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补唐书骆侍御传

[明]胡应麟

骆宾王,越东阳郡人也。父为博昌令。宾王生七岁能诗,尝嬉戏池上,客指鹅群令赋焉,应声曰“白毛浮渌水,红掌拨清波”,客叹诧呼神童。比长,天才逸发,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以藻绘一时,号“垂拱四杰”云。先是,唐起梁陈衰运后诗文纤弱委靡,体日益下。宾王首与勃等一振之,虽未能骤革六朝余习,而诗律精严,文辞雄放。唐三百年风雅之盛,以四人者为之前导也。

永徽中,历官侍御史。时高宗孱,不君,后曌擅国。宾王睹唐运且密移,数上书言天下大计。后曌怒,诬以法,谪临海丞。高宗崩。后曌废中宗,改唐物。宾王耻食周粟,即日弃官归。会英公徐敬业起兵诛后曌,宾王仗从之。敬业雅慕宾王名,得之大悦,引至戎幕中,羽书文告之属一切谘焉。既而义师大集,将直指长安,宾王援笔慷慨为檄文以海内。檄传,四方振动。曌读之至“一抔六尺”语,凛然曰:“如此材而流落不偶,宰相之过也。”魏元忠纵火围逼敬业,军遂溃。党与悉禽,独宾王变姓名逸去,削发为浮屠,居天竺灵隐间十余载。考功郎宋之问谪官岭表,宿寺中赋诗,得“鹫岭龙宫”之句,思不属,方苦吟,一老僧卧禅榻问故,遽续云“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大骇,质明趣访之,逝矣,识者云此骆宾王也。

始,宾王父早亡,奉母竭力。至奋身为国,举宗百口,弃置若遗,其忠孝天性然也。宾王既以起义亡,无敢裒其制作者。中宗复辟,累诏访求,鲁国郗云卿始集传之。当孽曌革运滔天,盖开辟未闻之变。一时唐之臣子,宋璟、姚崇、娄师德辈,俯首北面,蒲伏裙裾。独宾王仗义执言,大声其恶。

自宾王举事,历宋迄今八百余载,而公论始定于一,殆若有天意存焉。於戏,宾王不死矣。顾《新唐书·文苑》阔略未详,而刘响《旧唐》论述尤谬,因稍据《临海丞集》其忠孝大都,暨野乘稗官之足征信者,为《骆侍御补传》以传。

(选自《少室山房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以藻绘一时   擅:享誉
B.宾王仗从之 策:书册
C.宾王援笔慷慨为檄文以海内    谕:告诉
D.因稍据《临海丞集》其忠孝大都  掇:选取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宾王上书谈论国家大事,触怒了武则天,被贬为临海县丞,当天就弃官而去,不与武则天合流。
B.骆宾王的檄文不仅令全国上下振奋,就连武则天读了后也为没有得到骆宾王这样的人才而遗憾。
C.骆宾王既是忠臣,为国不畏强暴,也是孝子,任博昌令的父亲早逝,骆宾王就尽心尽力孝敬母亲。
D.骆宾王的事迹虽然史书有所记载,但要么过简,要么有讹错,因此作者写了《骆侍御补传》传世。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党与悉禽,独宾王变姓名逸去,削发为浮屠,居天竺灵隐间十余载。
(2)自宾王举事,历宋迄今八百余载,而公论始定于一,殆若有天意存焉。
【小题4】本文记述了骆宾王诗文写作方面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13 11:4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子集注序

明谈恺

欧阳文忠公撰《四库书目》,言《孙子》注二十余家。予所见仅此:汉有曹操,唐有杜牧、李筌、陈皞、孟氏、贾林、杜佑,宋有张预、梅尧臣、王皙、何氏。诸家多托之空言,而曹操则见之行事者也操尝别为《新书》,诸将征伐,即以《新书》授之,从者胜,违者负。今《新书》不传,见于《李卫公问答》者,机权应变实本之《孙子》。注多隐辞,引而不发。操之所以如鬼也。杜牧《自序》云:“孙武死后凡千岁,将兵者有成有败,勘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不差跌。予解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计临时,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知丸不能出于盘也。”牧未尝用兵,观其与时宰论兵二书,谓尚古兵柄本出儒术,援古证今,若绳裁刀解。陈皞注多指谪杜之谬误。人各有见,未必为樊川(1)也。李筌注依《太乙遁甲》,杂引诸史以证《太乙遁甲》,与今所存书往往不同。意古书散逸久矣,孟氏、贾林、杜佑,即唐纪燮所集者。张预取历代名将用兵制胜合《孙子》者,编次为传,于《孙子》多所发明。梅尧臣注,文忠公谓其当与“三家”并传,晦翁(2)有定论矣。孟氏、贾林、王皙、何氏,虽言人人,而皆于观者有所裨益。此注之所以集也。

