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品味文章的习惯/三岛由纪夫

(1)泉镜花说,他从来未曾糟蹋过任何有字的纸张,哪怕是一小张剪报;如今大众传播泛滥的时代,若还要这么字字珍惜,那可会累垮自己。周刊的宿命是读完就扔,在通勤电车驶过三、四站的时间里,一页页翻完之后就被留在行李架上,这是必然的趋势。我曾在国外的候机室里,看见有人将大开本的《Life》放在座椅上,上前去提醒对方有东西掉了的时候,反而还被告知说,那本杂志是丢掉不要的。像《LIfe》那种铜版纸印刷精美的杂志,若在日本的话还是比较受到珍惜,在美国就只是一般的周刊,终究落入看完就丢的命运。

(2)在这样的时代,品味文章的习惯会逐渐淡薄也是趋势吧!往昔人们说“小说欣赏”的时候,主要的意思乃是欣赏“文章”;现今读小说,就仿佛开车到郊外去踏青一样,而沿路的风景、路边的花草或是小河边钓鱼的小孩等等,往往无心理会,即使看见了也只是在眼前一闪即逝。

(3)从前人们是一步一脚印去读完一本书的。在交通不便的时代,这样的节奏可算是天经地义。走路的时候通常会有许多事物吸引住你的视线,因为走路本身很单调,欣赏映入眼帘的每一件事物能增添走路的快乐。我要在这本《文章读本》里向各位大力呼吁:请在作品里慢慢走。________。从前的人们十分享受这片织锦的花样,小说家则因人们欣赏其织锦的美而得到喜悦。

(4)到了现今,人们都说他们享受的不是文章而是故事了,如今已经绝少听见人们赞美某个人的文章好,倒常听人说谁的小说有意思。然而,文章毕竟是小说唯一的实质,语言仍然是构成小说唯一的材料。我们在看画的时候,岂能无视他的色彩?语言就是小说中的色彩;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岂能忽略它的音色?语言就是小说中的音符。容我再重复一次,有很长一段时间,庶民大众欣赏文章的习惯方式,是透过耳朵来品味的,而贵族则是以眼睛来品味文章。不管用眼睛还是耳朵,日本古典文学当中值得品味欣赏的文章多如牛毛,被冠上“美文”之称的只是一部分翘楚,他仅仅是为供人欣赏之用,内容如何是其次,就像外观精致的日本料理一样。

(5)我们生活在一个营养挂帅的时代,食物是否赏心悦目已经不再重要,但持平而论,最上等的文章应该要嚼之有味而后富于营养的,不是吗?文章的滋味由水到酒,层次不一;又如同豆皮和牛排,种类各异,究竟何者才算上乘?我不敢妄下断论,只是文章的滋味有的清楚明了,有些则需要有充分锻炼过的味觉才品尝得出来。西洋人即便精通日文也未必能理解森鸥外和志贺直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清淡如水。水的滋味得要千帆过尽才能领略,然而醇酒和威士忌——例如谷崎润一郎的作品,也同样令人流连啊!

(6)徒有空泛修饰的文章现今都不以为美,另一方面,像公家机关的公文,那样制式的文章也不算好文章。即便有那种不假修饰、又不落制式窠臼的文章,要会品味的话,也需要读者的品位有所进步才能欣赏;可是偏偏这种文章的味道总在细微之处,这就让一般民众的喜好,与之前提到的“精读读者”的喜好越来越疏远。在这里就不提是谁了,但我经常在大众为之着迷、甚至痴狂的作品里,看到许多其实相当糟糕的烂文章。相比之下,在江户时代,为近松和西鹤喝彩的民众还更懂得品味。虽然从文章的平均审美标准来看的话,近松门左卫门的文章过于雕琢,现在看来已变得老气乏味,可是在这样的文章仍受到喜爱的时代,他们从品味文章当中所得到的快乐,想必是无比丰盛的。

