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圃君家传
姚鼐
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日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溉民田。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若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淫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著,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寻擢贵州都匀知府,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釐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于是调杭嘉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姚鼐日: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当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词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节选自姚鼐《周梅圃君家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河有三渠 并:通“旁”挨着 |
B.力争无少逊 逊:谦让 |
C.障山潦,导之入汾 潦:积水 |
D.身自誓不取纤毫润 润:好处 |
A.以溉民田 焉用亡郑以陪邻 |
B.以泄淫水于河 则移其民于河东 |
C.而其时海塘方急 不知其几千里也 |
D.为相知之家作家传 为击破沛公军 |
A.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
B.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
C.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
D.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
A.①②④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③⑤⑥ |
A.周克开考中举人后,先被派到甘肃陇西做知县,后来调任宁朔,主持整修了黄河边的汉来渠、唐延渠和大清渠,减轻了百姓的旱涝之苦。 |
B.周克开在宁夏任职期间,在治水等方面成绩显著,深受广大民众爱戴和感激。在山西、浙江官任上,他同样在水利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
C.周克开为人刚强正直,办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对执法不当、压榨百姓的行为敢于据法力争、直言相谏,对自己的上司宫兆麟也不留情面。 |
D.周克开发誓不谋私利,曾奉劝浙江巡抚王亶望廉洁奉公,却招来忌恨,最终被借口调离,积劳成疾,以身殉职。王亶望后因贪财身败名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