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祈雨娘

哥舒意

那个叫雨城的孩子告诉我关于祈雨娘的故事。

我们住在一个总是下雨的小城。这里雨水充足。在非常安静的雨天,仿佛可以听见某种特别轻的脚步,轻轻踏入雨里,这是祈雨的舞蹈开始的声音。在窗口的孩子会一直望着祈雨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有撩人心魄的美丽。有时就连上课的老先生,也会忍不住从讲台上往雨中观望。

我和雨城第一次说话是在我家的修伞铺。那天女孩雨城来我家的伞铺,父母不在,我一个人看着铺子。

“我来拿伞。”她轻轻说,“我妈妈的伞。”

在不祈雨的雨天,祈雨娘也是打伞的。那把颀长的竹伞,是我的爸爸特意制作出来,作为祈雨的道具交给祈雨娘使用。她在跳祈雨之舞时,会打开它,以抵御降临人间的厄运。

每一次伞坏的时候,都是雨城抱着伞来修。她问我会不会做同样的竹伞。我说我从小就是做伞的学徒,爸爸说,等我小学毕业,就让我正式在铺子里做事。然后雨城就以一种忧虑的目光看着地上的雨水。

“我爸爸不是雨城人,我妈妈嫁给他,可是还是回来了。”她说。

我们小学的最后一年,老先生“仙去”了。学校在操场上办了追悼会,追悼他还俗后当老师的人生。先生走了后,学校里有半年找不到老师。新的先生在一场夏雨后来到了雨城。他是个年轻的读书人,听说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来这里。他一个一个把我们找回了学校,开始给我们上中学的课程。

先生在雨声中给我们讲述古代的诗歌。雨点的节奏变了,雨声变成了某种仪式的一部分。他在讲台上往外看,看见白布长裙的女人在雨中跳舞,那舞蹈犹如雨天的一部分。她的舞姿总是配合着雨势,又或者是天降的雨,总是配合着这个跳舞的人,她仿佛通过操控自己的肢体,来操控着世间的雨。

有一首关于扫晴娘的童谣。先生念给我们听。

 “扫晴娘,扫晴娘,但愿明天是个好天气。如果是这样,就给你个金铃铛。扫晴娘,扫晴娘,但愿明天是个好天气。如果是这样,就给你美味的酒。”

先生许愿留下三年,带一届学生。等到新的师范生来到这个小城接替他为止。据说在南方的海边,有一座刚造起来的城市。他也许会去那里。

先生来了以后,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寒暑两假留下了,就连过年也没有离开。这里有雨中跳舞的女人。她祈求悲苦的雨,化成安详的雨。祈求受难的雨,化成温和的雨。祈求凄厉的雨,痛快下起。祈求郁结云端的不幸,化成连绵的雨水消逝。祈求这世间男女的离别伤悲,化成润泽祝福之雨水。

先生走的那天,人们意外地看到了雨城。雨城带着自己的包裹,跟在先生身边。她的妈妈一直送他们到外镇的码头。她穿着祈雨的白裙。然而那天没有下雨,祈雨娘也没有跳舞。

雨城说,妈妈让她跟着先生去外面的城市,继续读书,她还想读中学,读大学。我远远地看见雨城在码头上和她妈妈告别。她上了船,打开我第一次做的那把青色的竹伞。先生和雨城的妈妈说了很久的话,很久以后,雨城的妈妈还是摇了摇头。先生提着行李上了甲板,由船载着渐渐远去。

雨城的妈妈没有离开。只有当她不再是祈雨的女人,她才能去别的地方,去和女儿在一起,去和她真正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

先生和雨城没有回来。祈雨娘仍然在祈雨,等待下一个祈雨娘的出现。可是这么多年过去,除了她以外,没有人再拥有过祈雨的能力。也许是报纸和电视上说的那样,新的时代到来了,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我们越来越少看见祈雨娘在雨中跳舞。因为雨城的雨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多外地来的人来到附近开山砍树,涸泽而渔。架桥铺路,建造高楼。他们对祈雨娘的兴趣大过对祈雨的尊敬,仿佛是观看表演一样,兴高采烈地围在周围,破坏了我们关于祈雨的古老规矩。