【小题1】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第3段中加点词“织锦”的恰当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3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那些投射在你眼底的围篱、远山、鲜花绽放的峭壁,都不只是沿途的景色,更是以一个个词汇编织出来的。
②在小说中驱车疾驶的时候,他不过是主题与情节铺陈的轨迹;
③虽然快跑看完十本书的时间,用慢行的话可能只读得了一本,
④若是慢慢走,你会发现那是一张语言编成的织锦,
⑤可是借着慢行,你可以从一本书中获得读十本还得不到的丰富收获。
A.②③④①⑤B.②③⑤①④C.①②③④⑤D.③⑤②④①
【小题4】依据文本,判断下面对“小说”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现今人们读小说更关注小说有没有意思,说明人们对小说的阅读不够专业和理性。
B.语言就是小说中的色彩,语言就是小说中的音符,离开语言,小说就什么也不是。
C.现代人读小说应该像到郊外踏青,沿路风景都无需理会,只需理解小说主题就行。
D.文章是小说唯一的实质,语言是构成小说唯一的材料,故小说的干预功能不重要。
【小题5】第6段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说明读者品位的提高对于品味文章的重要意义。
【小题6】根据文意,第5段划线句中“森鸥外和志贺直哉”似可替换成“王维和陶渊明”,“谷崎润一郎”也可替换成“杜甫”,请你以三个诗人的具体作品为例,谈谈对划线句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23 02:23: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性灵源于古代诗以言志之论,性指本性,性情,本真;灵有灵机、灵巧之意,侧重于情感表达的技巧,后来又加入了天赋、契机、生趣等含义。自南朝刘勰、钟嵘之后很长时期内,性情、性灵、情性在文学批评中出现的时候,只是侧重点的不同,并不存在大的差别,都是在古典诗学性情论的语境中使用。明代中期以来,王阳明心学盛行海内,主张“心者天地万物之主”,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和思想学术的僵化状态。与此同时,传统伦理对人性的禁锢进一步加深,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又刺激了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明代社会随处可见“存天理,去人欲”的说教,又随处可见对金钱、美色的追求。万历年间,王学左派尤其是其后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李贽,对程朱理学做了尖锐批判,提出保护和尊重人欲使其健康合理的发展,在文学上提倡“童心”,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汤显祖倡言“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都表现出以情反理的鲜明特征。晚明公安派文学家袁宏道则将这股个性解放的思潮与古老的“性灵”相结合,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宣言。他们强调诗文创作当不受传统伦理以及古人陈法的禁锢与束缚,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即使言语拗口难工,也显示出作者自己的本色与独创,呼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无所依傍、天真率直地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学。

性灵追求创作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本真,自然也就深入到了世俗、琐碎的社会生活,开始坦率地表达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好货”等生活欲望的肯定和追求,注重创作主体在精神上的独立不倚,强调灵感触发的创作冲动,以童心、幽默、风趣以及冲决传统伦理之束缚的信念,荡涤了文坛抄袭剽窃丧失创造的卑弱文风。

然而,晚明性灵文学思潮在产生之初,助推个性解放以反抗传统伦理的同时,也存在鄙俚庸俗、狂放怪诞之失,公安末流的创作又导致了新的文坛流弊。公安派自身的修正以及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的另辟蹊径已经不可能力挽狂澜。加上明清鼎革,广大士人饱经动荡之苦和亡国之痛,一代知识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尤其是顾炎武等思想家严厉批判以李贽为代表的左派王学败坏了世道人心,甚至将其与“神州陆沉”“五胡窃据”相联系。故而他与钱谦益、黄宗羲、傅山、魏禧等都呼吁文人回到古学,尤其是经学的立场上,重建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于是,被公安派思想家激

