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蛊杀人,尚宽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节选自《宋书·循吏传》)

(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谭:通“谈”,与…商谈。③理:司法衙署,狱官。④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B.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C.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D.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书:本指记载药方的医书,本文是指赵尚宽公布的用来治疗蛊毒的药方。
B.官帑:国库里的钱财,也可借指国库,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私自随便动用的。
C.考课:按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但不与奖励并行。
D.直龙图阁:宋代的荣誉官职,地位低于龙图阁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待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尚宽处置突事件果断周密。知平阳县时,邻邑有罪犯越狱害民,他及时布置尉兵出捕,接着又派徼巡兵监督尉兵,终将罪犯全部抓获。
B.赵尚宽很有化解社会危机的能力。他巧用药方治疗蛊毒,彻底追查放蛊人;果断使用官帑垫付盐银,解除了盐银不足给百姓带来的困扰。
C.赵尚宽善于从实际出发治理州县。他根据唐州历五代乱的情况,制定开垦旷地,招来流民的政策,三年之后,土地变得肥沃,增户万余。
D.赵尚宽政绩满满,受到广泛赞誉。皇帝多次对他表彰赏赐,王安石、苏轼写诗对他表示赞美,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甚至置石像建生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
(2)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10 10:0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兴宗年十岁失父,哀败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家由来丰俭必共,今日宅 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兴宗在直,请急, 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在戚而有嘉容,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顷之,太宗定大事。是夜,废帝横尸在大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竞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喜悦, 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兴宗在直,请急,诣朗别
(2)兴宗皆以法绳之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由是失旨(   )
A.美好B.命令C.心意D.意义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兴宗与之周旋( )
A.应酬B.对抗C.追逐D.交际
【小题4】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B.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C.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D.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
【小题6】第①段中蔡轨有“惭色”的根本原因是(  )
A.作为长辈,未照顾好孤儿寡母。B.拿了五十万钱补偿建房资金。
C.年龄大,见识少,比不上兴宗。D.没能有丰俭与共的家族意识。
【小题7】从②-⑤段看,蔡兴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勔伯猷,彭城人也。勔少有志节,兼好文义。家贫,为广州增城令,广州刺史刘道锡引为扬烈府主簿。元嘉二十七年,索虏南侵,道锡遣勔奉使诣京都,太祖引见之,酬对称旨,除宁远将军。
大明初还都,徐州刺史刘道隆请为宁朔司马。竟陵王诞据广陵为逆,勔随道隆受沈庆之节度,事平,封金城县五等侯。先是,遣费沈伐陈檀,不克,乃除勔龙骧将军。勔既至,率军进讨,随宜翦定,大致名马,上甚悦。还除抚军中兵参军,遭母忧,不拜。
太宗即位,加宁朔将军。会豫州刺史殷琰反叛,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甲仗三十人入六门。琰婴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勔内攻外御,战无不捷。善抚将帅,以宽厚为众所依。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及琰开门请降,勔约令三军,不得妄动,城内士民,秋毫无所失,百姓感悦,咸曰来苏。百姓生为立碑。还京都,封鄱阳县侯,食邑千户。
五年,诏进勔号平西将军、豫州刺史,余如故,不拜。勔以世路纠纷,有怀止足,求东阳郡。上以勔启遍示朝臣,自尚书仆射袁粲以下,莫不称赞,咸谓宜许。上曰:“巴陵、建平二王,并有独往之志。若世道宁晏,皆当申其所请。”勔经始钟岭之南,以为栖息,聚石蓄水,仿佛丘中,朝士爱素者,多往游之。元徽初,太白犯上将,或劝勔解职。勔曰:“吾执心行己,无愧幽明。若才轻任重,灾眚必及,天道密微,避岂得免。”桂阳王休范为乱,奄至京邑,加勔使持节、领军。率所领于航南战败,临阵死之,时年五十七。曰忠昭公。
(选自《宋书·刘勔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忌讳直呼姓名,一出生就会另起别名,称之为字,古人的字一般与本名含义相关。
B.三军,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后来也被用来作为军队的代称。
C.食邑,指古代君主赐予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其大小是按封爵等级而定的。
D.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林子,字敬士。田子弟也。年十三,遇家祸,时虽逃窜,而哀号昼夜不绝声。一门既陷妖党,兄弟并应从诛,逃伏草泽,常虑及祸。林子与诸兄昼藏夜出,即货所居宅,营墓葬父祖诸叔,凡六丧,俭而有礼。时刘牢之、高素之放纵其下,虏暴纵横,独高祖军政严明,无所侵犯,林子乃自归高祖。义熙五年,从伐鲜卑,行参镇军军事。大军于临朐交战,贼遣虎班突骑驰军后,林子率精勇东西奋击,皆大破之。慕容超退守广固,复与刘敬宣攻其西隅。广固既平,而卢循奄至。初,循之下也,广固未拔,循潜遣使结林子及宗人叔长。林子即密白高祖,叔长不以闻,反以循旨动林子。叔长素骁果,高祖以超未平,隐之,还至广固,乃诛叔长。高祖每征讨,林子辄摧锋居前。十二年冬,高祖伐羌,复参征西军事,悉署三府中兵,加建武将军。高祖至阌乡,姚泓扫境内之民,屯兵尧柳。时田子自武关北入,屯军蓝田,泓自率大众攻之。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田子欲穷追,进取长安,林子止之,曰:“往取长安,如指掌尔。复克贼城,便为独平一国,不赏之功也。”田子乃止。林子威声远闻,三辅震动,关中豪右,望风请附。高祖践阼,以佐命功,封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固让,不许。遭母忧,还东葬,乘舆躬幸,信使相望。葬毕,起辅国将军,林子固辞,不许,赐墨诏,朔望不复还朝,每军国大事,辄询问焉。顷之有疾,上以林子孝性,不欲使哭泣减损,日夕抚慰。永初三年,薨,时年四十六。谥曰怀伯。

