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旅夜怀远客

许 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

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异乡多远情”开篇直抒胸臆,总括全诗,表现自己的感情。
B.“家贫负酒名”,表现诗人因贪恋喝酒而使家贫如洗,内心惆怅。
C.“过春花自落”一句,“自”字用得好,表现了春花在空中悠然而落的优美姿态,与“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自”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诗人内心的闲适和恬静。
D.“竟晓月空明”一句,“空”字用得非常好,形象地说明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寓情于景,含蓄地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E.首联与颈联前后照应,“竟晓”一词遥承“梦断”,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注:请分条作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5 09:02: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运上疏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书奏,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曰:“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
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曰《谏苑》。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
(注)①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除下丧服。②舆榇(chèn):载棺以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B.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C.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D.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古代任职授官用词很有讲究,如“拜、授、除”是授予官职,“徙、迁、调”是一般的官职调动,“罢、黜、夺、免”是解除官职。
B.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天子或在京师,或出巡狩,故言行在所,文中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C.朕,第一人称代词,自古为皇帝自称,“孤”、“寡人”等词也常用以皇帝自称。
D.崩,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运敢于打击权贵,深得皇帝信任。他在担任万年县丞时,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受到武帝嘉奖,令他奏报不利于时政的大小事。
B.乐运顾念亲属,以孝闻名。他以做雇工的方式积累财物,救助陷入困境中的亲属;他尽心侍奉母亲和寡嫂,事迹被写进《孝义传》。
C.乐运秉性刚直,但仕途坎坷。他曾身居谏官之职,秉性刚直,直言敢谏,但也因此被人排斥打击,退而录夏、殷谏争事而成《谏苑》。
D.乐运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犯颜直谏。他上疏反对皇帝不按先王礼仪服丧的做法;他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述皇帝的八大过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2)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规,字威明,八岁丁所生母忧,居丧有至性。齐太尉徐孝嗣每见必为流涕,称曰“孝童”。叔父睐亦深器重之,常曰:“此儿吾家千里驹也。”年十二,略通《五经》大义。及长,遂博涉有口辩。为本州迎主簿。起家秘书郎,累太子洗马。

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为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为新安大守。父忧去职,服阕,袭封南昌县侯。除中书黄门侍郎,敕与陈郡殷芸、琅邪王锡、范阳张缅同侍东宫,俱为昭明大子所礼。湘东王绎时为丹阳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曰:“江左以来,未有兹举。” 特进萧琛、金紫光禄大夫傅昭在坐,并谓为知言。朱异尝因酒卿规,规责以无礼。

普通初,陈庆之北侵,陷洛阳,百僚称庆。规退曰:“可吊也,又何贺焉?道家有云:非为功难,成功难也。昔桓温得而复失,宋武竟无成功。我孤军无援,深入寇境,将为乱阶。”俄见覆没。

六年,武帝于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诏群臣赋诗,同用五十韵。规援笔立奏,其文又美,武帝嘉焉,即日授侍中。后为晋安王长史。王立为太子,仍为散骑常侍、大子中庶子,侍东宫。太子赐以所服貂蝉,并降令书,悦是举也。寻为吴郡太守,主书芮珍宗家在吴,前守宰皆倾意附之。至是珍宗假还,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云“不理郡事”。俄征为左户尚书,郡境千令人诣阙请留,表三奏,上不许。求于郡树碑,许之。

规常以门宗贵盛,恒思减退。后为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辞疾不拜,遂于钟山宋熙寺筑室居焉。卒,赠光禄大夫,谥曰文。皇太子出临哭,与湘东王绎令曰:“王威明风韵道上,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实俊人也。一尔过隙,永归长夜,金刀掩芒,长淮绝涸。去岁冬中,已伤刘子,今兹寒盂,复悼王生。俱往之伤,信非虚说。”规集《后汉》众家异同,注《续汉书》二百卷。

(选自《南史·梁书》)

注释:①江左,指东晋。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为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为新安大守
B.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为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为新安大守
C.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为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为新安大守
D.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为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为新安大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B.迁,古代指官员职务的变动。古代授予官职、解除官职都有相应的词,如指解除官职的词有“夺”“罢”“黜”等;授予官职的词有“除”“拜”“授”“赏”等。
C.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规定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如父母去世要服丧一年。
D.东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可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亦指太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规八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服丧期间,齐太尉徐孝嗣每次看到他哀伤流泪,很是感动,于是称他为“孝童”。
B.湘东王萧绎任丹阳尹时,他和朝廷官员宴饮集会,委托王规行酒令。王规以“从东晋以来,就没这种做法”从容应对。
C.朱异曾经因为喝醉了酒而称王规为“卿”,王规果断地指责了朱异的失礼行为。
D.朝廷征召王规任左户尚书。吴郡百姓到京城请求让王规留任吴郡,朝廷没有答应,只答应了在吴郡为王规立碑的请求。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孤军无援,深入寇境,将为乱阶。
(2)规援笔立奏,其文又美,武帝嘉焉,即日授侍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归王官①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④。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④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首联下句中“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不要再有战乱发生,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揭示诗歌主旨。
C.颔联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独守宁静的欣悦以及感慨年华易逝,期待再次为朝廷起用的出仕之心。
D.颈联另开新境,描写了“庐”中的美景,令人爽心悦目。“孤屿”与“小栏”互相映带,隐约透出作者在深山旧居里自为天地、自得其乐的心情。
E. 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小题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恋吾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