雨水消失以后,雨具这一行就衰败了。我和很多伙伴一起,去了繁华的城市。

在离开雨城以后,我去过下游的河城,但在那里没有雨城的名字。我路过先生的家乡,那里的空气里飘散着油墨的香味,有很多的书店和年轻的读书人,可是先生不在其中。后来我和很多年轻人去了那个异常年轻的南方城市,那里需要年轻人就仿佛下雨需要雨伞。我在那里没有遇到先生,没有遇到雨城和她妈妈。她们像是消失在我路过的每一座城市,我看不到她们。我还记得下雨的时候。当雨水消失以后,所有的雨水都在怀念雨城。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将“祈雨”作为叙写的主体,用富有诗意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幅唯美的场景,表现了古老雨城的自然美、风俗美和人情美。
B.小说细腻地刻画了祈雨娘对“祈雨”的诚挚和坚守,但她最终没有等到新的祈雨娘出现,而“祈雨”的古老也在现代文明中消失了。
C.作为祈雨娘的女儿,雨城想像“我”跟随爸爸学做伞一样学习祈雨,但最后她不得不听妈妈的话跟着先生去外面的城市上学。
D.小说通过刻画一系列人物表现了传统文明的式微:老先生“仙去”,年轻师范生到来又离开,雨城外出读书“我”和很多伙伴最终也离开。
【小题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我”离开雨城以后,多次寻访,再也“没有遇到先生,没有遇到雨城和她妈妈”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10 06:46: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溪涧的旅次

刘克襄

①迩来入山赏鸟时,逐渐地脱离森林的核心地带,转而喜爱沿溪跋涉了。

②可能是年近三十吧!我想自己已变得容易感受孤独。而溪涧似乎存藏着一股山中最旺盛的生命力能够给予我强烈的安全感。因溪涧向下流出,最后势必汇入平野的河川,便莫名地依赖这种源起的亲密,进而支持自己到山里继续活动的欲望。几经思虑,为求观察的方便,调适这种情绪,我抵临的所在直指山谷,位于八百公尺上下的溪涧。那里是溪鸟永远的家乡。我所逗留的溪涧世界,不是坐落于浓荫密林的瀑布地带,也非切穿两座高耸山峡下的急流,而是横陈两岸较平坦、开阔的森林,同时短距离即微有起伏的溪道。这种溪道长则一两公里,短则一两百公尺时便形成一个独立的小天地,每一个山回溪转以后,就出现另一个类似的溪涧王国。

③为了观察溪鸟,连续两三个钟头枯坐在岸石后,我已习以为常,溪鸟们多半没有这种镇静功夫。在这个王国里,枯坐等于毁灭。食物不会自己送上门来的,每隔一段时候,溪鸟们都靠着不停地移动位置,巡行于自己认定的领域里寻找食物。溪鸟的种类虽少,觅食的花招却百出,各有各的特色。

④有一次,我尾随一只河鸟,观察它的觅食方法,觉得那是平生所见最奇特的鸟类。它不像山鸟一样逐林而居,或者像水鸟沿着岩礁、沙丘海岸栖息。只是固定选择一段水流汹涌的溪道,顺水而下,时而浮游,时而没入水中,每游完一小段后,便跳上岩石小憩,瞬间又没入水中。游了百来公尺后,它才折回,飞到原先的地点,再度潜入溪里。

⑤鱼狗的捕鱼方法也是独一无二。虽然是体型最小的溪鸟,它却最聪明慧黠。同样的有着长嘴,也是善于等待的捕鱼者,它不像小白鹭捕到鱼顺口便吞进去。鱼狗发现猎物时,总是巧妙地利用垂直降落的重力,从空中俯冲而下,潜入水中戳鱼而上。然后,衔至附近的岩石,慢慢处理。铅色水鸫却像直升飞机的起落。当它立足于岩石时,会经常不断地往空中跳飞,再落回原地。

⑥当整段溪道的觅食活动热络时,如果用卡通影片描述,我仿佛进入一个圣诞大餐的会场。鱼狗像饕餮的小猪,想吞掉比它大的苹果。小白鹭一如盘口大开的牝猪,张嘴就是一块完整的蛋糕送进,毫不溜嘴。铅色水鸫正是专挑一粒粒朱红樱桃啄食的小鸡们,整日吱叫不停。至于河鸟,像极了钻入蛋糕里囫囵吞枣的小老鼠,东奔西窜永远是忙碌的。

⑦这就是溪涧王国君父们的生活方式了!溪鸟们一如其他动物,顺着自然环境的变迁,早已学会调整自己去配合。溪鸟能生存下来,也是基于此因。这种改变是经年累月的结果,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若是人为的突然破坏环境就迥异了。虽然人为破坏也不可能会衍发另一种进化,只是大部分的结局都是绝种,不然就是消失。