(节选自《宋书·沈林子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
B.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
C.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
D.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也指其所辖地区。文中是前一种意思。
B.践阼,文中指高祖登上皇位。与“践祚”意思相近的还有“践极”“登基”等。
C.乘舆,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乘舆躬幸”意为高祖亲自前往。
D.朔望,朔日和望日。分别指旧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指逢朔望的朝谒之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林子谨守礼节。他年少遭遇家祸,被奸党连累,家中多人死去。但他变卖产业,安葬家人,丧事办得简洁而符合礼节。
B.沈林子忠心耿耿。攻下广固前,卢循派遣使者结交沈林子及他的族人沈叔长,沈林子没有隐瞒高祖,也拒绝了沈叔长的劝说。
C.沈林子深谋远虑。他的哥哥沈田子想要追击姚泓,他认为即使攻下长安,也不会得到封赏,阻止田子继续追击。
D.沈林子深得信任。沈林子两次拒绝高祖的封赏,都没得到允许;每有涉及国家军政的大事,高祖就向他询问。
【小题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叔长素骁果,高祖以超未平,隐之,还至广固,乃诛叔长。
(2)顷之有疾,上以林子孝性,不欲使哭泣减损,日夕抚慰。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敬弘,琅玡临沂人也。与高祖讳同,故称。性恬静,乐山水。为天门太守。高祖受命,补宣训卫尉,加散骑常侍。永初三年,转吏部尚书,常侍如故。敬弘每被除召,即便祗奉,既到宜退,旋复解官,高祖嘉其志,不苟违也。顺帝升明二年,谥为文贞公。敬弘形状短小,而坐起端方,桓玄谓之“弹棋八势”。所居舍亭山,林涧环周,备登临之美,时人谓之王东山。高祖尝问为政得失,敬弘对日:“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上高其言。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高祖嘉而许之。敬弘见儿孙岁中不过一再相见,见辄克日。恢之尝请假还东定省,敬弘克日见之,至日辄不果,假日将尽,恢之乞求奉辞,敬弘呼前,既至阁,复不见。恢之于阁外拜辞,流涕而去。

(节选自《宋书·列传第二十六》,有改动)

(注)①高祖,南朝宋的开国之君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史称宋武帝(宋高祖),②桓
玄,字敬道,一名灵宝,大司马桓温之子。东晋将领、权臣。大亨元年逼晋安帝禅位于己。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奉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B.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奉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C.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奉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D.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奉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古人幼时取字,成年(男20岁、女15岁)命名,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B.受命,受命于天。古代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地位,宣扬“君权神授”论,称他们当皇帝是顺从天意,接受天命。这里指刘裕接受禅让。
C.东山,指代隐居地。在今浙江上虞,是东晋宰相谢安出仕前隐居的地方。这里称王敬弘为“王东山”是说他好隐居。
D.定省,指子女早晚向父母问安。如《礼记·曲礼上》中“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这里指王恢之请假回来探望、问候父亲。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问答问题。

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也。曾祖准,高尚不应征辟。祖惔,南康太守。父叔度,恭谨有行业。

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蒲,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元嘉十三年,彭城王义康欲以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上不许。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时左卫将军范晔任参机密,尚之察其意趣异常,白太祖宜出为广州,若在内衅(谋乱)成,不得不加以铁钺,屡诛大臣,有亏皇化。上曰:“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晔后谋反伏诛,上嘉其先见。国子学建,领国子祭酒

二十二年,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是岁造玄武湖,上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时又造华林园,并盛暑役人工,尚之又谏,宜加休息,上不许,曰:“小人常自暴背,此不足为劳。”时上行幸,还多侵夕,尚之又表谏曰:“万乘宜重,尊不可轻,此圣心所鉴,岂假臣启。舆驾比出,还多冒夜,群情倾侧,实有未宁。若值忠良在朝,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伏愿少采愚诚,思垂省察,不以人废言,适可以慰四海之望。”亦优诏纳之。

大明二年,以为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四年,疾笃,诏遣侍中沈怀文、黄门侍郎王钊问疾。薨于位,时年七十九。

(选自《宋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注摴蒲:古代一种赌博的游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B.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C.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D.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铁钺,指的是刀和大斧,是处以人死刑时用的刑具,这里代指帝王赐予的生杀大权。
B. 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后妃宫中,文中所指的是前一个意思。
C. 国子祭酒,是古代学官名。晋武帝成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D. 万乘,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所以用“万乘”指天子、帝王。战国时,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尚之热心办学,反响热烈。何尚之在丹阳城外建宅院,办学校,各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称之为南学。
B. 何尚之观察入微,洞悉先机。左卫将军范晔欲图谋不轨,何尚之有所察觉,先发制人,提前平定动乱,得到皇帝的嘉奖。
C. 何尚之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皇帝想在建造玄武湖和华林园的过程中过分地役使百姓,何尚之上书阻止。
D. 何尚之为国为民,深得圣心。何尚之的进言,多能得到皇帝的认同,晚年病重,皇帝还派专人探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蒲,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
(2)若值忠良在朝,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