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纵坐标为产值结构,横坐标为商品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地:混合农业一热量、土壤
B.乙地:季风水田农业——市场、交通
C.丙地:城郊农业——地形、气候
D.丁地:乳畜业——市场、交通
【小题2】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甲主要生产畜产品和谷物,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
B.乙主要生产水稻和小麦,多分布在地区人稀的地区
C.丙主要种植水稻,水利工程量大,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主要分布城市周围,科技含量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16 02:45: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表是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事安排表,回答各题
【小题1】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小题2】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商品率低的原因有:( )
①人口众多,自身消耗量大②传统观念的影响③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④生产规模大,使用机械化生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同类题2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林下经济多采用林一菌、林一药、林一禽、林一草一牧等模式,很少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A.粮食价格低,经济效益差
B.种植粮食劳动强度大,农民积极性低
C.林下水源紧缺,粮食作物生长需水量大
D.林下光照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小题2】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
A.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
B.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
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D.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同类题3
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关于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C.①地农业易受水旱灾害影响
D.③地的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同类题4
下列有关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村调整产业结构,农、牧两个产业并举
②该村是生态农业的典范
③绿色食品、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成为该村今后的主攻方向
④该村的能源完全依靠沼气产生的生物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5
下图为南半球某国某农场农业生产农事活动安排周期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农场所种小麦为春小麦
B.该农场所种小麦为冬小麦
C.该农场所种小麦为秋小麦
D.农场农业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乳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