⑧研究鸟类的巢穴也是门大学问,长期逗留在溪涧里,我也强求自己寻找每种溪鸟的巢穴,虽然没有受过专门找鸟巢的训练,以自己的经验与花费的时间,我想应该不难找到。结果迄今只找到一个。能掩饰得十分隐秘,让其他动物难以发现,仅凭此,我认为溪鸟们也是一流的建筑家。旅行溪涧也有一段时日,只找到一处鸟巢,我并不觉得丢脸,河鸟的巢穴也是去年才首次被人发现。

⑨最近,传闻有人学到专门找鸟巢的技术,也听说十分灵验。我颇担心此事,这跟学会开门锁一样,专家学会了当然便利研究,捕鸟的人懂得这门技术,溪鸟可就惨了。

⑩我以严肃心情观察的时间不算长,大约是冬末至春初间的冷雨期。不像观察水鸟曾经耗费冗长的四季。近来,我也宁可坐守这个小而完整的天堂。它不像水鸟的世界幅员广袤,跨洋又跨国,随便一个过往的驿站遭到破坏,连带的整条迁徙线都受影响。溪涧的天地是固定不变的,溪鸟们也不需具备长途跋涉的能力,一道河段便自成一个王国。在非人为破坏下,也能从自然的一时失衡中迅速矫正过来。纵使最严重的常见的山洪暴发,经过一段时日的自我疗伤,蚊蚋、蜉蝣等小虫又会出现,溪哥、石斑等小鱼也溯游而上,溪鸟们自然跟着回来,继续原先的主宰生活。

⑪前些时,有位专家担心立雾溪上游建火力发电厂,将导致水位落差改变,喜欢在含氧量水域活动的蚊蚋小虫也随之消失,间接影响溪鸟的存亡。影响有多大呢?是否因了发电厂的出现,造成下游溪涧王国的毁灭?伤害是必然的。据闻大甲溪的达见水库筑成后就有如下的例子:原本活动频繁的铅色水鸫与河鸟顿时消失,因为喜欢急湍的蚊蚋小虫绝迹了。日后,鱼狗也幸运不到哪里去,有些地区堤坝出现以后,不少习惯上溯产卵的鱼族回不去时,迅即遭到绝种的命运。这时除了水库外,鱼狗也无法跟随上溯。

⑫往昔,水鸟神秘的迁徙行为以及按时南北漂泊的生活一直使我着迷。完成观察后,看到原本要设立保育区的沼泽继续遭受破坏,我好像是自己做错了事一样,再也不愿去涉足。幸好还有溪涧可以慰藉,只是它又能维持多久?我的同胞们最懂得利用自然的一草一木,总有一天他们也会完全开发这里。与鸟一样,我将被赶得无处可去。

注:刘克襄(1957年—),台湾台中县人,作家、自然观察解说员。本文有删改。

【小题1】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③段中,两个加点词“枯坐”的含义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小题3】请对第⑥段的描写进行赏析。
【小题4】第⑧段中,作者只找到一处鸟巢,为什么“并不觉得丢脸”?
【小题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河段在人为的破坏下,也能从失衡中迅速矫正过来。
B.作者着迷于水鸟往昔神秘的迁徙行为及按时南北漂泊的生活。
C.文章表达了溪涧被人开发,“我”将失去寻找水鸟地方的担忧。
D.文尾的“最懂得利用自然”,运用反语讽刺了“我”的同胞们。
【小题6】台湾作家龙应台评价刘克襄是“自然诗人”,结合本文,请对龙应台的评价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早先人们常常使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逐渐兴起。据估算,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为 200 亿千瓦(K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几年是一个发展较好的时期:欧洲风电行业框架立法以及欧洲对2020年风电行业的明确目标,能够确保行业的稳定性;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仍然较快;中国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势。当然,也有类似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一类政策的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

(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2月8日《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材料二:

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2010年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此后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逐渐拉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据统计,2016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已达到168.73GW,占全球比重高达34.48%。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变化


注①1Gw=1000kw。②YOY,增长率,是指当期的数据较去年同期变动多少。

(资料于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三: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它不同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

(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

材料四:

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风电稳步发展。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倾向数据看,2016年新增装机将向河南、山东、湖南等中东部、南部等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截至 2016 年底,随着第七批风电能源补贴目录项目的申报,补贴将逐步解决,补贴时效也将提速。2016 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平价的意义在于,风电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具备与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行业的存续不依赖政策的波动及补贴的缓急,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获得永续的生命力。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比如有一种分散式风电,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体量小、投资少,就成为民营资本投资风电项目的首选。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如天润、新天绿色等。