(摘编自曾贤兆《明清性灵与文学演进》)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性灵在南朝时已运用到古典诗学性情论语境中,但性灵文学直到明代中期才出现。
B.如果性灵的追求不深入到世俗、琐碎的社会生活,就不会出现生活欲望的坦率表露。
C.性灵文学思潮助推了个性解放,促进文学演进,但性灵文学的作品却言语拗口难工。
D.性灵思潮的激活对于创作出本色、独创、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作用。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手法,以此论证了性灵思想对明清文学演进的重要作用。
B.文章既论证了性灵思想的特点、优点,也指出了性灵思想所导致的新的文坛流弊。
C.文章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前三段间为层进关系,第四段与前三段为转折关系。
D.文章以明清时代为背景,大体上按照时间顺序,论证了明清性灵与文学演进的关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晚明性灵文学思潮曾荡涤了文坛卑弱,但后来又回到中国古典诗学性情论的轨道。
B.明代社会存在着传统伦理束缚人性与个人主体意识觉醒、追求真性情之间的矛盾。
C.李贽、汤显祖、袁宏道都主张个性解放,提倡诗文创作应当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
D.性灵文学思潮存在鄙俚庸俗、狂放怪诞等弊端,因此顾炎武批判其败坏了世道人心。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汉代画像石、泥俑、古墓壁画刻画的形象多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形象,然而汉代艺术就在这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气势之美。

在汉代艺术中,力量、运动、气势就是它的本质。在汉代艺术品里,动物形象狂奔乱跑,活泼跳跃,不像唐代那样尽管威武雄壮却静态伫立。人物形象虽然有时形态是静止的,却包含着内在的力量、运动、气势。人物不是以其精神、心灵、个性或内在状态而是以其事迹、行动来表现他存在价值的。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力量、运动和气势,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它与六朝之后安详凝练的静态姿势和内在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正因为是靠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不需要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汉代艺术形象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但这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力量、运动、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是构成这种气势美不可分割的因素。如果没有这种笨拙,也就很难展示出那外在动作姿态的力量、运动、气势感了。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力量、运动的夸张需要。“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浑然一体。

如果拿汉代艺术品与后代艺术品相比较,汉代艺术尽管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力量、运动、气势,就愈显优越和高明。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汉代艺术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画面总是塞得满满的,几乎不留空白。然而,它由给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它更使人感到饱满和实在。与后代的巧、细、轻相比,它确实显得拙、粗、重。它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使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它因气势与古拙的结合,充满了整体性的力量、运动感而具有浪漫风貌。当时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尚未分化,汉代艺术呈现出来更多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如果说唐代艺术更多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那么汉代艺术则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在满目琳琅的人对世界的行动征服之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取材于李泽厚《美的历程》)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汉代艺术品中的动物、人物形象均以运动姿态出现,表现出强烈的力量、气势之美
B.汉代艺术品表面上呈现出幼稚、简单与粗糙,实际上正是一种成熟与完美的表现。
C.与汉代艺术风格相比较,后代轻、细、巧的艺术风格显得过于写实没有浪漫气息。
D.与唐代艺术不相同,汉代艺术突出地体现着中华本土的传统以及整体性的民族精神
【小题2】(小题2)汉代艺术品中的形象是如何表现出内在的力量、运动、气势之美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无人机开始在民用市场起步,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表现出对无人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可以满足需求,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在其他相对小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

材料二:

国内无人机发展历程  进入十三五   2000年以后  上世纪50年代末

材料三:

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獗的今天,及时出台法律和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全刻不容缓。要有效禁止“黑飞”,就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划定界限,怎样使用无人机才某合理合法地“白飞”?许多购买无人机的朋友,可能既不清是如何申请证照,又不太明白哪些地方是禁区,对于“黑飞”所带未的严重后果也缺乏认识。一些无人机使用者只是觉得机场周边空旷,因此到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自己觉得无人机距离机场尚有距离,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航道,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法律需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

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不开技术创新。例如,技术手段已经证明“电子围栏”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越界。又例如,一些企业对于售出的每一架无人机都能在云端实时监控。假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现象就会得到整治。

杜绝无人机“黑飞”,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有人建议,要采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每一台无人机的产品现明中都做出明确警示并引导用户到监管部门同站了解相关法律和禁飞区域。无论怎样,只有唤醒每位无人机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

