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是庆元六年(1200年),作者61岁,被罢官退隐于铅山时所作。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漫兴”,是罢官归田园居后之作。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抒发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失意和心中郁闷。
B.词中的李广,实则词人的自我写照。为其鸣不平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矛头直指当时的南宋统治集团。
C.下阕四句,作者既根除园中杂草,又修葺乡间住宅,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认为力田之职非我莫属。
D.此篇为小令,心境之悲慨与众不同,呈现出旷达乃至玩世不恭的外观,话说的极其风趣,实则带泪的微笑。
【小题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9 03:46: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二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致。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辛弃疾闲居多年后被起用,又受到谏官弹劾罢官。②燃犀:点燃犀牛角。③元龙:陈元龙,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的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清淡的生活。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登楼所见及由此引发的联想。“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二句暗指西北大好河山被金兵占领,只有“万里长剑”才能力挽狂澜,收复失地,寄托了词人的雄心抱负。
B.“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由实入虚,和前面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情感基调由前面的热烈浪漫转入清冷幽凄,表面上是写月夜中双溪楼给人的感觉,实际上是借景喻事,暗示时下局势的险恶。
C.“风雷怒,鱼龙惨”,“怒”“惨”二字,紧接着上貝的“怕”字,从月明星淡进入惊心动魄的境界,字里行间,跳跃着虎虎生气。
D.“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写眼前的流水本欲飞奔畅流,一泻千里,可受到高峡夹逼,只得收敛势头。这是词人以流水受制暗喻自己屡次受制于主和派,隐含壮志难酬的无奈。
【小题2】请指出下阕釆用的主要表达技巧以及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3】(新高考新导向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本词中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这两处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歌咏江南农村美好景色的词,上阕写近景,下阕写远景,借景抒情,流露出诗人厌弃城市繁华,热爱乡野生活的情趣。
B.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这首词的语言却显得很华丽含蓄,表达了词人对官场厌倦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C.这首词中每种意象都是山林田野寻常可见的,词人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景象,看上去随意下笔,却自然融合成一幅主次分明、远近有致、动静相生、有声有色、情致盎然、意蕴深厚的田园早春图。
D.此词用词看似平常,而实际上很巧妙。一个“破”字写出了桑叶在春风中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有动态感,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鸣”字虽是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的悠闲神态。
E. 古人用“斜日”“寒林”“暮鸦”这类冷色调的意象构成一片萧条肃杀的景象,而作者在这样的画面中加了一个动词“点”——“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就使这种萧条肃杀的氛围更加浓重。
【小题2】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并简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