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率会
(元)陶宗仪
林昉《田间书》载《会友人游山檄①》云:“人有残缣败素,绘一山一水,爱之若宝,售之必千金。至于目与真景会,则略不加喜,毋乃贵伪而贱真□?求乐之真,今日正在我辈。春雪既霁,春风亦和,或坐钓于鸥边,或行歌于犊外,百年瞬息,欢乐几何?肴核杯盘,随意所命,毋以丰约拘也。檄书驰告,盍勇而前?”此文殊清新。
向予避兵云间泗滨时,其地有林泉之胜,而无烽燧虞。同时嘉遁②者,皆文人高士。因仿司马温公故事③,俾予作约语云:“百岁光阴,万物乃天地逆旅。四时行乐,我辈亦风月主人。幸居同泗水之滨,况地接九山之胜。尽可傍花随柳,庶几游目聘怀。节序骎骎④,莫负芒鞋竹杖。杯盘草草,何惭野蔌山肴。虽云一饷之清欢,亦是百年之嘉话。敢烦同志,互作遨头⑤。慨元祐之耆英,衣冠远矣,集永和之少长,觞咏依然。订约既勤,践言弗替。”用附于此,以见真率之会不让游山之乐也。
(注释)①“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这里是私人信函,②嘉遁: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③司马温公故事:宋司马光罢政后,在洛阳常与元祐故老游集,号“真率会”,并作《真率铭》。④骚骎(qīn qīn):迅疾的样子,⑤遨头:宋代称太守为“邀头”。这里是做东的意思。A.也 | B.矣 | C.耶 | D.焉 |
A.“肴核杯盘”出自苏轼《赤壁赋》中“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
B.“万物乃天地逆旅”化用了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
C.“野蔌山肴”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写作“山肴野蔌”。 |
D.“真率会”是借用古人集会名称,所以高出林昉的游山会。 |
A.采用互文手法,抒发古人已远去、盛景不再的无限怅惘之慨。 |
B.采用骈偶句式,六、四字交错,整齐中有变化,富有节奏感。 |
C.“耆英”“衣冠”“觞咏”用语典雅,表达对先贤追慕之情。 |
D.“元祐”“永和”引用司马光真率会与王羲之兰亭集会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