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挽李左藏

许月卿

少年谓子气横秋,壮已边城汗漫游。

筮仕弗如归亦好,读书未了死方休。

半生懒意琴三叠,千古诗情土一丘。

月落锡林烟雾冷,松风无籁自飕飕。

(注)①筮仕:初次做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左藏少年时代就性情豪放气度不同凡响,壮年时喜欢游历天下,颇有大丈夫气概。
B.李左藏清高自持,他初次出仕感觉不如意,于是退归林下,读书度日直到生命终结。
C.作者评价时“不虚美、不隐恶”,赞美李左藏的诗词成就,也遗憾他懈怠于音乐研究。
D.诗歌选取典型事迹凸显逝者的志趣品格,沉郁悲壮的笔调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挽之情。
【小题2】诗歌最后一联为后人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8-10 09:46: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沧浪亭记

(宋)苏舜钦

予以罪,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以罪,无所归——废:罢黜,罢官
B.访诸旧老——访:询问
C.人固动物耳——动物:被外物所感动
D.非胜是而之,则悲而不开——易:轻视,看不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得高爽虚辟之地,舒所怀——予爱而徘徊,遂钱四万得之
B.构亭北碕,号“沧浪”——积土成山,风雨兴
C.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身处北宋初期,因受朝中保守派陷害,被削职为民,带着心灵的创痛,流寓苏州。文章先叙写“高爽虚辟”宜居之由“思得”“不可得”而终于“得之”的过程。土居褊狭不能出气,这与其说是生理上的感觉,不如说是愤懑和抑郁的心理上的感觉。
B.孙承祐的池馆遗址,环境优美而僻静,深受作者喜爱。这一段写景,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真切地写出了被自然环境深深吸引的情态。而对具体筑亭之事,仅以“构亭北碕”一语带过;至于为何取名“沧浪”,则始终未予说明,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败笔。
C.作者抒写他从这一佳地获得的情趣,极力渲染内心的舒坦自然,强调与大自然的息息相通,唯与“鱼鸟共乐”。这种极端化的追求,是作者心灵上对黑暗现实所作出的逆向反应,也说明政治打击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沉重印记。
D.文章清晰地留下了仿效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的痕迹,但作者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在文字中融入了个人独特的体验,反映了自己的心态,特别是把大段议论引入文中,更显出宋人散文特有的理性风格。
【小题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曰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2)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寄公度①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苏亶被罢官十年后再次被朝廷任用,重回京城后已是物是人非,故写此词寄赠友人公度。②尊:同"樽",酒杯。③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片写了登楼所见,自下而上,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意象,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快的秋景图。
B.上片中“独”字最能凸显作者形象,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尽含其中。
C.“背飞双燕”,借双燕相背而飞写朋友的离别;“贴云寒”中“寒”字既写环境也写心理,与下片的“雪满长安道”相呼应。
D.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在与朋友离别后郁郁寡欢,借酒销愁,大雪铺满了长安的道路,也借此隐射朝廷奸臣当道的现实。
E. 本词情感复杂,是寄友之作,也饱含着自己的人生感慨,登楼所望,皆着有词人的情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小题2】本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