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刘克庄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注)①王实之、郑伯昌,均是作者的好友。三人是福建同乡,都有救国匡时的志向,因坚持正直操守而罢职闲居家乡。淳祐八年(1248)三月,郑伯昌被征召至朝廷为官,他坚辞不起,改派为“近畿”(京城附近)地方官。此词乃作者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之作。②遗直:指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之开篇气象宏大,作者借狂风骤雨、江面迷离之势烘托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坚定以及送别之际惺惺相惜的依依离情。
B.“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以实现自己的高才雄略和济世的使命。
C.“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描绘出自然界的诸多色彩,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闲居时期洒脱放浪的情趣,衬托出他们高洁的志向和行止。
D.这首送别词一扫“徬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既洋溢着个人情谊,更歌颂了高尚的志向,寄托了宏大的抱负。
【小题2】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11 04:3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刘过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琎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注)①一本题作“卢菊涧座上。时座中有新第宗室”。“菊涧”是主人之号。②刘过:南宋文学家。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③汝阳琎者:唐玄宗李隆基之侄李琎封汝阳王,借指新第宗室。④唱名殿陛:指殿试录取后宣布名次。⑤玉川公子:唐诗人卢仝号玉川子,借指宴会主人卢蒲江。⑥三千珠履:指门多宾客。语出《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开篇三句以飞剑横空的壮采象征匡济天下的奇志,极写前来应试时意气之豪迈,落笔便有非凡气象。
B.“有汝阳琎者”四句收敛前情,点明题事。及第者与落第者同一宴席,咫尺荣枯,悲欢异趣,心情自难平静。
C.“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写出词人落第后万念俱灰、借酒浇愁的无奈。
D.“未尝戚戚于怀”,极见词人平生光明磊落,不因穷达而异其忧乐的宽广胸怀。
E.创作这首词时,词人心情极其痛苦,但词的格调却异常高昂,表现得大气磅礴,不但不见穷愁潦倒之态,反倒对“新第宗室”的及第表达由衷的祝贺。
【小题2】这首词全篇都是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丰富,语言风格多变,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同类题4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高阳台·送陈君衡①被召
周密②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①陈君衡,作者友人,宋亡之后,被元朝征召至大都做官,临别之际,作者作此词为他送行。②周密,南宋词人,宋亡后隐居不仕。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前三句描写送别场景,作者用雄健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气象阔大、色彩鲜明、热烈而又整肃的郊野送行图。
B.“宝带金章”表明人物身份,同时暗示此次大都之行的缘由。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勒出人物潇洒的风神。
C.“纵英游”等三句,实写友人一路之上,登山临水,笳鼓喧喧,车马阗阗,乘骏马,携名姬,何等风流旷达!
D.下片前三句,设想友人远去冰河之域的情景,这雄浑壮阔的景象与上片送别哀伤的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E. 全词既写眼前实景,也有想象中虚景,虚实结合,深沉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复杂情感。题作“送”之,实即留之。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滴滴金·梅
孙道绚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注:①孙道绚,盛年孀居。在金兵南下之际,她同李清照一样,“飘零遂与流人伍”,流徒江南,只身寄居一室。②夷门,夷门是战国魏都城的东门,也是大梁(开封)的别称,后泛指城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词作上片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作者身处的环境,借景抒情,间接表现作者的心情;下片直接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B.“飞”字从视觉方面着笔,词人透过窗棂,只见月光飞过林梢,穿入小屋,从不眠者眼中反映出月光的动态,形象生动、深沉在情。
C.“策策”,拟声词,写风穿越竹林的声音,与击柝声、栖鸟动寒梢的声音一起,以动衬静,表现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
D.结尾二句卒章显志,点明题旨。不管月光如何照人无寐,不管风声、击柝声如何扰人清睡,词人在梦中回到家乡,得到片刻的安慰。
E. 此词上片以“栖鸟惊躁”结束,下片以“好梦惊回”收尾,一实一虚,前后对比,有力突出了离乱中词人的形象。
【小题2】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