(选自王健《作为“双刃剑”的无人机》)

材料四:

注: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是衡量无人机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上图中竖轴左侧文字为“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

材料五: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2017年6月1日起,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250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8月31日后如果仍未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无人机的使用也将受影响。

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5月18日,民航局已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上线运行。

2017年以来,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据民航局方面介绍,仅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就发生12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其中7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

6月12日晚,重庆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持续近4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40余个航班备降,60余个航班取消,140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小题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我国无人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在国家支持和任务带动下,我国在中高端无人机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中高端无人机市场也迎来了繁荣时期。
B.无人机因为有其自身的诸多优势,所以在民用领域外,今后在消防救灭、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领域也有很大的市场。
C.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市场前景乐观。
D.无人机“黑飞”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些使用者对相关情况不了解,有些则根据常识判断使用区域,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2014年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无人机市场,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状态,一是因为我国无人机研发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B.美国的无人机性能发展总体上比中国快,但是中国的无人机性能也在逐渐提高,从发展趋势看,两国的差距逐渐缩小。
C.材料四中的图表,将中国和美国的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发展趋势进行对比,也直观地反映出两国在无人机某些性能上的差距。
D.材料五中第一段为新闻等语,而第二段至第四段是新闻背景,这个背景是为了说明当前无人机“黑飞”猖獗。
【小题3】为材料五拟写一则新闻标题(要求包含主题与副题,且主题与副标题均不得超过15个字),同时,请结合其他几则材料相关信息,就如何化解当下无人机使用与公众安全、利益之间的矛盾给出针对性建议。
主题:
副题: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4月25日发布消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日前通过了工艺验收。

专家组经过听取报告和现场考察,认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按期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所有性能指标达到验收要求,其中灵敏度(L波段)和指向精度两项关键技术指标优于验收指标。望远镜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可靠,已在调试阶段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数据,取得了阶段性科学成果。专家组同时对FAST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成果进行了鉴定,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FAST在结构工程及力学、大尺度工业测量、接收机系统研制等多个领域的五项相关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显著提高了我国相关领域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专家组一致认定望远镜的灵敏度水平已经显著领先国际上其它望远镜,实现了我国射电天文望远镜由追赶到领先的跨越,对促进我国在相关学科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FAST已经开始利用试开放的形式向国内天文学家开放观测时间。FAST试开放观测意义重大,是FAST进入正常运行及全面开放的必要阶段。在此过程中,运行团队可以进一步了解科学家的需求,也让科学家熟悉望远镜的性能。

(摘编自丁佳《FAST通过工艺验收 向国内天文学家试开放》,科2019年4月25日)

材料二:

2016年9月,FAST竣工后即进入试运行、试调试阶段。2017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晒出了FAST的首张成绩单。研究员李菂在这次发布会上介绍,FAST调试进展超过预期,探测到数十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有两颗通过国际认证。其中首颗被认证的新脉冲星,是中国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新脉冲星。

“没有一流的观测设备,拿不到一手的观测数据,相关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就很难产生大的影响。”长期从事脉冲星相关研究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徐仁新说。

搜寻和监测射电脉冲星是FAST的核心科学目标。银河系中有大量脉冲星,但由于其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信号干扰淹没,目前只观测到它们中的一小部分。具有极高灵敏度的FAST望远锐是发现脉冲星的理想设备。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的脉冲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脉冲星的本质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性质,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研究脉冲星,有望得到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的答案。徐仁新举例道,可以加深我们对于自然界当中引力、强力等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解,并且脉冲星也是探测宇宙极低频引力波的工具。

不只是寻找脉冲星,FAST还将探寻早期宇宙的蛛丝马迹——中性氢云团的辐射。徐仁新介绍,中性氢云团是宇宙中未被引力塌缩成恒星的氢原子气体,通过观测中性氢辐射,能获知星系之间互动的细节,还可能发现早期宇宙中形成的氢原子的分布状态,帮助科学家更精确地描绘出早期宇宙的图景。

