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忆秦娥 李之仪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①宋徽宗崇宁二年,词人因替范纯仁草遗表获罪,被贬太平州,这首词作于居太平期间。②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避暑离宫。
【小题1】从篇幅上看,这两首词都属于____,从内容上看,《卜算子》表达的是_____。
【小题2】下列对两首词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忆秦娥》一词的上片写景,清溪哽咽,霜风料峭、山月皎洁,白云飘浮,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清秀淡远的景色。
B.《卜算子》一词借水寄情,全词假托女子之口,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
C.《忆秦娥》全词不加雕琢,不事堆砌,不作粉饰,韵味悠长,谪居远地,空怀盼想之念,感情幽怨哀婉,缠绵悱恻。
D.《卜算子》一词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决绝语,将女主人公缠绵而又深挚的感情表现得透人心骨,同时也使全词呈现出一股俊逸的风韵与优美的旋律。
【小题3】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两首词的异同。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22 11:2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北宋)王禹偁

①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于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③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④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⑤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茸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⑥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本文选自《小畜集》。宋真宗咸平元年(998)除夕,作者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次年三月二十七日到达黄州任所。①刳(kū):剖,削。②雉堞(dié):城墙。③平挹江濑(1ài):奔流的江水尽收眼底。濑,湍急的水。④幽阒(qù)辽夐(xiòng):幽静,辽阔绵远。⑤丁丁(zhēng zhēng)然:象声词。⑥投壶:古代宴会上的一种游戏,宾主依次投矢于壶,中多者为胜,胜者斟酒,败者饮酒。⑦稔(rěn):谷熟。

【小题1】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的乐趣的一组是(   )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③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④宜鼓琴,琴调虚畅 ⑤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⑥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小题3】第④段引齐云、落星、井斡、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同类题2

古代诗歌阅读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① ,虬髯 豪客② ,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 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 镜里颜凋。
注:①牛角书生:指李密,他曾骑在牛背上,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②虬髯豪客:指张仲坚,唐传奇《虬髯客传》中的人物,行侠仗义,为人豪爽。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开篇气势雄劲,从“阴符”“硬弓”“宝刀”见其武将身份,接连使用“一卷”“二石”“百斤”三个 数量词,有助表达奔放的气势。
B.作者长于用典,“牛角书生”“虬髯豪客”分别运用李密、张仲坚的典故,作者以此二人自喻,表明自 己不仅饱读诗书而且为人豪爽。
C.上片实写军旅生涯,叙写了自己主动请缨出战粤地,草拟檄文征讨辽兵之事。塑造了一个能文能武、满 腔热血、慷慨豪迈的英雄形象。
D.“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一句运用对比,承上启下,以当年眼界高远总上,接着“今折 腰”三字由昔转今,流畅自然。
E. “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一句中,“草草”写出匆忙之态,“迢迢”写出距离 之远,叠词运用巧妙,音韵和谐。
【小题2】本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