夫兵,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不素习承平之时,姑试于有事之日,吾不知其可也。故生而悬弧(3),长而习射,冬而讲武,凡人所当知者也。诗云:“文武吉甫(4),万邦为宪。”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又曰:“我战则克。”圣人之所以教者也。余夙有四方之志,每涉猎群书,而尤嗜《孙子》。《孙子》上谋而后攻,“修道而保法”;论将则曰:“仁”“智”“信”“勇”“严”,与孔子合。至于战守、攻围之道,批抗、捣虚之术,山林、险阻之势,料敌、用间之谋,不毕具。其它韬钤机略,孰能过之?然其言约而,近而远,未易窥测。今观诸家所注,或本隐以之显,或由粗而识精,或援史而证之以事,或因言而实之以人,于是《孙子》之微词奥义彰彰明矣。故曰《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旨哉言乎

予奉命督军虔台,进武弁及生儒问之,无有知是书者。故授之以梓,以广其传

(节选自《十一家注孙子》)

注释:1樊川:杜牧,号樊川居士。2晦翁:朱熹,号晦庵,晚称晦翁。3悬弧:古代风俗尚武,家中生男,则于门左挂弓一张。4吉甫:人名,尹吉甫,有文德武功。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必为樊川也   病:毛病,缺点
B.虽言人人 殊:特别
C.不毕具 靡:没有
D.然其言约而     该:完备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见于《李卫公问答》者   姑试于有事之日
B.注多隐辞 勘事迹
C.知丸不能出于盘也 凡人所当知者也
D.计临时 然不素习承平之时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操尝别为《新书》,诸将征伐,即以《新书》授之,从者胜,违者负。
曹操曾另外写成《新书》,手下将领外出征战时,就送一本《新书》给他,将领如果按《新书》做了就胜利,违背了就失败。
B.观其与时宰论兵二书,谓尚古兵柄本出儒术,援古证今,若绳裁刀解。
阅读他和当时宰相讨论军事的两本书,说上古的军事思想原本出自儒学,援引古事来证明今事,像用绳墨量裁用刀划解一样清楚。
C.张预取历代名将用兵制胜合《孙子》者,编次为传,于《孙子》多所发明。
张预选取在带兵打仗获胜方面迎合《孙子》观点的历代名将,依次给他们编写传略,在研究《孙子》上多有发明创造。
D.故曰《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旨哉言乎。
所以说,《孙子》十三篇文章,不只是军人的基本用书,文人也应当尽心学习,这句话有深厚的意旨啊。
【小题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诸家多托之空言,而曹操则见之行事者也。
②故授之以梓,以广其传。
【小题5】简要概括文中所说的《孙子》十一家注中曹操、陈皞、李筌这三家注的特点。
【小题6】请结合文意说说“《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的理由。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珊,字德辉,桐城人。正德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庶吉士许成名等罢教习,留翰林十七人。珊以为滥,疏论之。语侵内阁,不纳。巡盐长芦,发中官奸利事。为所诬,械系诏狱,谪安陆判官。移知澧州。世宗立,擢江西佥事,讨平梅花峒贼。迁四川副使,备兵威、茂。嘉靖四年二月应诏陈十渐:纪纲之颓,风俗之坏,国势之衰,外裔之强,邦本之摇,人才之凋,言路之塞,邪正之淆,君臣之暌,灾异之臻。
