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各题。

尉迟杯·离恨

周邦彦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①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注]①冶叶倡条:指歌妓。

【小题1】“尉迟杯”是这首词的_______。
【小题2】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中“淡月笼纱”化用自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表现了夜晚的隋堤大路上雾气弥漫、月光清冷的朦胧景象。
B.下阕主要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词人对于京华深深的眷恋之情。
C.本词最后一句“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写得十分拙直、率真,感情不够含蓄,却格外朴实浓烈。
D.整首词主要通过对于往昔美好岁月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宦途中,不愿别离的忧愁。
【小题3】上阕中划线句“无情画舸……载将离恨归去”,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21 10:43: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注浦。

注芙蓉,荷花的别名。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燎沉香”也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是情所寄。
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呼晴—干宿雨—风荷举。
D.这首词想像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小题3】周邦彦是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大词家,词誉极高。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这首词上阕的“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②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飞走。③尊,通“樽”,酒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风老茑雏”两句用词新颖,体物细微,“老”和“肥”活用为动词,风让茑雏长大,雨让梅子长肥,写出了无想山初夏之景的美好。
B.“人静乌鸢自乐”中“自”字极灵动传神,以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拘无束、自得其乐、令人生羡,衬托出诗人的愉悦轻松。
C.“小桥外、新绿溅溅”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小桥外芳草葁葁、绿树葱茏的情景,展现出初夏到来时无想山的盎然生机。
D.“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作者运用典故由自身遭遇联想到白居易,久久凭阑,油然生出沦落天涯的感慨。
E. 本词化用多位诗人的诗句,结合眼前之实景、胸中之真情,炼字琢句,运化无痕,文气相承,实为难能可贵的佳作。
【小题2】这首词表达的情感与词人另一作品《苏幕遮·燎沉香》有何异同?请结合本词下阕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释:①溧水:今江苏省县名,周邦彦贬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②社燕: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去,故称。③瀚海:大海。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开篇用词新颖,“老”写出雏鸟在风雨中羽毛渐丰、历练成长的过程;“肥”写出了梅子因受到雨水滋润而圆润饱满的形态,富有动感。
B.上阕“人静”句,“自乐”写出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情境,反衬出词人因公务劳顿无暇消遣而对乌鸢生出的羡慕之情。
C.“新绿溅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既描绘了溪水映衬碧树的绿意,又仿佛能够听到悦耳的潺潺流水声。
D.从“黄芦苦竹”“九江船”“急管繁弦”等词语可以看出词人以白居易自比。因为词人处在“地卑山近”的溧水,与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环境相似。
【小题2】下阕措辞婉转,情感曲折多变。请结合词句,对此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