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景俭,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B.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C.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D.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九”,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中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例如,帝王之位称“九五”。
B.“出”,京官外调。古代涉及官职变动的词语很多。如“拜” “除”,授予官职;“迁”“谪”,贬官降职;“陟”“徙”,提升官职。
C.“忝”为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常见的谦称有鄙、敝、卑、窃、臣、仆等;常见的敬辞有台、尊、贤、仁、令等。
D.“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在古代,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占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景俭从政谨慎。房嗣业在诏令未正式下来之前,就想大权独揽,景俭首先是劝说,劝说未果,于是叱散左右以防祸事发生。
B.杜景俭怀公正悲悯之心。天授中,他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的时候,人们传言称遇到景俭审案,就可以活下来。
C.杜景俭正直而不趋炎附势。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杜景俭敢于为他人请命。当时,外族入侵,国土沦丧。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要将沦陷地的百姓全部判罪,景俭向武则天提出自己看法,建议最终被采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
②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23 11:09: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少聪敏,数岁解属文,弱冠拜秘书正字,俄补相王府典签。开元初,累迁长安令。长安旧有配户和市之法,百姓苦之。耀卿到官,一切令出储蓄之家,预给其直,遂无奸僦之弊。十三年,为济州刺史,车驾东巡,耀卿躬自条理,科配得所。又历宣、冀二州刺史,皆有善政。
二十年,礼部尚书、信安王祎受诏讨契丹,诏以耀卿为副。俄又令耀卿赍绢二十万匹分赐立功奚官。耀卿谓人曰:“夷虏贪残,今赍持财帛,深入寇境,不可不为备也。”乃令先期而往,分道互进,一朝而给付并毕。时突厥及室韦果谋劫袭之,比至而耀卿已还。
迁京兆尹。明年秋,霖雨害稼,京城谷贵。上将幸东都,独召耀卿问救人之术,耀卿奏请唐玄宗通漕运,调运江淮粮赋进京。上深然其言。寻拜黄门侍郎,充转运使,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宪,其可乎?”
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今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帝许之。
俄而,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耀卿密上疏曰:“伏见盖嘉运立功破贼,诚精劲勇烈,然其近日言气矜夸,臣窃忧之。若不可回换,即望速遣进途,仍乞圣恩,勖以严命。”疏奏,上乃促嘉运赴军。
天宝元年,改为尚书右仆射。一岁薨,年六十三,赠太子太傅,谥曰文献。
(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岁解属文    属:写作
B.耀卿躬自条理   躬:亲自
C.上深然其言   然:认为……是对的
D.上将幸东都   幸:宠幸
【小题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B.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C.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D.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耀卿出身于官宦之家,小时候聪明会写文章,青年时代在相王府中任典签。
B.唐玄宗采纳裴耀卿的建议,给贪赃犯死罪的夷州剌史杨浚免死流放,停减杖刑。
C.裴耀卿担任京兆尹的第二年,建议通漕运,调江淮粮赋进京,唐玄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D.裴耀卿历任济州刺史、京兆尹、尚书左丞相等职,不谋私利,颇有政绩。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贽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俄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薄,迁监察御史。建中四年,朱泚谋逆,从驾幸奉天。时天下叛乱,机务填委,征发指踪,千端万绪。一日之内诏书数百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赐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与韦皋布衣时相善,唯西川致遗,奏而受之。免丧,权知兵部侍郎。贞元七年,罢学士,正拜兵部侍郎,知贡举。时崔元翰、梁肃文艺冠时,贽输心于肃。肃与元翰推荐艺实之士,升第之日,虽众望不惬,然一岁选士,才十四五,教年之内,居台省清近者十余人。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奸宄用事,天下嫉之如仇,以得幸于天子,无敢言者。贽独以身当之,屡于延英面陈其不可,累上疏极言其弊。延龄日加谮毁。十年十二月,除太子宾客,罢知政事。贽性畏慎,及策免私居,朝谒之外,不通宾客,无所过从。十一年春,旱,边军刍粟不给;具事论诉;延龄言贽与张滂、李充等摇动军情。德宗怒,贬贽为忠州别驾。

初,贽秉政,贬驾部员外郎李吉甫为明州长史,量移忠州刺史。贽在忠州,与吉甫相遇,昆弟、门人咸为贽忧,而吉甫忻然厚礼,都不衔前事,以丞相礼事之。日与贽相狎,若平生交契者。时论以吉甫为长者。顺宗即位,与阳城、郑余庆同诏征还。诏未至而贽卒,时年五十二,赐兵部尚书,谥曰宣。

