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一)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情,谨拜表以闻。

(文二)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八章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影相 吊:在一起
B.蒙国恩 寻:不久
C.感恋至 弥:更加
D.从事其书司隶   白:告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朝廷无援
B.是区区不能废远  可隶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后卒
D.臣不胜犬马怖惧情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小题4】同学们梳理出自文一的成语,找到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请你接着在文一中寻找成语,补充积累的内容(至少写出三个)。
【小题5】《古文释义》的选注者评说文一:“通体局势浑成,步骤安雅,更极尽结构之妙。”请具体谈谈文一的“结构之妙”。
【小题6】从文二可知李密陈情成功,请概述李密因此得到了哪些“实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23 07:4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惠爱为德,家叔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节选自《归去来兮辞·并序》)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节选自《逍遥游》)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节选自《陈情表》)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交病:患病。作者是说自己忍饥受冻,没在意自己的身体。
B.故夫知一官 效:效力。意思是凭自己的某些才智为官方出力。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星火:流星划过天宇的光。以此喻指官员催逼之紧迫。
D.则告诉不许  告诉:告知。作者的意思是把自己的为难之处通报给皇帝。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部是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幼稚盈室    ②会有四方之事    ③尝从人事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⑤臣以供养无主    ⑥臣欲奉命奔驰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亲故多余为长吏/且举世誉之而不加
B.德合一君,征一国者/御六气之辩
C.程氏妹丧于武昌/蒙国恩,除臣洗马
D.诸侯惠爱为德/家叔余贫苦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译文:从彭泽县回去到家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也足够酿酒之用。
B.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
译文:从秋到冬,我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为辞官心情顺畅.就写了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
C.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译文:那列子驾着风行走,飘飘然轻快满足,十天的路程五天之后就返回来了。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像我这样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的人,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同类题2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更严重)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提升)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共同审察)
D.刘侥幸,卒保余年(差不多)
【小题2】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沛公安在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臣以供养无主
【小题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未尝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
③不名节 ④愿陛下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小题4】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 ②和③不同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与“犹蒙矜育”中“矜”字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B.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小题2】与“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中“以”字意义与用法相同一项是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谨拜表以闻
【小题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B.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小题4】与“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击缶。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 情 表

李 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察”“举”都是“考察”“推举”的意思。“孝廉”“秀才”是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前者侧重被举荐者的品行,后者侧重被举荐者的才华。
B.“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后文中的“郡县”指郡县的官员,“州司”“牧伯”是指州里的官员。
C.因太子居东宫,故以“东宫”代指太子。“洗马”指太子的侍从官,官名全称为“太子洗马”。“除”指免除官职,等待重新任命。
D.李密自称“密”,有自谦之意。把被晋灭掉的蜀汉政权称为“伪朝”,把当今晋朝誉为“圣朝”,一贬一褒,表明李密对新朝的忠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密原是亡蜀之臣,对新建立的晋朝有所顾虑,他一再不应诏,违抗皇命,是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想“矜守名节”,做一名隐士。
B.李密为了打动晋武帝,没有直陈其事,而是围绕着“孝情”二字,造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和怜悯。
C.李密慈父早亡,母亲改嫁,自幼体弱多病,全赖祖母抚养成人;家门人丁不旺,祖母年老体弱,全靠自己侍奉汤药。
D.李密从年龄比较,说明自己正当年,感恩报国,来日方长;祖母年事已高,风烛瓦霜,瞬息可灭,表明自己先尽孝后尽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