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钱塘观潮

曾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注)①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之后。②灵胥:指伍子胥。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③江妃:江上女神。
【小题1】结合诗句,赏析此词的思想感情。
【小题2】全词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势,简析其表现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08 07:51: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示季子懋修

(明)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院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不俯寻吾之所得,而复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徒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思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己而自足 矜:夸耀
B.不得已黾勉从之 黾勉:尽力
C.艺本不佳,于人何    尤:错误
D.固望汝等继志武 绳:继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遂至匍匐归 穷山之高
B.而俯首就矩矱也 臣具表闻,辞不就职
C.不俯寻吾之所得 今君亡赵走燕
D.吾言止此矣,汝思之  奔车朽索,可忽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张懋修的一封书信,信中他帮助儿子总结了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不是才质不聪敏,而是与儿子好高骛远、涉猎太广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科举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希望儿子脚踏实地,不要重蹈自己失败的覆辙。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仿效古人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A.
固 闻 汝 终 日 闭 门 手 不 释 卷 乃 其 所 造 尔 尔 是 必 志 骛 于 高 远 而 力 疲 于 兼 涉 所 谓 之 楚 而 北 行 也 欲 图 进 取 岂 不 难 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
(2)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湄丘草亭记

明邢宥

文昌东昆港之北湄,有丘狭而长若埭者,延亘六七里,内藏一丘,隆然深秀,外夹平畴,邢氏居之,逮今十余世为斯丘之主。

丘主人之孙宥,拜官南台,不俟老而致其事。既还故土,喜初志,乃伐丘之树为楹,斫丘之竹为椽,筑丘之土为墙,又剪丘之茅以苫盖之,作亭一间于旧居之前,匾之曰“湄丘草亭”。客至即之茶,客退则亭虚而静。春风秋月,冬暖夏凉,野树垂阴乎前后,梅竹桑麻交翠乎左右。亭主人俯仰瞻盼其间,意方有适,则检床头残简,或唤瓮底新醅,且研且酌,探颐陶情以消闲旷。兴发则扶筇曳履,从一二童子徐步以出。或登丘隅,或临水湄,望浮云而觇飞鸟,观新涨而玩游鳞,心目以豁,志趣以舒,兴尽还乎亭。神疲力倦,则隐郭几以懒癖,卧陶窗以遂黑甜。出而还,立而坐,睡而起,油油然率从意适,无所羁绊。以乐馀生,志意颇足,不知旁之人以为何如。

亭荫草,非自矫也,取蔽风雨,草于瓦也。丘加新名非立异也旧曰水吼偏于水曰黄岭偏于山必兼山水而名之不曰湄丘不可也。吾将散吾情,故作湄丘之草亭。吾将漫吾游,是以合水与山以名吾所居之丘。谓吾丘无平泉绿野之侈,亭不似休体熙熙之雅,不足以乐,是未知吾之所以乐也。吾之乐,盖将拉无怀氏之民而友之,相与游乎太古。否则愿田舍翁揖而进之,共作农谈,不爱见乎车马客与之话时事也。丘宜乎约,亭宜乎朴,不宜侈且雅也。雅吾不为,侈吾不能也。

成化甲午夏四月吉湄丘记。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还故土,喜初志 遂:顺遂
B.客至即之茶   延:招待
C.则隐郭几以懒癖 徇:顺从
D.草于瓦也     易:变换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作亭一间于旧居之前    尝问天下疾恶者
B.兴尽还乎亭   秦人拱手取西河之外
C.亭荫草,非自矫也 处涸辙犹欢
D.谓吾丘无平泉绿野之侈若知我不降明 知我不降明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愿田舍翁握而进之”中的“拇”为古代礼仪。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以招手示意为主。
B.第二段在写建亭时提到了“楹”和“匾”“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即“对联”。“匾”则是题字的长方形牌子。
C.“卧陶窗以遂黑甜”一句中,“陶窗”暗用陶渊明诗文。陶渊明诗文中常有“倚窗”的行为,如“倚南窗以寄傲”,邢宥借“陶窗”表达闲适之情。
D.结尾段“四月吉”中的“吉”,指“朔日”,即农历每月初一。农历每月十五称“望”,“朔日”的前一天称“晦”。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丘加新/名非立异也/旧曰水/吼偏于水/曰黄岭/偏于山/必兼山水而名之/不曰湄丘不可也
B.丘加新/名非立异也/旧曰水吼/偏于水/曰黄岭/偏于山/必兼山水/而名之不曰湄丘/不可也
C.丘加新名/非立异也/旧曰水吼/偏于水/曰黄岭/偏于山/必兼山水而名之/不曰湄丘不可也
D.丘加新名/非立异也/旧曰水/吼偏于水/曰黄岭/偏于山/必兼山水/而名之不曰湄丘/不可也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湄丘草亭的由来,描写湄丘草亭的胜景,展现了作者的游玩之乐,叙议结合,言简意赅。
B.作者未老而辞官,修亭以安享生活,详细地叙述了游玩的快乐,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与追求。
C.对于别人批评自己的亭子不华丽不雅致,作者并不反对,只是不刻意去追求奢侈和雅趣,表现了作者纯朴自然的性情。
D.作者指出自己的真正乐趣是与田舍翁交流,而不喜与“无怀氏之民”及“车马客”为伍。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邢氏居之,逮今十余世为斯丘之主。
(2)兴发则扶筇曳履,从一二童子徐步以出。
(3)吾将漫吾游,是以合水与山以名吾所居之丘。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静台先生传