(节选自《旧唐书·陆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小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
B.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
C.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
D.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隋唐时指进士科目考中者,后指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的朝廷考试者,是殿试及第者的称号。
B.刺史,原是中央派去监察地方的官员,后曾成为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
C.户部,主要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军需、粮饷、俸禄、水利建造、财政收支等,负责人是户部尚书。
D.量移,指官吏因罪被贬至远方后,遇恩赦酌情移至距京城较近的地方任职,后也用来指官员职位的迁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贽年少而孤,勤学成就功名。他虽然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但学习勤奋努力,很快就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顺利步入仕途。
B.陆贽为人廉洁,待人接物审慎。母亲去世守丧期间,他谢绝官员赠送的钱财物品,只在报告朝廷之后接受了朋友韦皋的财物赠品。
C.陆贽主持科考,录取有才之士。他支持崔元翰和梁肃向朝廷推荐有才学的人,一年中选取的十四五人在几年后大多身居要职。
D.陆贽悉心报国,为政兴利除弊。裴延龄因受到皇帝宠幸,虽违法乱纪却无人敢说,陆贽多次直言上奏,最终延龄被罢知政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天下叛乱,机务填委,征发指踪,千端万绪。
(2)而吉甫忻然厚礼,都不衔前事,以宰相礼事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令狐楚,字壳士,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棻之。楚儿童时已学属文,弱冠应进士,贞元七年登第。楚以太原,不预宴游,乞归本养,即还太原,人皆义之。李说、严绶、郑儋相继镇太原,高其行义,皆辟为从事。自掌书记至节度判官,历殿中侍御史。德宗好文,每太原奏至,能辨楚之所为,颇称之。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楚在白刃之中,搦管即成,读示三军,无不感泣,军情乃安。自是声名益重。长庆二年九月,检校礼部尚书、汴宋亳观察等使。汴军素骄,累逐主帅,韩弘兄弟率以峻法绳之。人皆偷生,未能苹志。楚长于抚理前镇河阳代乌重胤移镇沧州以河阳军三千人为牙卒卒咸不愿从中路叛归又不敢归州聚于境上楚初赴任,闻之,乃疾驱赴怀州,溃卒亦至,楚单骑喻之,咸令橐弓解甲,用为前驱,卒不敢乱。及莅汴州,以仁惠为治,军民咸悦,翕然从化,后竟为善地。大和六年二月,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等使。楚久在并州,练其风俗,因人所利而利之,虽属岁早,人无转徙。楚始自书生,随计成名,皆在太原,实如故里。及是秉旄作镇,邑老欢迎。楚绥抚有方,军民胥悦。楚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然宽厚有礼,门无杂宾。尝与从事宴语方酣,有非类偶至,立命彻席,毅然色变。累居重任,贞操如初。开成元年上巳,赐百僚曲江亭实。楚以新诛大臣,不宜赏宴,独称疾不赴,论者美之。以权在内官,累上疏乞解使务。二年十一月,卒于镇,年七十二,册赠司空,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令狐楚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楚长于抚理/前镇河阳/代乌重胤移镇/沧州以河阳军三千人为牙卒/卒咸不愿/从中路叛归/又不敢归州/聚于境上/
B.楚长于抚理/前镇河阳/代乌重胤移镇沧州/以河阳军三千人为牙卒/卒咸不愿从/中路叛归/又不敢归州/聚于境上/
C.楚长于抚理/前镇河阳/代乌重胤移镇/沧州以河阳军三千人为牙卒/卒咸不愿从中路叛归/又不敢归州/聚于境上/
D.楚长于抚理/前镇河阳/代乌重胤移镇沧州/以河阳军三千人为牙卒/卒咸不愿/从中路叛归/又不敢归州/聚于境上/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朝初年开设文学馆,以大臣十八人兼任学士,讨论文典,号称十八学士。
B.裔的本义指衣服的边缘,也可用于指边远的地方或者子孙后代,文中指后代子孙。
C.礼部属于六部之一,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等的大臣。
D.上巳是古代节日名,一般在六月六日,旧俗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修禊、禊祭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狐楚重情有义,得到重视。他考中进士后没有参加宴饮游乐,就返回太原侍候父亲,后因品行高尚受到李说、严绶等人推崇,被任用为从事。
B.令狐楚才学出众,擅长作文。他写的奏章深受德宗赞赏;郑儋去世,军中人心思变,他在兵士胁迫下创作的遗表,一挥而就,令三军动容,军心得以安定。
C.令狐楚以民为本,深受拥戴。在并州期间,他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虽然连年干旱,但没有人流离失所;太原任上,因安抚得法,军民都很喜悦。
D.令狐楚讲求原则,坚守本心。他仪态严肃,不愿和志趣不同的人交往;百官在曲江亭宴会时,他因大臣刚刚被杀,态度坚决直陈不肯赴宴,受到人们称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汴军素骄,累逐主帅,韩弘兄弟率以峻法绳之。
(2)及莅汴州,以仁惠为治,军民咸悦,翕然从化,后竟为善地。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②值禄山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④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⑤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
(2)值禄山
【小题2】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肃宗践祚
A逃亡
B即位
C履职
D废位
(2)不忘
A法则标准
B劝告建议
C纠正改正
D谋划打算
【小题3】下列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合理的一项是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小题4】把第④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小题5】第②段于休烈的“对曰”很有智慧,请从对话双方身份这一角度加以分析。
【小题6】第⑤段写了妻韦氏及于休烈去世的相关内容,请分析其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元素,大朴,邢国公李密之孙。任侍御史,时杜亚为东都留守,恶大将令狐运,会盗发洛城之北,运适与其部下畋于北郊,亚意其为盗,遂执讯之,逮系者四十余人。监察御史杨宁按其事,亚以为不直,密表陈之,宁遂得罪。亚将逞其宿怒,且以得贼为功,上表指明运为盗之状,上信而不疑。宰臣以狱大宜审,奏请覆之,命元素就决,亚迎路以狱成告。元素验之五日,尽释其囚以还。亚大惊,且怒,亲追送,马上责之,元素不答。亚遂上疏,又诬元素。元素还奏,言未毕,上怒曰:“出俟命。”元素曰:“臣未尽词。”上又曰:“且去。”元素复奏曰:“一出不得复见陛下,乞容尽词。”上意稍缓,元素尽言运冤状明白,上乃寤曰:“非卿,孰能辨之!”后数月,竟得其真贼,元素由是为时器重,迁给事中。时美官缺,必指元素。迁尚书右丞。

