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自上命下的用语,南北朝以前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身体尚未强壮,故名“弱冠”;后因称男子二十岁左右为弱冠。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中“东隅”指日出之处,这里表示“早上”,引申为青春,“桑榆”,指日落之处,这里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
D.“封狼居胥”中的“封”指的是古代帝王把土地、名号赐人; “烽火扬州路”中的“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划名,相当于现在的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03 04:0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
B.节选自《水浒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被分去看守草料场。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
C.课文《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雷雨》是 “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D.名著《堂吉诃德》是葡萄牙作家塞万提斯写的反骑士小说。文学评论家都称《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主人公堂吉诃德,喜好读骑士小说,整日沉溺于幻想,立志恢复古代的骑士道,一番荒诞的“证险”后,他返回故里,临终时幡然醒悟。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