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开头两句写荷花所在之地。“杨柳”、“鸳鸯”,用来陪衬荷花之美丽。
B.上片写虽然有人采莲,但蜂和蝶不知荷花幽香,断然不来,写出荷花的幽独。
C.词作既表现了荷花无人欣赏的寂寞,也抒写出芳华零落的悲苦。
D.词作运用双关、拟人等多种手法,既写荷花处境,也咏荷花情怀。
【小题2】请赏析本词的最后两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17 12:45: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
②
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
③
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由苏轼命名。②病来,病愈之后。③黄华,菊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以轻雨将住、蝉声起鸣起兴,以蝉的“得意”烘托自己病愈后的愉悦心境;次句由“听”转“见”,心境也由愉悦转为感伤。
B.诗歌颔联写自己病愈之后频频饮酒不知满足,以此自娱;梦醒后倚楼遐思,心中充满温情,与题目中的“快哉”一词相合。
C.诗歌颈联从上联的忆想回到现实,倚楼所见,夕阳之下,鸦投古刹,芳草萋萋,营造出凄迷的意境,情景交融。
D.诗歌尾联“秋风发上生”化用了李贺“秋夜明,秋风白”的诗意,既指鬓发斑白,也让人顿生清冷之感,用语新颖蕴藉,不落俗套。
E. 本诗突破常见的“起承转合”模式,将写景和抒情的内容参差穿插,跌宕回旋,用笔十分灵动;末句以景结情,含无尽之意于言外。
【小题2】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伴云来(天香)
贺铸
烟络横林,山沈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骎骎:马快跑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烛映”两句细致地描写了烛影摇曳、蛩声颤抖的客舍环境,而“共苦”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呈现了词人愁苦的心境。
B.“不眠”两句从听觉的角度、用想象的手法描写因思念征人而夜不能寐的闺妇挥杵捣衣,侧面烘托了词人对伊人的思念。
C.“惊动”两句用倒装的形式、比喻的修辞表述时光如奔马,以此表现时序变化之快,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震惊和对人生的感慨。
D.“当年”四句叙写了青春幻想在生命历程中破灭的状态,“幽恨”句含蓄地将自己因今昔之落差而引发的遗恨情绪表露出来。
E. “赖明月”三句写词人希望明月能陪伴自己飞回当年与伊人的欢会之地,表达了词人客居他乡一心想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
【小题2】请简要赏析上片中“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三句中的“络”“逦迤”两个词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青玉案
贺铸
①
凌波
②
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
③
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①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青玉案》是北宋著名词家贺铸的代表作,被人誉为“绝唱”,广为流传,作者因此诗尾句被称为“贺梅子”。这似是一首恋词,但却写于词人的晚年,其中想必另有寄托。
B.起首三句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尘,罗袜生尘”,美人凌波微步,不过横塘,翩然径去,只能目送芳尘,惆怅极矣。“但”犹言仅、只。
C.“锦瑟”一句提问,化用李商隐《锦瑟》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悬揣佳人抚琴何人聆听,既是问人,也是自问,暗暗关合自己的遭际。
D.“月桥”两句,想像其人的住处,笔触由内及外,月桥花院言其环境幽美,琐窗朱户言其房室富丽,佳人深闺幽居,外人不可得至,只有春光可及。可见,词人不独目送,亦且心随。美人迟暮之寂寞可见。
E. “飞云冉冉蘅皋暮”是作者所居之地眼前的景色。谓词人独自痴立于暮色中,望佳人渺无踪迹,心中无限惆怅,提笔写下了断肠词句,自诩为“彩笔”“新题”。
【小题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请分点作答)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芳草渡
宋·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
B.“捻青梅”的“捻”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捻梅的形象。
C.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
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
E. 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小题2】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越人 紫府东风放夜时①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的。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首句“放夜”点明时间,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可以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
B.上片第二句写词人与佳人归来时的情景,这位佳人步态似莲,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C.上片三、四句通过“五更”和“十里”写曲终人散之后,借灯火阑珊写词人的失落之感。
D.下片前两句为虛写,写梦中炉香袅袅,处境孤凄,醒来后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
E. 梦中的欢乐情景与梦醒后的凄清和失落形成对比,含蓄表达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感。
【小题2】赏析“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表达的精妙之处。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贺铸(1052-1125)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