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

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着那第一个下船人。那人笑着说:

请不要拦我!……

不成,你不能走!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的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的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的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闭上一只眼睛,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筸城!

远处鼓声又蓬蓬的响起来了,黄狗张着两个耳朵听着。翠翠问祖父听不听到什么声音。祖父一注意,知道是什么声音了,便说:

翠翠,端午又来了。你记不记得去年天保大老送你那只肥鸭子?早上大老同一群人上川东去,过渡时还问你。你一定忘记那次落的行雨。我们这次若去,又得打火把回家;你记不记得我们两人用火把照路回家?

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其实她那意思就是‚你这个人!我怎么记不得?

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

提起旧事,翠翠嗤的笑了。

爷爷,你还以为大鱼会吃掉我?是别人家说我,我告给你的!你那天只是恨不得让城中的那个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你这种人,好记性!

我人老了,记性也坏透了。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去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

人老了才应当守船。

人老了应当歇憩!

你爷爷还可以打老虎,人不老!祖父说着,于是,把膀子弯曲起来,努力使筋肉在局束中显得又有力又年青,并且说:翠翠,你不信,你咬。

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远处有吹唢呐的声音,她知道那是什么事情,且知道唢呐方向。要祖父同她下了船,把船拉过家中那边岸旁去。为了想早早的看到那迎婚送亲的喜轿,翠翠还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过不久,那一伙人来了,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的团总儿子模样的青年;另外还有两只羊,一个牵羊的孩子,一坛酒,一盒糍粑,一个担礼物的人。一伙人上了渡船后,翠翠同祖父也上了渡船,祖父拉船,翠翠却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拢岸后,团总儿子模样的人,从扣花抱肚里掏出了一个小红纸包封,递给老船夫。这是当地规矩,祖父再不能说不接收了。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 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祖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的把船拉动起来。

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小题1】概括文中“祖父”的性格特点。
【小题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
(2)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
【小题3】文中“翠翠”的心理有哪些变化?
【小题4】文中多次写到“唢呐”,其用意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06 05:39: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泼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必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橫牵了一段竹缆,有人过河时,把铁环挂在竹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馒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时,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馒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必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②但是,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这弄渡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里去,一面说:“大哥,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看样子不成材,巴掌大叶子,味道蛮好,送人也很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

③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和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伙伴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

文中说老人“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上文从哪几方面体现了他的“忠实”?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端午是边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划船比赛开始。每只船坐十八个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作为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同时两岸人呐喊助威。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赛船过后,是河中捉鸭,鸭子是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让士兵放入河中的。鸭子谁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端午又到了,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翠翠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那迷人的鼓声,把她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两年前的端午,翠翠挤站在大河边看划船,四只朱色长船在潭中划着,河水豆绿,天气明朗,鼓声蓬蓬,翠翠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进城的前一天,祖父几次问翠翠:“明天城里划船,你一个人去看,人多怕不怕?”翠翠就说:“人多我不怕,但自己只是一个人可不好玩。”于是祖父请城中的一个老熟人来看一天渡船,自己却陪翠翠进城玩一天。此刻,长潭里的四只红船,把翠翠的注意力全占去了,祖父似乎也可有可无了。祖父告翠翠:“人太多了,站在这里看,不要动,结束前我无论如何总赶得回来伴你回家。”翠翠答应了。

祖父回家见到替手,说想替他一会儿好让他也过河边去看看热闹。但那替手想同老船夫在溪边大石上喝两杯烧酒。谁知不到一会,那人却醉倒了。祖父为了责任又不便离开渡船,留在河边的翠翠便不能不着急了。

河中划船的已决了最后胜负,祖父还不见来。翠翠带了黄狗各处人丛中挤着去找寻祖父,但她记起祖父嘱咐她不要离开原来地方那一句话,便只好站在那石码头边等候祖父。看龙船的人也差不多全散了,河面只剩一个人在追一只白鸭。那人把鸭子捉到手爬上岸时,翠翠身旁的黄狗叫了几声,那人注意到翠翠。他问清翠翠是谁后,看到码头上已无别的人,就说:“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翠翠误会邀他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说:“你个悖时砍脑壳的!”那男的听了,便带笑说:“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汪汪的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

又过了一阵,有人拿了火炬喊叫着翠翠的名字来寻她翠翠不认识他.那人说:老船夫捎口信来,问翠翠要她即刻就回去。翠翠边走边问那拿火把的人,是谁知道她在河边,那人说是二老。翠翠说:“二老他怎么知道我在河边?”那人便笑着说:“他在码头上见你,好意请你上家里坐坐,等候你爷爷,你还骂过他!”翠翠带了点几惊讶轻轻的问:“二老是谁?”那人也带了点儿惊讶说:“二老你都不知道?就是我们河街上的傩送二老!他要我送你回去!”傩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

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老船夫看见了翠翠方面的火把,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儿埋怨,等到把船拉过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老人后,就完事了。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摘编自《边城》)

【小题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先后两次写到赛龙舟活动,一细致一简略,这样的处理既表现了边城古老的风俗之美,又避免了笔墨的重复。
B.从即使被翠翠误会,傩送也托家里的伙计送翠翠回家一事来看,傩送二老喜欢翠翠,所以他热心帮助翠翠。
C.“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一句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翠翠对祖父的嗔怪。
D.自然风光秀丽,民风古老淳朴,生活和睦安乐,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作者对自己笔下的边城流露出赞许之情。
【小题2】文中的祖父有什么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文本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