“此十者,天子有一,无以保四海。陛下圣明,何以致此,无乃辅弼召之欤。窃见今日之为辅弼第一人者,徒以奸佞,伴食怙恩,致上激天变,下召民灾,中失物望。臣逆知其非天下之第一流,而陛下乃任信之,不至于鱼烂不已。愿亟去其人,更求才兼文武如前大学士杨一清,老成厚重如今大学士石珤者,并置左右,庶弊政可除,天下可治。臣又闻献皇帝①好贤下士,容物恕人,天下所共知也。今议礼诸臣,一言未合,辄以悖逆加之。谪配死徙,朝宁为空。此岂献皇帝意?非其意,虽尊以天下,无当也。陛下何不起而用之,使骏奔清庙,以慰献皇帝在天之灵哉!”疏反覆万四千言,最为剀切,帝付之所司。其所斥辅弼第一人,谓费宏也。珊律己清严,居官有威惠。外艰归,士民祠之名宦。后副使胡东皋谒祠,独顾珊叹曰:“此吾师也。”服阙,以故官莅广东。终四川按察使。
注①:献皇帝:兴献王朱祐杬,明宪宗之子,明世宗嘉靖帝的生父,被追封为兴献皇帝。
【小题1】对下列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疏反覆万四千/言最为剀切/帝付之所司/其所斥辅弼/第一人谓费宏/也珊律己/清严居官/有威惠。
B.疏反覆万四千言/最为剀切/帝付之所司/其所斥辅弼第一人/谓费宏也/珊律己清严/居官有威惠
C.疏反覆万四千/言最为剀切/帝付之/所司其所/斥辅弼第一人谓费宏也/珊律己/清严居官有威惠。
D.疏反覆万四千言/最为剀切/帝付之所司/其所斥辅弼/第一人谓费宏/也珊律己/清严居官有威惠。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狱,是皇帝直接监管的监狱,罪犯多是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的高级官员。
B.内阁,最早出现于明朝,其最高领导称首辅,其次为次辅,其余皆称群辅。
C.外艰,是指外放到边关任职。古代官员离开京城外调做官称为“出”一般有贬谪意。
D.四海,古代认为中国的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用来指称天下、国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珊恩威并施,受人爱戴。他为官威严而有恩惠,士人百姓将他列为名宦为他立了生
祠,被胡东皋尊奉为师。
B.余珊直言敢谏,不惧权威。他做四川副使时,应诏进言,直指朝廷存在的十种潜在弊
端。
C.余珊早年官微,言轻招祸。他批评朝廷任用的官员过多,而且牵扯到内阁官员,建议不被采纳;他揭发宦官谋取私利,反被诬陷,遭牢狱之灾。
D.余珊奉诏上奏,态度鲜明。他在奏章中指出当朝首辅费宏不称职,建议尽快除去他,也指出应善待重用杨一清、石珤等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圣明,何以致此,无乃辅弼召之欤。
(2)臣又闻献皇帝好贤下士,容物恕人,天下所共知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盖言礼可感人。夫礼非独可以感常人,即大恶大不肖之人,亦未尝不可以感。苏溪有朱姓者,素醇善,里人皆慕。值凶岁,群盗夜入其家行劫。朱知盗入,亟起,肃衣冠出拜。群盗皆释戈与揖。遂安椅凳,盗次序坐。亟命家童执羊豕宰之,致享。复谕家僮曰:“将军等不弃贫老,远来顾我。恨我囊中不如往岁,可人封十金、布十匹,为秣马之助。凡二十人,皆一律。”及家僮持金、布出,盗拜谢曰:“我辈穷,故来相费,愿以他生相报。”盗辞去,朱送之门,曰:“数年后,贫老家事若少充,烦再来。”盗曰:“感公高谊,若再来犯,天殛我矣。”朱老虽不无费于盗,然神闲气定,何等自在。