明朱鹤龄

①先生讳伟,字道升,少育于沈给谏仲子嘉谟家,从其姓,后乃归宗。先生幼而至性过人。母目矐,以舌舐之,竟复其明。七岁丧母,每哀啼,父为之感泣,先生乃更破涕为欢。父疑之,阴察枕席,皆斑斑泪痕也。读书沈氏塾中,有神童称。嘉谟奇其颖悟,庙见而子之。弱岁名籍甚,试冠军。

②嘉靖壬子举于乡,所制经义为世宗尚,自王文恪四家而下,即屈指及焉。屡困公车,笃志圣贤之学,与唐公荆川、许公敬庵、耿公楚侗讲明濂洛渊源。其学以主静为宗,验之行履,动止皆有绳度,海内从学者数百人。

③尝过鄱阳湖,巨盗胁之以刃,端坐不慑。盗异之,发其篋得刺,罗拜而去,其名行为人所重如此。先生衔沈氏恩,思报之。嘉谟子死漕卒之难,家政旁落。先生白备兵使者蔡公,置佼奴于法,为经纪其家,家复振位。从子琦、琉、珣,少皆有颖质,先生痛其失帖,躬督课之,卒皆成进士。

④万历庚辰复上春官不第,乃谒选得南阳府推官。唐藩左右不法者悉捕而丽之。暇则引诸生与之谈说经义。行部开封,汝宁有进例金者,立却之。暑篆内乡新野二邑。课农桑,行乡约,不事捶楚,专务以德化民。奸宄革心,狱讼衰止。

⑤应擢台省,当事欲为庚数年。先生曰:“某岂欺君父以美官者耶?”不可。稍迁工部营缮司主事。课税荆关,荆故脂膏,先生为文矢江神,不以一钱润私橐,尽弛商人法外征。濒江沙市,十里泥泞没骭,先生捐俸筑石堰,植以榆,行旅便之。会言者先生不赴部考核为非。制下工部覆,具言荆厂竹木自四川建昌诸路浮江而下,而彼地连岁用兵,商贾少至,以故税额减于前,实无赃私可摘,请特免考核。诏许之。

⑥先生既归,键户养疴,终日默坐,竟至贫困不给。以癸已十月卒,年七十有一。传称躬行君子,庶几无愧焉。所著《学聚録》《正学编》等行于世,学者称为静台先生。

⑦李临川先生曰:尝见静台先生住京师崇国寺中,朝幕静坐。每月朔望必书至圣先师孔子之位,侍坐移时,方课学业。弟子问故。先生曰:“可为求放心一助。”先生尝额其书斋云:“无求胜在三公上,知足常如万斛余。”

注:①庙见,婚后择日率新娘至夫家宗庙祭告祖先。②唐藩:明代南阳藩王朱桱 。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岁名籍甚,试冠军 辄:总是
B.唐藩左右不法者悉捕而丽之  辟:死刑
C.某岂欺君父以美官者耶 市:购买
D.会言者先生不赴部考核为非  劾:揭发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幼时性情淳厚过人,因其孝心而使母亲复明。在沈氏塾中读书时,有神童之称。沈嘉谟见其聪慧有悟性,把他当做儿子抚养。
B.先生乡试考中以后虽然屡屡不能考中进士,但他与唐荆川、许敬庵、耿楚侗等人研究周程理学,而且做到知行合一,因而海内知名。
C.为报答沈氏的养育之恩,在沈家没落之时,先生向备兵使者蔡公禀报情况,将佼奴绳之以法,帮助沈氏恢复了家业,并教导其侄辈学业。
D.先生住在京师崇国寺中时,每月初一、十五必定先书奉孔子之位,才给弟子们传授学业,并告诉弟子这样做才可以更加放心地做学问。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异之,发其篋得刺,罗拜而去,其名行为人所重如此。
(2)课农桑,行乡约,不事捶楚,专务以德化民。奸宄革心,狱讼衰止。
【小题4】文章第六段说“传称躬行君子,庶几无愧焉”,静台先生的哪些形象特点让他无愧于“君子”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