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 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开头两句,交代时令是秋季,地点是山间小路,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被贬后的失落伤感。
B.第二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 “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C.第三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意境凄凉萧瑟。
D.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树而产生了思乡之情。
E. 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小题2】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试举两种并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8 05:24: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④,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江临海人。本词作于1134年冬,词人时年五十岁,此前,他曾撰写《东南防守利便》上奏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收复中原,不被采纳。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④吴兴:今浙江湖州市,词人当时意将隐居于此。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开头即提供作词背景,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B.“岁华销尽客心惊”,指经历岁月的动荡之后,看见漂泊异乡、年华老去、容颜无华的词人,友人倍感惊诧,凉意陡生。
C.“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词人衰老与落魄的形象,也是对“岁华销尽”的具体说明。
D.最后两句为全词添了些许亮色,词人劝慰故人,也是自慰:不要因“夜雨”而发愁,有“小窗灯”作伴,足以感到欣慰和愉悦。
E. 这首词感情真挚,情感表达形式多样,通过巧选意象、描摹情状、自问自答等手法传达真情,感染读者,直抵人心。
【小题2】这首词意境真切,情感丰富,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