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辛弃疾53岁(192年),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之时。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③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有扶世济民大志,他瞧不起“求田问舍”的许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借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来抒发激昂慷慨、摧折压抑的情感,颇具辛词特点。
B.开篇“举头西北浮云”用“天空被浮云遮蔽”隐喻中原河山沦落于金人之手。
C.上片词中用“我觉”二字领起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的清寒冷寂景色的描写。
D.“元龙老矣”及以下两句表达作者身体精神都已老了,将去过隐居自适生活的愿望。
【小题2】请结合全词赏析“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31 08:45: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玉楼春
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辛弃疾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释:①这首小令写于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是辛弃疾六十六岁被罢职离开京口时的作品。②奉祠:即拜奉宫观衔,无实职。③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一小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这两句词人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景象联想到此地乃六朝人聚居处所,昔日兴盛繁华,如今斜阳草树,败坏衰落,心生感叹。
B.“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千百年来兴盛衰亡无人关心,词人只有设想那沙洲中的双白鹭来表达心中的愤懑。
C.“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这两句中的“多风雨”让词人想停留也停留不下来,运用双关手法写出了客观环境的险恶,也隐含着词人的仕途困境。
D.“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词人抖尽尘埃,也暗指抖落掉官场上的种种污浊,振作起来,不避风雨,趁着秋凉踏上回家之路。
E. 这首词上片说历史的兴废,下片谈人生的进退。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行程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终于被罢官回家轻松喜悦的心情。
【小题2】从这首词看,词人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究竟是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呈赵晋臣敷文 宋辛弃疾
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盘华屋。还又要、万间寒士,眼前突兀。一舸归来轻叶,两翁相对清如鹄。道如今、吾亦爱吾庐,多松菊。
人道是,荒年谷。还又似,丰年玉。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野鹤溪边留杖屦,行人墙外听丝竹。问近来、风月几篇诗,三千轴。
注①赵晋臣:作者好友,曾在敷文阁任职。②“金盘华屋”言其富贵。“万间”“突兀”语出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③荒年谷:比喻乱世中的人才。丰年玉:比喻太平盛世的治国人才。出自《世说新语》。
【小题1】这首词的词牌是(   )。
A.水龙吟B.雨霖铃C.水调歌头D.满江红
【小题2】辛弃疾喜欢化用他人诗句,下列对于加点词涉及的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翁”句出自苏轼《别子由三首兼别迟》:“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B.“吾庐”句语出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C.“鲈鱼”语出柳永《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D.“风月”句化用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小题3】本词下阕是怎样称颂赵晋臣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