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多知之,数相荐举,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弭从。及河北平,汉与诸将奉图书,上尊号。光武即位,拜为大司马。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襄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动掠群盗。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明年,鬲县五姓共遂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天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二十年,汉病笃。及,赐谥曰忠侯。送葬如大将军霍光故事。

《后汉书·吴汉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皮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B.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C.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D.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亭长是基层官吏,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
B.光武是西汉王朝建立者刘秀的谥号,他结束军阀混战局面,定都洛阳,励精图治,史称“光武中兴”。
C.移檄指发布檄文,檄是古代官方文书,多作征召、晓谕、声讨等使用,插上羽毛传递紧急军情叫“羽檄”。
D.薨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天子死曰崩,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临危不惧,振奋将士意志。他与周建的军队交战伤了膝部,为消除恐慌,他裹好膝伤,杀牛犒劳士卒,勉励部下建功封侯,最后打败周建。
B.吴汉沉着冷静,不战而能平叛。鬲县五姓反叛,共同驱逐守县官吏,他禁止诸将进攻,命人逮捕守县官吏,派人到城中道歉,五姓就相率归降。
C.吴汉忠于职守,得到皇帝信任。征伐时,皇帝没有安定下来,他就不休息,他主管军事,勤于修理兵器,皇帝给他很高评价,他去世后,葬礼隆重。
D.吴汉不贪私利,严格管束家人。他外出打仗时,妻儿在家购买田业。他认为军队供养不足,不应多买田宅,因此责备他们,把田宅分给了百姓。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
(2)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08 07:46: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节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得府君书(_______)  (2)卿当胜贵(_______)
(3)叶叶相交通(________) (4)多后世人(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尔妾亦然
(2)渐见愁煎迫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1)蹑履逢迎 (2)枝枝覆盖
B.(1)自名鸳鸯 (2)此其所以快哉者也
C.(1)作计尔立 (2)今得玩之几席之上
D.(1)戒慎勿忘 (2)久,能以足音辨人
【小题4】联系整个作品,从结构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治学  (东汉)徐幹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兮B.哉C.夫D.矣
【小题2】(小题2)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3】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
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
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
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
【小题4】(小题4)赏析第⑤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5】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