(摘编自唐婷《FAST望远镜将正式开放 有望描绘早期宇宙图景》,《科技日报》2019年3月12日)

材料三:

为保障FAST的安全运行,贵州省近日在FAST电磁波宁静区启动遥感监测;遥感监测的范围以FAST射电望远镜台址为圆心,30千米为半径区域,一年四次被告遥感监测,确保FAST支行不受周边电磁环境影响。

据了解,遥感监测可及时掌握FAST宁静区无线电台和电站、通信设备、110千伏以上高压变电站等无线电设施的拆除进程及建设搬迁情况,为FAST的安全运行提供大数据支撑。

有“中国天眼”之称的FAST对周边电磁波环境要求极高,为确保“中国天眼”的宁静,贵州省专门制定了《贵州省500O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宁静区保护办法》,规定以射电望远镜台址为圆心,半径5公里区域内,严禁设置、使用无线电台,严禁建设产生辐射电磁波的设施;在半径5到30公里区域内,经论证对射电望远镜正常运行构成干扰的设施不得建设。

(摘编自李平《贵州在FAST电磁波宁静区启动遥感监测》,《中国科学报》2018年11月27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如期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FAST所有性能指标均达到验收要求,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可靠,调试阶段即取得阶段性科学成果。
B.正是由于FAST的应用,结构工程及力学、大尺度工业测量、接收机系统研制等多个领域的五项相关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C.FAST已探测到数十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首颗被国际认证的新脉冲记的发现。更是结束了中国望远镜从未发现新脉冲星的历史。
D.贵州省在FAST电磁波宁静区启动固定范围和固定频次的遥感监测,为FAST安全运行提供大数据支撑,以确保其运行不受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FAST要正常运行及全面开放,须经过试开放观测阶段。此过程可以达到两个目的,即运行团队进一步了解靠科学家的需求,科学家熟悉望远镜的性能。
B.脉冲星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研究脉冲星,可以加深人类对自然界力的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解,还可以成帮助我们探测宇宙极低频引力波。
C.银河系中大量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的脉冲星,因其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信号干扰淹没,如不借助灵敏度极高的FAST,就无法观观测到它们。
D.FAST对周边电磁波环境要求极高,所以贵州省规定,以射电望远镜台址为圆心的一定区域内,严禁建设对射电望远镜正常运行构成干扰的设施。
【小题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建设FAST的重要意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旦 角(注)

江 岸

年轻的时候,他是闻名遐迩的人士。每到农闲时节,四乡八里的人约在一起,组个草台班子,挨村唱梆子戏,都免不了跑到黄泥湾,邀他加盟。他那媚媚的扮相,妖妖的身段,在台上一走,就是一串碰头彩;一个水汪汪的飞眼,能淹死一堆小媳妇;一挑葱白似的兰花指,能醉倒一群小姑娘;再唱上那么几嗓子,连半老徐娘们都从里往外酥透了。

他是有名有姓的人,但是人们都不叫。刚出道的时候,大伙儿都叫他“小白妮儿”,年岁大了,大伙儿又叫他“砂锅片子”。

他怎么会有这样一个怪名儿呢?

原来,他好抽口大烟,后来铲除了“黄赌毒”,他只好从中药店买点大烟壳,用砂锅煮水喝。只有喝了这水,他才有劲儿将一副媚相足足地演到一出戏终了。无论走到哪里,他任啥不带,就提着一只砂锅,到了地儿,他任啥不干,就熬他的大烟壳。每每在戏开锣半个时辰前后,就能在戏台附近闻到一缕缕淡淡的特殊的香气。那准是砂锅片子的大烟壳熬出了好滋味。