又有张公者,群盗至其家,张不胜忿,与辩,固云:“家实无蓄。”不与。盗缚张公挞之,火炙之,须发为焦,强劫三百金去。比甫至一里,张公率健仆操刃,往追杀。盗反戈相向,刺公数枪,死。其子笃爱父,有侠气,自裹粮,携惯捕者数人,迹盗于深山中,尽得之,缚告公之灵。然公所为死于刃,则亦其不善处盗之过矣。无如朱与盗揖让,即三百金已出门,遗焉可也,奈何以七尺之躯为金殉焉?有言:“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之手。”言身重也。非独盗贼,天下之人其不当与较,而当姑容之者,亦多矣,非容彼,乃自容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安椅凳,盗次序坐   延:延请。
B.及家僮持金布出,盗拜谢曰 再:再三。
C.且固云:“家实无蓄。”不与   靳:吝惜。
D.即三百金已出门,遗焉可也 若:如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天殛我矣//固云
B.张不胜忿,与辩//往追杀
C.盗缚张公挞之//自裹粮
D.强劫三百金去//缚告公之灵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素醇善,里人皆慕  朱姓老者平素淳朴善良,当地的人都仰慕他
B.将军等不弃贫老,远来顾我  将军们不嫌穷人和老者,还远道来向我咨询
C.携惯捕者数人,迹盗于深山中 带着一些惯常抓捕的人,在深山中追寻盗贼踪迹
D.则亦其不善处盗之过矣 这也是张公不善于和盗贼打交道而导致的过失啊
【小题4】翻译以下文言句子。
课外翻译: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及家僮持金、布出,盗再拜谢曰:“我辈穷,故来相费,愿以他生相报。
②天下之人其不当与较,而当姑容之者,亦多矣,非容彼,乃自容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雷峰樵叟序
方孝孺
雷峰樵叟者,台之宁海人也。世居雷峰之下,业诗书,敦礼让,代不乏人,至叟尤为乡邦所敬式。叟淳庞邃密,事父母克尽子职,处兄弟和以敬,由是孝友之行闻于遐迩。然不妄交接,遇佻憸之徒恒趋避焉。或以势雄之故强与之善,叟终不屈。遇缙绅之士,延至于家,相与论古今人物贤否,稽疑质惑,虽至浃旬洽月无怠容。乡闾有忿争不辩,县吏相与诣门质诸叟。叟喻以一言,咸悦服而去。雅爱读书,自少至老不倦。课子弟耕读有恒度,风晨月夕闻弦诵声则喜,间闻嬉笑俚语,则终日不乐。性颇嗜游观,值春和景明,树林蓊蔚,鸟声嘲哳烟霭间。即幅巾杖履,徜徉于山巅水澨,与樵童牧儿伍,心无厌焉,因以樵叟自号。
或问之曰:“夫驾舟楫,操网罟,出没于波涛者,虽不自谓之渔,人固以渔目之。手耒耜,腰镰铚,往来于田亩者,虽不自谓之农,人固以农目之。今叟居必冠裳,行必杖履,所业必诗书。无运斤砟斧之勤,无拾枯束湿之劳,而顾以樵自目,其如名实之爽何?”叟曰:“若奚言之固也?予恶夫世之人,不修其实,择美名而居之,手未能操简牍,心未能颂章句,辄轩然以儒者自居。法律之莫谙,爵号之莫晓,辄岸然以古之良臣自处。曰长者,曰先生,曰皋,曰夔,己处之而不愧,人呼之而不异。及察其所存,岂有毫发诚身之善,及物之功乎?予病之者良久固不敢尤而效之特取其薄而易为者自号亦欲矫里闬之弊反浮风而归之淳耳且予虽不躬樵者之事而能得樵者之乐。白云溶溶,弥布崖谷,陇树排青,林溪涨绿,出入烟霞,友于麋鹿,而了不知尘世之荣辱。若夫山林摇落,潭涧澄清,霜呈锦树,壑殷秋声,砉然长啸,山应谷鸣,而杳不知寒暑之变更。推此而言,四时之乐,宁有既乎?彼樵者习其事,恐未能知其乐。予虽不躬其事,而彼之乐予能全而有之。庸以自目,孰云不称?若奚言之固耶?”或以叟言告同里某,某闻之,俯而思,仰而悟,抚掌而叹,爰为作赞,叟姓徐,名山南,字廷岳。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叟尤为乡邦所敬式   式:法式
B.课子弟耕读有恒度 课:督促完成
C.其如名实之爽何 爽:差错
D.庸以自目 目:看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以樵叟自号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出没于波涛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C.彼樵者习其事  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D.爰为作赞 臣为韩王送沛公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峰樵叟世代居住雷峰之下,以诗书为业,为人孝悌,慎于接物,是一位品德淳厚、志趣高雅之人,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
B.开头先交代樵叟的为人处事,再通过和渔夫、农夫的对比进一步突出樵叟的志趣,行文紧扣“樵叟”二字,逐层推进,浑然一体。
C.文章通过问答形式,阐明雷峰樵叟自号“樵叟”的意旨,并借以批评那些名实不副的人物和浮夸的社会风气。
D.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多用反问,既使行文音韵和谐,有一种参差错落之美,也起到了增强语言气势,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乡间有忿争不辩,县吏相与诣门质诸叟。
(2)法律之莫谙,爵号之莫晓,辄岸然以古之良臣自处。
【小题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予病之者良久固不敢尤而效之特取其薄而易为者自号亦欲矫里闬之弊反浮风而归之淳耳且予虽不躬樵者之事而能得樵者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