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的工业区位于( )
A.德国的中心位置
B.德国民内多担河沿岸
C.德国南部
D.德国西北部莱茵河流经地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05 08:14: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战前,德国鲁尔工业区拥有采煤、钢铁、汽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是德国的“制造业带”。二十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工业区衰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导致德国鲁尔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④世界钢铁市场供过于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你认为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振兴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关键措施是
A.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B.美化环境,使用新原料、开拓市场
C.拓展交通,开发新能源,发展科技
D.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同类题2
下图左为中国攀枝花工业区,右为德国鲁尔区,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廉价劳动力丰富
【小题2】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表形态
B.资源分布
C.城市规模
D.市场需求
同类题3
读“德国鲁尔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合适的工业部门填入空格内,完成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地域部门联系框图。
①
②
③
④
。
(2)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主要原因有:
同类题4
读某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Ⅰ,该城市在形成之初,主要区位条件是
;读图Ⅱ,该地区在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2)从第Ⅰ阶段到第Ⅱ阶段,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
;如果该地是发达国家的某人口密集的区域,分析第Ⅲ阶段城市化过程中导致人口流动方向变化的原因。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该地区第Ⅲ阶段可持续发展措施有哪些借鉴?
(4)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
和
的特点。
同类题5
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请说出E、F的工业部门。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