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五代)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注)①潇湘:传说舜南巡时,其妃娥皇、女英未同行,她们深感不安,随后赶去。于洞庭湖畔,闻舜已死,亲人两别,悲痛不已,溺于湘水而死。
【小题1】从字数看,《浣溪沙》属于_________;从题材看,这首词属于_________。
【小题2】本词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下阕作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5 05:45: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德王延宗,文襄第五子也。平阳之役,后主自御之,命延宗率右军先战,城下擒周开府宗挺。及大战,延宗以度下再入周军,莫不披靡。诸军败,延宗独全军。至并州,闻周军已入雀鼠谷,后主乃以延宗为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谓回:“并州,阿兄自取,今去也。”延宗曰:“陛下为社稷莫动,臣为陛下出死力战。”骆提婆曰:“至尊计已成,王不得辄沮。”后主竟奔邺。在并将率咸请曰:“王若不作天子,诸人实不能出死力。”延宗不得已,即皇帝位,下诏曰:“武平孱弱,政由宦竖,衅结萧墙,盗起疆场。斩关夜遁,莫知所之,则我高祖之业将坠于地。王公卿士,狠见推逼,今便祇承宝位。大赦天下,改武平七年为德昌元年。”众闻之,不召而至者,前后相属。延宗容貌充壮,气力绝异,驰骑行阵,劲捷若飞。倾覆府藏及后宫美女,以赐将士,籍没内参千余家。延宗见士卒,皆亲执手,陈辞自称名。众皆争为死,童儿女子亦乘屋攘袂,投砖石以御周军。周军围晋阳,延宗命莫多娄敬显拒城南,和阿于子、段畅拒城东。延宗亲当周齐王于城北,奋大槊,往来督战,所向无前。

和阿于子、段畅以千骑投周。周军攻东门,际昏,遂入。延宗与敬显自门入,夹击之,周军大乱,争门相填压,齐人从后斫刺,死者二千余人。周武帝左右略尽,自拔无路,承御上士张寿辄牵马头,佛恩及降者皮子信为之导,仅免。时齐人既胜,入坊饮酒,尽醉卧,延宗不复能整。周武帝出城,饥甚,欲为遁逸计。齐王宪及柱国王谊谏,以为去必不免。延宗叛将段畅亦盛言城内空虚。周武帝乃驻马,鸣角收兵,俄顷复振。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及至长安,周武与齐君臣饮酒,令后主起舞,延宗悲不自持。屡欲仰药自裁,傅婢苦执谏而止。未几,周武诬后主及延宗等,云遥应穆提婆反,使并赐死。皆自陈无之,延宗攘袂,泣而不言。皆以椒塞口而死。