元和初,征拜御史大夫。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及居位,一无修举,但规求作相。久之,浸不得志。见属官必先拜,脂韦在列,大失人情。李锜为乱江南,遂授元素浙西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元素少孤,奉长姊友敬加于人,及其姊殁,沉悲遘疾,上疏恳辞,从之。数月,以出妻免官。初,元素再娶妻王氏,石泉公方庆之孙,性柔弱,元素为郎官时娶之,甚礼重,及贵,溺情仆妾,遂薄之。且又无子,元素寝疾昏惑,听谮遂出之。妻族上诉,乃诏曰:“李元素病中上表,恳切披陈,云‘妻王氏,礼义殊乖,愿与离绝’。初谓素有丑行,不能显言,以其大官之家,所以令自处置。访闻不曾告报妻族,亦无明过可书,盖是中情不和,遂至于此。胁以王命,当日遣归。不唯王氏受辱,实亦朝情悉惊。如此理家,合当惩责。宜停官,仍令与王氏钱物,通所奏数满五千贯。”元和五年卒,陕州大都督。

(旧唐书《李元素传》)

注:①脂韦:油脂和软皮。后因以“脂韦”比喻阿谀或圆滑。
【小题1】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
B.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
C.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
D.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称人称名,称己称字,是古人基本的礼貌。
B.“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C.“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许多种,采用皇帝年号来纪年是其中一种。
D.“赠”,又可称作“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亚心胸狭隘,与大将令狐运不合,借洛城北面出现盗贼,诬陷令狐运,将其逮捕,同时抓了四十多人。并上报朝廷,皇帝信而不疑。
B.李元素明辨是非,主动申请仔细验察令狐运为盗之案。审查后将此案所囚之人全部释放。虽经阻挠,但执着坚持,案件最后真相大白。
C.李元素为官始清后庸,任御史大夫以后,并没有更好的成绩,只求按规矩做事,处世圆滑,曲意待人,让人们大失所望。
D.李元素对姐姐恩敬有加,对妻子王氏态度前后有差,后来听信别人的挑唆,休了王氏。妻子的族人告到朝廷,李元素被停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监察御史杨宁按其事,亚以为不直,密表陈之,宁遂得罪。
(2)元素少孤,奉长姊友敬加于人,及其姊殁,沉悲遘疾,上疏恳辞,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