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①;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所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2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水木清华亭记

元宋本

至治三年,予过期,周君景春语予:“吾白马湖园田,予尝觞其会心亭者,吾岁再三至,至辄留数十日。虽颇野逸。吾犹以近城郭。过客夥。往往闻官府里巷事为可厌。别买小山敖山驿旁。筑亭其上。距城六十里而远,非亲戚故人来候。终岁无通刺者,其奇胜岑蔚,视白马湖不啻什百。”因共往临观,徘徊忘归,暮就宿亭中。既别君以北,怀其境,必形思梦,数数念君,为能自适。

盖亲大林丘山者,莫樵牧农夫若。然其目不知书诗。昧道理。劳斧斤耜耒。指趼,以登陟作业,虽日涉,只见其苦。常试问之,将悼其生之在野,又乌知惬心目髙深耶?知者独士大夫,士大夫有良田美池可以适者,讵止君,然不得如君者恒多。茍名士大夫,率不甘沉浮稠人中,必振拔自豪,求尺寸名,诧九族侪类,西东驰骛无已时,其乡有十年、廿年不至者,况良田美池?否则暂至,集农夫耕获校,斗斛合龠诈欺不得自休息而睡,旦复乘车骑马还市中,自适之乐夺矣。君爵禄不入心,又不肯自婴世故,闻人争竞是非,远避如不及。至山中,纳履策杖,翛然往来林下。遇田父道人,坐谈或略具酒茗资笑乐。于是山林可爱而玩者,若皆効竒以出,不为外夺故也。它士大夫能效君,则其园田讵皆无奇?是非君擅有斯乐不让,人不即之耳。

予虽知,亦无田不能自还。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惽然就枕。当是时,思自适周氏亭中,邈不可得。既以贤君,又恨樵牧农夫之悼在野也,初君求名亭以记,诺之,三食新矣,弗果。其子鼎亨游京师,复以君意趣,亨归,乃追思所履以睹者,名亭曰“水木清华”而记之。所买山在郡北,未至里许,即行田间,踸踔塍畛上。若缘山,实小阜,堕而上平。稚杉数十章,秀竦可爱。前临溪,阔四五尺,夹溪苖松无数若发。水泚然历沙石湾磴,浏浏有声。又前,则田畴迤逦。亭半出溪上,三楹,颇加黝垩,敞洁以雅。亭右山麓,青筱赤棘,中得微行。至一泓,号“龙潭”山中人传龙尝起于是,樛条灌肄绕之,水净渌,雨旱不登耗。阜之后泊旁,高山巨水弥望,势皆走亭。泰定四年三月,朝列大夫,礼部郎中宋本记。

【小题1】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昧道理   昧:不了解
B.将悼其生之在野   悼:悲伤
C.又不肯自婴世故   要:被……所缠
D.复以若意趣 趣:志向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莫樵牧农夫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幸王?”曰:“不也。”
B.穷日疲极睡 门虽设常关
C.不外夺故也 此广秦之续耳,窃大王不取也
D.山中人传龙尝起是  是饮酒乐甚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至治,是年号,“至治三年”是采用年号纪年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还有“永和九年”“始元六年”等。
B.九族,指以自己为本位的九代同姓亲族,此文中的“九族”与《荆轲刺秦王》“乃朝服,设九宾”中的“九宾”含义大致相同。
C.斗斛,是两种量器,在本文中指少量、微博,与《阿房赋》“奈何取之尽锱铢”中 的"锱铢"含义大致相同
D.与《游褒禅山记》相比,二者的相同点是都用酣畅的笔墨进行了大量议论,不同之处在于本文还较为详尽地描绘了山水之美。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惽然就枕
B.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惽然就枕
C.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惽然就枕
D.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惽然就枕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周景春起初有白马湖园田,后来因为离城太近,行人太多,常听到世俗之事,心生厌烦,于是另寻他处以闲居。
B.作者为了赞扬周景春的田园生活,分别用樵牧农夫及其他拥有田园的士大夫与之对比,主题鲜明突出。
C.作者曾答应为周景春新田园中的亭子命名,但三年过去还未兑现,恰值景春之子来, 于是回忆当年游览之景,将亭子取名为“水木清华”。
D.作者羡慕亭的闲适生活,在为其夺取名之后,自己也另在郡北买了一座山,畅游其间,颇为自适。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枓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视白马湖不啻什百。
(2)士大夫有良田美池可以适者,讵止君。
(3)是非君擅有斯乐不让,人不即之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柯九思

徐显

柯九思,字敬仲,台州仙居人也。父谦,由文学掾为江浙提举。九思以父荫补华亭尉,不就。遇文宗皇帝于潜邸,及即位,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书法名画,咸命鉴定,赐牙章,得通籍禁署。念其父谦善教,锡碑名“训忠”,敕侍读学士虞集为文以之,宠顾日隆,由是言者见忌。

公乘间跪白上曰:“臣以文艺末技遭逢圣明,而踪迹孤危,殒越无地,愿乞补外以自效,庶几仰报日月照临之万一。惟陛下哀怜幸甚!”上曰:“朕在,汝复何忧?”翌日,御史章入不报故事,谏臣言不行,则纳印请去。上重违谏臣意,而虑危公,召公谕之曰:“朕本意留卿,而欲伸言者路,敕中书除外,卿其少避,俟朕至上京宣汝矣。”公拜且泣,辞出,而中书竟诏不行。

未几,文宗崩殂,公因流寓中吴。予获从公游,语及先朝,则诵其所为诗,呜咽流涕。夫人情群居相聚则欢,相离则思,况以布衣获人主之知,抱乌号而无可宣者乎?此亦人情之所至悲也。乙巳,公与临川饶旭及予出游于上方,移舟陆庵,暨临海陈基、吴人钱逵皆会丙午过灵岩,遂天平,拜文正祠,宿留六日始归,盖欲其梦也。辛亥丙夜,暴得风疾,越六日丁巳卒,年五十四。

公善写竹石,始得笔法于文同,尝自谓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虽其妙至不言,然其生意飞动,有龙翔凤翥之状,故四方大夫士争宝爱之。又善鉴识金石、鼎彝之器。时吴人陆友号为博物,亦叹以为不及。有《任斋诗集》四卷,虞集、陈旅为之序。公没后,皆散失不传,独有诗二卷藏于家。

论曰:唐郑虔以才艺遇玄宗,号称“三绝”,特置广文馆,命虔为博士。而晚节流落,君子惜之。公亦以布衣侍天子左右,特授鉴书博士,其荣宠视虔等矣,而竟流滞以死,才之不可恃也如此。

(选自《稗史集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侍读学士虞集为文以之   旌:表彰
B.而中书竟诏不行   格:删除
C.遂天平  次:停留
D.盖欲其梦也 厌:满足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宗把内府所藏书画全部交给柯九思鉴定,赐给他牙章,让他得以遍览宫内的书籍。
B.柯九思因遭忌恨,就找机会向皇帝请求,愿意到京城之外继续为皇帝贡献自己的力量。
C.文宗驾崩后,柯九思流落寄寓在中吴,与他夫人谈话时谈到文宗,就吟起诗痛哭起来。
D.柯九思在文学方面也有所成就,著有《任斋诗集》四卷,虞集、陈旅为他作了序言。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本意留卿,而欲伸言者路,已敕中书除外,卿其少避,俟朕至上京宣汝矣。
(2)公亦以布衣侍天子左右,特授鉴书博士,其荣宠视虔等矣,而竟流滞以死,才之不可恃也如此。
【小题4】柯九思的艺术成就有哪几方面?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