宰是者,皆才出余上,皆交好。而心之所尤折者,为兰村陆君。君喜余古文,常曰:“他日得子文序我,可乎?”余雅欲序君,而苦于不得当以报,乃诺而俟焉。今年十月,君以捕亡事受天子知,将召对,有高爵之迁。兹事非君所甚矜喜,而忽大恩压己,转顼顼不快。邦之人亦若有恤然者。余为序而释之曰:
羿之弯弓也,惟巴蛇、九日,始足尽其彀耳;乃偶中燕雀而名因之大彰,羿之心非所冀也。然天下事固有感在此而应在彼者,岂独射然乎?或智人也,而以愚获愆;或惠人也,而以猛立功。徒观其迹,未有不适适然疑者。不知不而错综之,不足以彰造物报施之巧。
君善谳决,大府有疑难事必委君决。君所至皆仁自持,或罪至虔刘而一旦释宁其家者累累然,此皆宜受天子知者也,亦天子知之必嘉子者也。顾名不上闻,虽尧、舜无由知。而平素暗然之勤劳,天必欲光明之为循吏劝,则不得不借一二事以达九乾而垂清问,且以见圣天子留心人才,小善不遗至于如此。凡为臣子而不以积诚勤事求知,妄挟他途干进者,皆惑也。
且夫学之与仕,有二理乎?曰:无有也。《书》称“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是也。生之与杀,有二理乎?曰:无有也。孔子称“惟仁人能好人,能恶人”是也。陆君口不离先王之言,常为文俗吏所揶揄,一旦玺书征召,儒者荣之。然其为政暖暖姝姝,一以生人为事者也,乃偏以戮人见知。君之才虽显,而君之心将隐矣。
予窃托于君子表微之义,书其故晓邦之人,而因以慰君之行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注)①:交错,杂乱。②虔刘:杀戮。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偶中燕雀而名因之大彰,羿之心非所冀也。
(2)予窃托于君子表微之义,书其故晓邦之人,而因以慰君之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