不管演哪一出戏,都数他的戏份足。《大祭桩》中的黄桂英,《铡美案》中的秦香莲,《打金枝》中的公主,《西厢记》中的红娘,都非他莫属。

他还真从戏迷中拐了个姑娘,做了他的媳妇儿。他再也不用自己提砂锅、熬大烟壳了,一切有关他的杂务都被那姑娘包下来了。他和媳妇儿相亲相爱地过了大半辈子,媳妇儿没舍得吵他一句骂他一声,横草不让他拈,竖草不让他拿,就是时不时让他在家简单地扮上,摆弄一下身段,哼那么几句。嫁给他多少年了,媳妇儿看了听了他的戏,仍然眼睛放光。后来,大队演样板戏,他演李铁梅、阿庆嫂,演了几次,不让他演了。他演的李铁梅、阿庆嫂怎么看怎么不像英雄人物。他不演戏,急得吃不好睡不香。媳妇儿便让他在家里偷偷演,演给她一个人看。当然,他演的是红娘,是秦香莲。有时候,媳妇儿还能接几句张生、黑老包呢。

这么好的媳妇儿,打着灯笼也难找,谁知说走就走了,事前半点儿征兆都没有。他哭天抢地,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好长时间,整天都像是没了魂儿的人。媳妇儿都埋了半年多了,他还时不时到坟头去哭,细听了,不是哭,却是唱——

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

听儿把内情事细说根由。

想当初李黄两家结亲后,

也算是门当户对第一流……

媳妇儿走了,儿子在外面念书,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没抓没挠的。他一辈子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料理日子的本领,一烦,连出去进来都离不了的戏也免了。过了两年,儿子高中毕业回了家,不久又娶了亲,家里总算又有了一个女人,他才可以伸开肠子过一过日月,好好唱一唱他的戏了。

亲家母年轻时也是他的戏迷。亲家母来家了,和他有说不完的话。说得兴起,偶尔他也比划比划,但是一举手一投足一开口,和过去有天壤之别,让亲家母直感叹,到底是老了,老了。听了亲家母的话,他不知是忧伤还是高兴。但他每回都拼命挽留亲家母多住几天。只要过一段时间亲家母没来,他还会催儿媳回娘家去接呢。

儿媳不愿意了,和儿子吵,你爹咋回事儿,我爹还没死呢。

儿子笑了笑。

儿媳又说,你爹都这么大岁数了,别整天没事了哼哼唧唧的好不好,一个大老头子,男不男女不女的,算什么呀!

儿子不笑了,叹了一口气。

儿子还是和他谈了。从此以后,他进进出出都黑着脸,既不哼唱了,也不言语了,终于憋出一场病来。病好了,他脱了层皮似的瘦了下来。

儿子瞒着媳妇儿,带他到省会电视台《梨园春》擂台赛报了名。他竟做了擂主。比赛那天,他唱了两段《西厢记》红娘唱腔,一段是:

他二人进房去竟把门来上,

门儿外战兢兢站立俺红娘。

都只为老夫人把良心昧丧,

抱不平我才陪你来到书房……

另一段是:

谯楼上打四梆,霜露寒又凉,

为他们婚姻事,俺红娘跑断肠。

抬头把天望,为什么,为什么,今夜晚这夜真长啊!

恨声老夫人,过河你拆桥梁,

逼你的亲生女,夜半会张郎。

从今后再莫说你治家有方……

唱过了,看到观众和评委都给他打了全场最高分,他眼角悄悄溢出了泪花。这一辈子,能演给千千万万个戏迷看,死了也值了!

(注)旦角: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从多角度描写了“旦角”的舞台形象,重点突出了他妩媚的扮相和出色的唱功。
B.小说主人公虽是出色的旦角,但依然免不了沾染当时社会的恶习,写其抽大烟突出了人物的多面性。
C.旦角因演不好英雄人物而非常着急,既表现了他对戏剧的热爱,也表现了“旦角”这一角色的局限性。
D.儿子的“笑”是对自己女人误解两位老人之间关系的嘲笑,“不笑”“叹了一口气”则包含了一种无奈之感。
【小题2】小说中,儿媳对“旦角”的不满与其他人对“旦角”的认同、痴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共有三处引用了“旦角”的戏文或唱词,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