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

辛弃疾

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

①此词作于淳熙十一年,辛弃疾退居带湖赋闲的第三个年头。②庚庚:纹理横布的样子。③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小题1】本词上片是从哪些方面写琴之“奇”的?词人写琴的用意是什么?
【小题2】本词下片是如何由个人的小境界上升到心怀天下的大境界的?试简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9-18 12:0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①
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②,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注】①作此词时,辛弃疾已年届40,是辛弃疾离开扬州溯江上行将赴南昌新任,在途中的抒怀。②楼观才成人已去:此句是化用苏轼诗句“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思是说三国时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词中“过眼”,是作者江行时对景物的感受;“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往事虽然记得,却模糊,表现久别重逢的感触。
B.“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归隐田园未得实现而形成的。
C.“长为客”,长期客居他乡,不但表现了词人长期为官他乡而身怀忧愤,而且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感。
D.“吴楚地,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敬仰。
E. “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己及人,“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