(节选自《北齐书·安德王高延宗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B.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食/
C.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D.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主,后代的君主:历史上习惯称一个王朝或者一个国家的末代君主,如南唐的李煜。
B.儿,用于自称,既可以是子女对父母的自称,也可以是弟对兄的自称,文中属于前者。
C.萧墙,萧通“肃”,墙指“屏”,古代臣见君王,至屏处则肃然起敬,故用以比喻内部。
D.大赦,指国家遇到特别情况之时,由国家元首发布命令,赦免若干罪犯或者予以减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延宗骁勇善战,所向无敌。平阳一战,延宗率部两入敌军,所向披靡;周军围晋阳时,延宗镇守城北,执架上阵,往来督战,无人能敌。
B.高延宗临危受命,军民拥戴。高延宗登上皇位后,将全部库府财物和后宫美女赏赐将士,接见士卒时能亲切地称呼对方名字,赢得了民心。
C.高延宗控制不力,形势逆转。高延宗率军击溃周军,周武帝狼狈逃跑;胜后士兵饮酒狂欢,不料周武帝卷土重来,高延宗最终落败而被俘。
D.高延宗面对屈辱,态度激烈。周武帝令齐后主在宴会上起舞助兴,见故主受辱,高延宗悲不能禁,几次要喝药自尽,都被侍奉的婢女劝止。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关夜遁,莫知所之,则我高祖之业将坠于地。王公卿士,猥见推逼,今便祗承宝位。
(2)未几,周武诬后主及延宗等,云遥应穆提婆反,使并赐死。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杨播,字延庆,自云恒农华阴人也。祖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兴末为广平太守,有称绩。高祖南巡,吏人颂之,加宁远将军,赐帛三百匹。播本字元休,太和中,高祖赐改焉。播少修整,奉养尽礼。以外亲,优赐亟加,前后万计。进北部给事中。诏播巡行北边,高祖亲送及户,戒以军略。未几,除龙骧将军。与阳平王颐等出漠北击蠕蠕,大获而还。高祖嘉其勋,赐奴婢十口。迁武卫将军,复击蠕蠕,至居然山而还。随车驾南讨,至钟离。师回,诏播领步卒三千、骑五百为众军殿。时春水初长,贼众大至,舟舰塞川。播以诸军渡淮未讫,严陈南岸,身自居后。诸军渡尽,贼众遂集,于是围播。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水势稍减,播领精骑三百历其舟船,大呼曰:“今我欲渡,能战者来。”贼莫敢动,遂拥众而济。高祖甚壮之,赐爵华阴子,寻除右卫将军。后从驾讨崔慧景、萧衍于邓城,破之,进号平东将军。时车驾耀威沔水,上巳设宴,高祖与中军、彭城王勰赌射,左卫元遥在勰朋内,而播居帝曹。遥射侯正中,筹限已满。高祖曰:“左卫筹足,右卫不得不解。”播对曰:“仰恃圣恩,庶几必争。”于是弯弓而发,其箭正中。高祖笑曰:“养由基之妙,何复过是?”遂举卮酒以赐播曰:“古人酒以养病,朕今赏卿之能,可谓今古之殊也。”从到悬瓠,进爵为伯。景明初,兼侍中,使恒州,赡恤寒乏。出除安北将军、并州刺史,固辞,乃授安西将军、华州刺史。至州借民田,为御史王基所劾,削除官爵。延昌二年,卒于家。子侃等停柩不葬,披诉积年,至熙平中乃赠镇西将军,并复其爵。
(选自《魏书·杨播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
B.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
C.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
D.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关于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人际关系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B.华阴子是高祖作为恩宠赐予杨播的爵位,子表示爵位的等级,华阴表示封地的名称。
C.上巳是古代节日名,汉以前定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有修禊之俗,以祓除不祥。
D.朕表示第一人称代词“我”,是古代最高统治者专用的自称,太后听政时亦可自称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播出身显贵,世代为官。他的祖父、父亲均官居太守,他的父亲曾因任期之内政绩卓著,官吏百姓无不称颂而得到高祖的嘉奖。
B.杨播善战有谋,屡建战功。曾与阳平王元颐从漠北进击蠕蠕,大获全胜而还;在随皇帝南征回师时,率军殿后,待诸军渡河后,方突围过河。
C.杨播长于箭术,获得赞誉。在一次赌射中,在元遥射中箭靶正中心时,杨播不甘示弱,弯弓而发,正中箭靶。高祖以养由基作比,夸赞他的箭法。
D.杨播借占民田,被削官爵。杨播在担任地方官时,虽能救济抚恤穷困百姓,但却借占百姓的田地为己用。因此被御史王基弹劾,免去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播巡行北边,高祖亲送及户,戒以军略。
(2)子侃等停柩不葬,披拆积年,至熙平中乃赠镇西将军,并复其爵。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再思,郑州原武人也。少举明经,授玄武尉。充使诣京师,止于客舍。会盗窃其囊装,再思邂逅遇之,盗者伏罪,再思谓曰:“足下当苦贫匮,至此无行。速去勿作声,恐为他人所擒。幸留公文,余财尽以相遗。”盗者斋去,再思初不言其事,假贷以归。累迁天官员外郎,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初,转凤阁侍郎,依前同平章事,兼太子右庶子。寻迁内史,自弘农县男累封至郑国公。

再思自历事三主,知政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誉之。然恭慎畏忌,未尝忤物。或谓再思曰:“公名高位重,何为屈折如此?”再思曰:“世路艰难,直者受祸。苟不如此,何以全其身哉!”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再思对曰:“昌宗往因合练神丹,圣躬服之有效,此实莫大之功。”则天甚悦,昌宗竟以复职。时人贵彦范而贱再思也。时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刺之,再思闻之甚怒,出令言为长社令,朝士尤加嗤笑。再思为御史大夫时,张易之兄司礼少卿同休尝奏请公卿大臣宴于司礼寺,预其会者皆尽醉极欢。同休戏曰:“杨内史面似高丽。”再思欣然,请剪纸自贴于巾,却披紫袍,为高丽舞,萦头舒手,举动合节,满座嗤笑。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长安四年,以本官检校京兆府长史,又迁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兼中书令,转侍中,以宫僚封郑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又为册顺天皇后使,赐物五百段,鞍马称是。时武三思将诬杀王同皎,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并受制考按其狱,竟不能发明其枉,致同皎至死,众冤之。再思俄复为中书令、吏部尚书。景龙三年,迁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其年,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谥曰恭。

(选自《旧唐书卷四十·列传第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
B.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
C.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
D.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彦范断解其职/昌宗俄又抗表/称冤/则天意将申理昌宗/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汉武帝时开始设立,唐时期与进士科成为科举的基本科目。
B.延载,与文中的“证圣”“长安”“景龙”皆为唐朝皇帝年号,古代皇帝在国家遇到一些大事要事时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C.户部尚书,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是掌管全国矿冶、土地、赋税、财政收支的大臣。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嫔妃和所生育的皇子,或者封王的贵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再思非常善良。他到京师出差,被小偷偷窃包袱,后来这个小偷又被杨再思碰见,小偷认罪后,杨再思没有追究他的罪责。
B.杨再思屈折全身。他在朝廷任职经历了三主,虽名高位重,但他总是迎合皇帝的心意,他认为这样才能保全自己。
C.杨再思谄媚权贵。在一次宴会中,张氏兄弟戏弄杨再思,说他长的像高丽人,杨再思便贴纸披袍跳起高丽舞来迎合他们。
D.杨再思得以善终。杨再思管理政事十来年,从来没有为朝廷推举有才干的人,但一直深受皇帝宠幸,死后还被追赠,而且赐陪葬乾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速去勿作声,恐为他人所擒。幸留公文,余财尽以相遗。
(2)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并受制考按其狱,竟不能发明其枉,致同皎至死,众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