(摘自东吴证券公司《2017年风电行业深度报告》)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来自于欧洲风电行业的框架立法、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较快和英国取消风电优惠等。
B.较之于2015—2016年,起初的2006—2007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加的数量减少,增长速度放缓。
C.根据材料二中各个年度的累计装机容量、累计装机增长率,我们能够了解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的情况。
D.因为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所以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非常适合风力发电。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政府在风电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小题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足下虑之 更:更加,愈加
B.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
C.而右手其胸 揕:刺
D.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见:被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封建时代常把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人称为太子。
B.卿,文中指古代对人的敬称,文中的“竖子”则是对人的蔑称。
C.我国古代割颈而死称为刎,也可称为颈,而吊死则称为缢。
D.祖,文中指临行祭祖宗,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於期因为家境贫困归附太子丹,得到太子丹的重用,在荆轲提出要樊於期的首级来完成刺秦王计划时,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B.荆轲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表现了荆轲为国分忧的思想品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②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从7月1日起实施。在《条例》的配套制度方面,《贯彻(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将要制定18个配套文件,在市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宾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目录、餐饮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用品目录、公共机构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目录、垃圾分类目录及投放要求、生活垃圾处置总量控制办法等已陆续出台。

上海市不断完善监督管理系统,执法检查力度空前。截至6月25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开展执法检查1.39万余次,依法查处违规案件1224起,教育劝阻13739人次,督促整改7822起。

(《中国青年报》2019年6月28日)

材料二: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摘编自何海生等《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19年02期)

材料三:

让公众支持和践行生活垃圾分类,不仅仅是让大家在花花绿绿的分类图前学习,还要深刻了解垃圾分类的原理和后续利用价值。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无疑分别自成体系,有模糊不清的,丢入其他垃圾桶中进行高温焚烧肯定有效,但也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湿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区分,除了汤汤水水,其余既可发酵,也可焚烧,两种资源化利用方式都可以。因此,可不必纠结哪种方式更优而唯一指定类别。

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分为分类投放、收集和转运及安全处置几大环节。其中,垃圾是否分得开要靠居民动手,是基础性工作;有序收集、转运和安全处置则有赖于公共服务体系

和配套建设,最终的目标是确保各类生活垃圾有合适的归宿。两个环节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特别是应该依据各种生活垃圾的利用方式来确定如何开展前端分类,两者对接顺畅,才能实现源头分得开、末端用得好的理想状态。

(《垃圾分类,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光明日报》2019年7月29日)

材料四:

垃圾被称为“放错位置的资源”。如何让这些资源重新归位?各国经验表明,从源头分类处理垃圾,有助于最大限度回收利用资源,解决垃圾“围城”的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日本:接近极致的分类

日本东京曾深受垃圾围城和环境污染困扰。1970年底,日本国会全面修改《清扫法》,制定《废弃物处理法》,以遏制废弃物排放,对废弃物进行适当的分类、保管、收集、运输、再生和处理。

在东京街头和居民区可以看到众多垃圾回收点,这些回收点上均贴有投放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时间,如一周7天什么时间丢弃什么垃圾。如果胡乱丢弃垃圾将会受到罚款甚至监禁处罚。

德国:细节不断优化

德国将生活垃圾大致分为不可回收垃圾、包装垃圾、纸质垃圾、生物垃圾、电子垃圾、玻璃垃圾等几类,它们的归宿是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在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参与下,德国孩子从小就学习垃圾分类方法,把它当作自然而然的事。

(《如何让放错的资源重新归位,各国垃圾分类有妙招》新华社2017年4月17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部分人认识到垃圾分类是环保行为,并愿意遵守,但他们中却只有23.81%的人能做到经常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B.近1/4的被调查居民认为,垃圾分类的相关设施未完善,这无疑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C.10.95%的被调查居民从不进行垃圾分类,16.lgo-/o的视情况而定,这说明培养居民正确投放垃圾的习惯任重道远。
D.被调查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态度和在生活垃圾处理上的做法存在较大反差,说明在垃圾分类问题上知易而行难。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市规定宾馆、餐饮行业、公共机构明确不主动使用一次性用品的目录,这将对它们的服务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B.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垃圾处置的基础,而后续的收集和转运及安全处置环节也非常重要。
C.日本东京曾深受垃圾围城和环境污染困扰,为解决这些问题,日本国会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遏制废弃物排放。
D.德国根据颜色把生活垃圾分为不可回收垃圾、纸质垃圾、电子垃圾等,是从细节上不断优化垃圾分类的具体表现。
【小题3】假如你是一位市长,你的城市尚未实行垃圾分类,上述材料对你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何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